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技術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建筑行業的發展加快,建筑工程的質量標準也在逐年提高。為了提升建筑質量,需要對建筑的混凝土結構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同時深入了解混凝土施工技術與混凝土質量之間的影響,由于混凝土結構的運用面非常之廣,幾乎所有的現代建筑中都能看見混凝土的影子。因此,如何改進混凝土施工技術的運用方式成為了目前改善建筑質量的當務之急。
【關鍵詞】土木工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
1土木工程建筑以及混凝土概述
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土木工程建筑是非常常見的,施工人員主要利用相關的施工設備和施工材料進行建設和維護,所以土木工程涉及面很廣,建設的過程中較為復雜,尤其是其綜合性、實踐性、社會性等諸多特點,導致土木工程建筑需要進一步細化相關的細節,建立起一套合理的施工工藝,只有如此,才能保證土木工程建設的質量。混凝土屬于符合性材料的一種,主要通過凝膠材料來粘合各種所需的材料,形成一種性能較好的建筑材料,這種復合新材料主要是依照水和沙土根據一定比例做好膠合工作,并且通過相關設備攪拌,然后混凝土的性能得以實現。
2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裂縫產生原因
據詳細調查顯示,導致土木工程混凝土出現裂縫現象的幾種原因如下:第一,水化熱。水泥作為混凝土的主要材料之一,具體使用期間難免會出現水化熱現象,并且因混凝土結構擁有較突出斷面,所以水化熱產生的熱量無法及時排出而是會大量聚集在混凝土結構底部位置,致使混凝土內外結構出現較大差異,引發混凝土結構裂縫現象。第二,環境因素。某種程度上說,環境因素對混凝土結構溫度也有著極大干擾破壞作用,如果環境溫度較低,則混凝土內外結構溫差就會拉大,出現溫度應力情況,隨著溫度應力的不斷增強,混凝土結構表面出現裂縫幾率也就越大。本質上說,水化熱和溫度應力都是因溫度變化而引發的混凝土裂縫隱患。第三,混凝土自身原因。根據調查顯示,混凝土中的水泥強度是由水泥硬化產生的,在此過程中混凝土含有水分會下降20%左右,一旦水分蒸發量超出標準限定狀態則混凝土結構會出現自縮現象,自縮數值就是實際蒸發量超出標準蒸發部分,由此可知,混凝土結構自縮值和自縮程度有著密切聯系。如由礦渣產生的混凝土自縮值要遠遠低于細材料制作產生的混凝土自縮值。
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技術要點
3.1混凝土裂縫防控技術
縱觀我國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現狀,混凝土結構中最為常見且傷害性最高的即為裂縫問題,因此對于施工方而言,如果想要保證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的順利應用,需要首要解決的即為對裂縫問題的防治。通過對相關研究報告進行分析后可知,導致混凝土結構裂縫問題發生的原因有很多,目前比較常見的即為施工條件、施工技術、施工環境、施工人員以及機械設備等等?;诖耍┕と藛T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多個角度著手來從根本上杜絕混凝土結構裂縫問題的發生,讓混凝土結構的整體質量上升至新的高度。
首先,施工人員需要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來完成混凝土澆筑作業,同時按照由低到高的順序來盡可能保證一次性完成;其次,施工人員一定要隨時處理好施工縫,在進入到后澆帶填充施工步驟以后,需要重新選擇強度更高的混凝土;最后,在進行澆搗作業時,施工人員要控制好振搗棒的作業頻率,同時密切關注混凝土的坍落度情況,以此來準確確認振搗時間。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振搗棒應當做到插入速度快、拔出速度慢,根據實際情況來采用二次抹面、二次振搗技術。
3.2混凝土澆筑技術
在混凝土結構的施工過程中,混凝土澆筑技術的應用是重點、要點,澆筑質量的好與壞將會對土木工程建筑項目的施工質量帶來直接性的影響?;诖?,施工人員必須要想盡一切方法來提高混凝土澆筑技術的使用水平,具體操作有如下幾點:首先,施工人員需要在工程項目開始之前做好摸底工作,為混凝土澆筑施工做好充足準備,對施工現場進行必要的清理,運用清水來讓澆筑表面達到濕潤要求,從而讓后續的施工步驟可以進行的更加順利;其次,施工人員務必要把握好模板的尺寸大小,反復進行校核工作,確保各項指標都能都達到土木工程建筑項目的施工要求;最后,施工人員要為后續的安裝工作做好準備,嚴格按照施工方案與施工圖紙來進行作業,確保所有施工環節均能達到具體要求,在施工過程中如果遇到問題需立即解決,避免留下隱患。
3.3混凝土運輸技術
在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步驟中,運輸與泵送技術同樣也是不容忽視的,施工人員需要同時考慮到運送路程與泵送時間,同時結合周邊情況來合理調整混凝土的配比強度。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會對混凝土運輸帶來直接影響的即為運輸路程與運輸方式,因此施工人員需要預先對整個運輸方案做好模擬實驗,從多個方案中確定出最優的運輸路線與運輸時間,一定要盡可能的減少屬于途中混凝土的轉移次數,并且與施工現場的管理者做好對接,保證混凝土可以在初凝之前順利進入到施工場地。
3.4混凝土養護技術
當上述環節都順利完成后,對于混凝土的養護則成為了工作重點,施工人員需要分別從如下兩個方面著手來應用混凝土養護技術:首先,在混凝澆筑完成后的第7天,施工人員要對其進行拆模,在拆模后運用塑料薄膜將混凝土包裹嚴實,同時注意混凝土的濕度變化,如果濕度下降過快,需要及時對其進行灑水,避免裂縫的出現;其次,施工人員需要控制好灑水的時間,通常情況下,混凝土的灑水需要在澆筑完成的第4天進行,具體情況需要根據混凝土核心溫度的下降情況來予以調整。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土木工程在經濟與科技快速發展影響下,得以迅猛發展?;炷磷鳛橥聊竟こ讨匾┕げ牧希┕て髽I為了提高土木工程混凝土結構施工質量,需要對其加強重視,科學控制混凝土自身溫度,嚴格管控建設材料,在施工過程中采用適當的施工技術,及時有效解決混凝土結構施工問題,提高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郝俊明.芻議土木工程建筑中大體積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技術[J].建材與裝飾,2018(47):25-26.
[2]劉慶玉.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應用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17(19):61-62.
[3]續楊.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研究[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25(01):46-47.
?。ㄗ髡邌挝唬号R沂職業學院)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300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