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分析現代建筑設計中美術設計的思想創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建筑設計中,創新思維是設計人員應該具有的思維方式,它是為實現設計者的設計而做的各種方法的探索。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設計創新思維的特征,并列舉了一些常見的建筑設計中的創新思維。
  關鍵詞:建筑設計;創新思維;單元體
  建筑設計的創新思維是指建筑設計人員以自己的知識、經驗和已經掌握的信息為基礎,通過各種思維方式和方法,對建筑設計的各個要素進系統性的整合,從而取得具有首創性和一定價值成果的思維活動。與傳統的設計思維相比,建筑設計的創新思維更加強調創新方法的應用和首創性。
  1、現代建筑設計創新思維的特征
  1.1反思性。建筑設計的創新思維不同于重復性思維和習慣思維,它會對已有的建筑理論和實踐進行反思額批判,從而找到靈感和突破口。建筑設計的反思一是對現實的反思,現在我們國家的建筑設計與國外相比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作為設計人員應該對這種差距進行反思,而不是一味的將國外的一些建筑觀念和設計方法運用到國內建筑實踐中,從這些反思中找到設計的方向。反思性還要對自己的創作思想進行反思。一些建筑設計師經過多年的設計實踐,會形成自己的創作思想、創作方法,產生思維定勢。設計時容易受到慣性思維的影響,設計的作品重復嚴重,缺乏創新性,因此作為設計人員應該經常經常反思自己的創作,對自己既定的知識和創作思想、創作方法保持審視和批判的姿態。
  1.2.超越性。超越性是指建筑設計師通過對以往知識、經驗、思維的超越,對原有的信息進行重新組合,從而形成新的設計。建筑設計創新思維的超越性主要是以比較熟悉的對象作為基礎,因而要追求超越首先就必須對設計的主體熟悉,并且還需要掌握大量的相關知識和相關技能,進行大量廣泛的練習,為日后設計中的超越奠定基礎。超越并不是完全摒棄舊的觀念、舊的技術,也不是對傳統的全盤否定,而是要對傳統進行批判的繼承。實際上,現代建筑發掘和繼承了傳統建筑中藝術觀念、構圖原則等一切比較優秀的因素。并且很多傳統建筑中的藝術形式通過重新的組合,以全新的面貌出現在現代建筑中。
  1.3.實踐性。在建筑設計中不管是理論研究還是設計活動本身都是離不開實踐活動的,因而實踐性也是建筑設計創新思維的一大特征,并且在創新思維中也顯得尤為重要。首先,建筑設計創新思維能力源于實踐。人的思維活動、意識能力都是在實踐中產生的,在建筑設計中,設計人員的思維要不斷的創新,也是要在實踐的基礎上充分運用各種知識和技能。并且,建筑創新能力還會隨著實踐的發展而提高。在人類思維能力產生以后,會隨著實踐的發展、豐富而進步?,F代建筑事業的發展,給了設計人員廣闊的思維空間,但是隨之而來的也有很多需要解決的思維難題。建筑設計就是在實踐中不斷的創新和發展的,如果離開了實踐,建筑設計創新思維的發展就失去了動力。
  2、建筑設計發展歷程
  建筑設計在不同的時期有著不盡相同的側重點,這似乎也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需要而不斷變化著的。在以前,由于經濟和科學水平的落后,包括思維守舊等原因的影響,建筑設計的目的和手段都較為單一,大部分都只局限于滿足基本的使用功能。如:傳統的設計手段多為電算器、圖板加手冊,個體手工作業;在設計方式上則是以經驗總結、規范依據為主等等。以至于那個時代的大部分建筑都是以“坐北朝南、通風采光良好、方正規矩、橫平豎直”等模式而建造的。
  而隨著國內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原有的建筑設計理念和方法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居民愈加豐富多樣的要求,也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城市的形象,所以創新理念開始成為新一代建筑設計師們的工作重心。如果中國改革開放前后,城市建設可以形容為是為了實現“量”的突破的話,那么現在則應該進入了“質”的提升階段。相比以前,現代建筑設計在設計手段上充分利用電子計算機進行計算、自動繪圖和數據庫管理,集團分工協作;在設計方式上強調預測與信號分析及創造性的相互配合;設計創作的最終目的也從過去的滿足基本的使用功能轉為追求 “凸現城市個性,避免似曾相識”、“二十年不落后的標志性建筑”等一些全新設計理念。
  3、建筑設計思維方式的創新
  3.1建筑構成要素創新取向和創新度的把握
  在建筑設計中構成要素的選取、創新和“度”的把握,決定了設計能否達到令人滿意的均衡狀態。例如使用者留駐時間較短且沒有大量必備物體放置的功能空間,在設計構成上有較大的創新余地。這也是建筑設計創新的一條重要的操作規則。
  3.2利用少見的差異方式
  在傳統的建筑設計中,很多的形式由于受到經濟、技術等條件的限制而無法實現或是比較少見。在現代設計中,可以由直接的尺度跨張或者變異來獲得,其實現與否則主要取決于接受的可行性。
  3.3組合規則
  構成因子與不同層面的事物集合相聯系,一種構成因子的(甚至不同層面)事物集合中的個體相替代,并加入到組合過程中從而產生創新。并且其需要根據人群的生理、心理和文化特性等方面制定相關的抽象層次操作規則。
  3.4創造性的思維方式
  在建筑設計創新思維的實踐中,創造性的思維包括很多,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這些:將不同的詞匯(即建筑中有獨立意義的構建和單元體)重新進行組合??梢詤⒄掌洳糠謱傩缘南嗨菩?,當它們具有共同的隱喻意義時可以增強其原有的隱喻性。例如在門的設計和運用時,將高達的英雄或是偉人塑像與高臺階級其上面的門相結合,把塑像設計在“門”的后面,隱喻那些塑像具有的與常人不同的思想境界。并且在這里所使用的門還具有鏡框的效果,增強塑像的視覺效果。將原詞匯加以簡化、變異,改變其部分屬性。例如將傳統建筑元件“窗”,加以變異、簡化并改變其材料,就可以使之成為墻體的裝飾圖樣?;蚴菍⒃~匯的語境改變為屬性相關但是差異不是很大的語境,例如將自然博物館的入口設計成恐龍大口的形狀。
  充分利用現代科技。工程技術、材料的使用、人工環境控制、信息技術等對建筑設計的創新都會產生重大的影響。例如利用光纖技術將陽光引入室內,一旦這些技術成熟并被大量使用的時候,可以達到內部空間外部化的效果。建筑的組合會變得比較自由,為設計的創新提供技術支持。構成模式空間維度的變異,形成新的心態構成。如將院落建筑的平面變異為立體院落?;蚴抢贸橄蟮膸缀侮P系、數學特性作為控制整體形式和單元體組合的規則。并且功能分離,各自具有獨立性。把新的小的因素放大,并加以充分的認識和利用,這也是建筑設計中創新的一種途徑。任何部位的建筑構件都可以看成是特定空間位置中的一種有意義的形態。如柱頭,既可以看作出傳統的經典構件,同時也可以變異為現代的構成形態。利用幾何圖形特別是曲線面幾何圖形作為建筑形態主體是有效的方式。原型的提取與創造性使用。原型法是指先發現和設定原型及其格式塔結構維度,再以維度為紐帶向外與那些相似或是相關的維度本體相連,形成本體間的聯接,從而由原型產生一些不同的變異體。如任何從原型機器到各種經過改進的新機型,以及由此為基礎與體現其他概念的部件單元新組合等。
  參考文獻:
  [1] 邢凱.建筑設計創新思維研究[D].哈爾并工業大學,2015(03)
  [2] 劉芳.淺析建筑設計創新思維[J].中外建筑,2016(04)
  [3] 盧研.建筑設計與創新思維[J].廣東科技,2017(10)
 ?。ㄗ髡邌挝唬汗鹆蛛娮涌萍即髮W藝術與設計學院)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247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