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東河煤礦三采下山煤柱工作面過風橋技術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根據地質資料顯示:三采下山煤柱工作面在向前推進32m時,將揭露2303運輸巷風橋空巷,該空巷寬3.8m,巷高2.5m,長80m,空巷與工作面推進方位平行,與工作面揭發距為0~1.5m,工作面回采過程中必須做好空巷的支護工作,在主要危險源采取相應安全措施,保障安全生產。
  關鍵詞:風橋空巷;技術措施;安全措施;安全生產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16.071
  1 施工方法
   通風區做好風橋空巷密閉墻的啟封工作,啟封密閉墻后安裝局部通風機排放空巷內的瓦斯和有毒有害氣體,為綜采隊空巷支護工作做好準備;綜采隊回采前要提前做好空巷老硐的支護工作,上坡段(與煤層偽頂斜交部分),在上部聯絡巷內施工兩排錨索,每排2根,距幫300mm,間排距為3200×2000mm,錨索外露鋼絞線底部與下部巷道頂板平行(需地測部放線),上好藥卷、托板,鎖具鎖好,拉拔力達到150KN,在錨索外露鋼絞線底端安設11#礦用工字鋼,(工字鋼長3500mm,兩端預留錨索孔)并上好鎖具,在工字鋼上鋪網(5×2m),鐵絲網長邊對接,每隔150mm聯一道聯網絲,雙股扭結不少于3圈,網兩端多余部分用2排幫錨桿壓在幫上,每2排錨索之間保證有8根錨桿,錨桿間排距為600×600mm,在鋪好的網上鋪半圓木,最底層不少于4根,沿聯絡巷方向搭設,上面每層不少于4根,“#”型鋪設,保證每層半圓木接觸牢靠,接頂結實,接觸不實處用木楔打實;平巷段僅用圓木搭設#型木垛,要求相同,木垛間距不大于2500mm;工作面揭露空巷時要及時調整采高,空巷處采高不得大于2m,適當減少循環進尺,及時帶壓拉架;當采煤機割至距空巷10m位置時,放慢采煤機速度,采煤機速度不得大于2m/min,采煤機滾筒割過空巷位置后及時拉架超前支護頂板,必要時及時打出伸縮梁臨時護頂,頂梁上部嚴禁出現300mm以上的冒空區,若頂梁上部出現300mm以上的冒空區時,要及時用構木構頂,構頂時由跟班隊長,班組長及有經驗工人確認無危險后方可作業,清理好退路,保證退路暢通;礦有關部門應派專職人員和技術人員現場指導作業。
  2 過空巷期間的安全技術措施
  2.1 過空巷時的防治水安全技術措施
   過空巷時跟班隊長、班組長應隨時注意空巷內有無異常滲水情況,若出現有滲水征兆時,應立即停止作業,若滲水量小,組織人員排水;若滲水量較大及時匯報礦調度室,撤出人員,采取措施進行處理,綜采隊配合執行排水工作,并保證排水、供風管路暢通;在工作面機頭低洼處安設一臺水泵,使排出的積水通過預先鋪設好的排水管路排至大巷水溝,最終排至地面;綜采隊必須每班安排專人負責檢查排水道的暢通。
  2.2 過空巷時的通風瓦斯安全技術措施
   采煤機割煤至空巷前10m時,應停止作業,瓦檢員檢查空巷前后10m范圍內的瓦斯濃度,瓦斯濃度低于0.5%以下時方可允許繼續作業;跟班隊長、班組長、瓦檢員、安全員應隨身攜帶便攜式瓦檢儀,隨時檢查空巷范圍內的瓦斯濃度,當工作面空巷內有瓦斯等有毒有害氣體異常涌出時要立即停止作業,切斷電源并撤出人員到安全地點,及時匯報調度室和通風區,由調度室和通風區采取措施進行處理,期間嚴禁任何人員進入危險區;過空巷期間,加強瓦斯監測監控管理和人工檢測,及時掌握瓦斯變化情況;過空巷期間要保證有專職安全員、瓦檢員盯在現場,若瓦斯超限,由通風區組織處理,工作面所有人員必須撤離到安全地點并斷掉所有電源。
  2.3 過空巷的安全技術措施
   工作面推進至空巷時,要根據工作面回采情況和空巷延伸情況來隨時調整采高,以減少割頂割底;若發現空巷區有掉渣、頂板裂縫等頂板來壓顯現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待查明來壓影響范圍和程度后,經跟班隊長、班組長確認安全后再進行回采作業;采煤機割煤到空巷范圍10m時,采煤機司機應注意控制好煤機速度,采煤機速度不得大于2m/min,嚴禁割到大塊活動巖石塊,杜絕硬割現象,班組長和跟班隊長必須按章指揮,保障安全作業;采煤機割至空巷時,要放慢采煤機速度,隨時觀察空巷內是否有原支護錨桿,如發現異常,及時停機處理,取出異物后,方可通過;推溜時,若空巷處有矸石滾落時,必須停止推溜,及時返刀進行處理,并控制好空巷區頂板,防止面積擴大;若工作面出現大塊矸石或雜物時,應及時閉鎖刮板輸送機并將其清理出機道,保證煤質;若工作面由于空巷受壓大,造成基本頂冒落時,應立即停止一切作業,待頂板冒落穩定后,采取構頂的措施后,再進行拉架、割煤作業;若空巷內填充的矸石漏空時,必須在空巷和支架頂梁間架設“井”字型木垛,保證支架接頂;若構頂后支架初撐力不能滿足24MPa時,必須對該區域加強礦壓監測和觀察頂板變化情況;在工作面推進過程中,安全檢查人員必須超前對工作面可能出現異常情況的區域進行全面的安全檢查,確認安全或者隱患排除后,工作面作業人員才準正?;夭勺鳂I;處理空巷時由跟班隊長現場統一指揮,由有經驗的老工人進行構頂操作,并派專人觀測頂板穩定情況;員進入機道勘察作業時,要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有異常情況時,停止作業,撤出人員,處理完畢后方可繼續作業;過空巷期間要加強機電設備檢修工作,保證工作面順利通過空巷;要確保液壓泵站壓力不低于30Mpa,支架初撐力不低于24Mpa,保證液壓支架和超前支護的單體柱有足夠的初撐力,做到支架、單體支柱支撐有力,遇有初撐力不夠及卸載柱時,要及時進行補液打壓;過空巷中若出現其它特殊情況時,立即編制專項措施后再作業。
  3 現場主要危險源采取的相應安全技術措施
  3.1 頂板
   風險點內容:人員未檢查頂板、巷幫情況或檢查不到位;處理片幫時,人員未按照要求的地點站立;頂板及煤幫有離層、鱗皮。管控措施:作業前必須對作業現場進行全面檢查,發現異常,及時處理后,方可進行作業;現場作業人員操作規范,執行“敲幫問頂”制度,無“三違”行為;有干部跟班。   3.2 超前支護
   風險點內容:人員未檢查超前支護或檢查不到位;超前支護失效;頂板漏頂。管控措施:支護工負責檢查確認兩順槽超前支護距離不小于20m;負責檢查確認單體柱初撐力不小于90KN,及聯鎖、漏液、缺梁、少柱;確認支柱最大支撐高度大于頂板高度;柱子鉆底大于100mm要穿鞋;接頂嚴實。
  3.3 工作面支架及梁端距
   風險點內容:人員未檢查倒架、咬架、相鄰側護板的高差超過側護板高度的2/3或檢查不到位;支架出現倒架、咬架、相鄰側護板的高差超過側護板高度2/3。未檢查底板起伏和梁端距大小或檢查不到位;頂底板過于起伏、梁端距過大。管控措施:現場作業人員操作規范,執行“敲幫問頂”制度,無“三違”行為;割煤時,采煤機司機集中精力,注意頂底板,煤層煤質變化,隨煤層的起伏隨時調整滾筒前后高度,要減少采面起伏坡度,按直線割直煤壁,不得割碰頂梁、底板
  
  ;梁端距不大于340mm。工作面嚴禁超高,以免造成支架不接頂而倒架,工作面采高也不能過小使支架壓死,應保證支架至少有300mm活柱余量。相鄰支架高差≤頂梁側護板高的2/3,不擠不咬,架間空隙<100mm,支架頂梁與頂板平行支設。最大仰俯角不超過7°;升架過程中要注意側護板伸出情況,防止升架時損壞側護板。
  3.4 檢查安全保護和警示裝置
   風險點內容:人員未檢查安全保護和警示裝置或檢查不到位;機電設備的安全保護、防護罩損壞和警示裝置缺失。管控措施:運輸機機尾要加蓋板;皮帶機行人跨越要有過橋;安全間距符合規定;工作面刮板輸送機信號閉鎖符合要求;運輸送機機尾、小絞車有壓柱和地錨;支架液壓系統無漏、竄液、管路無擠壓;控制閥有效;支架部件不缺損;采煤機、刮板輸送機、皮帶輸送機、轉載機等設備完好,保護齊全,運行可靠,符合機電設備的管理規定;采煤機噴霧裝置符合規定,內外噴霧有效;有機載瓦斯報警斷電裝置;通信系統暢通可靠;監測、監控設備運行正常,安放位置符合規定;各個設備的安全防護設施、護罩等齊全有效。
  3.5 割煤
   風險點內容:工作面未割平,頂、底板出現臺階。管控措施:采煤機司機割煤時,割平頂、底板,不允許出現波浪起伏;不任意丟失頂煤和底煤;采煤機司機在割煤過程中,隨時觀察煤幫情況。
  4 避災路線
  4.1 火災、瓦斯、煤塵災害避災路線
   反風前避災路線:三采下山煤柱回收綜采工作面→三采下山煤柱回收運輸順槽→三采進風、運輸大巷→西進風巷→副立井→地面。
   反風后避災路線:三采下山煤柱回收綜采工作面→三采下山煤柱回收回風順槽→三采回風大巷→軌道上山(回風上山)→梯子井→地面(逆風流而行)。
  4.2 水災避災路線
   三采下山煤柱回收綜采工作面→三采下山煤柱回收兩順槽→三采進風、運輸、回風大巷→西進風(東進風巷、軌道上山、回風上山)→副立井→地面(按由里向外,由低向高的原則往外撤)。
  參考文獻:
  [1]韓院生.提前制作風橋技術在煤礦生產過程中的應用[J].煤,2014(08):18-19,56-59.
  [2]王玉東.工背錨網聯合支護在過風橋時的應用[J].圖書情報導刊,2012,22(13):157-158.
  作者簡介:鄭文權(1987-),男,山西應縣人,本科,工程師,生產技術部技術員,研究方向:采煤技術管理。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718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