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扎染在現代室內軟裝設計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扎染作為中國民間傳統的手工染色工藝,早在秦漢時期便已問世流行,是我國特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對居住環境有著個性化的需求,手工扎染在滿足人們個性化需求的同時,也為現代室內軟裝設計提供了一個新的設計思路。本文將從圖案、紋樣、色彩等方面尋找切入點,探討傳統手工扎染在現代室內軟裝設計中的更多可能。
關鍵詞:手工扎染;室內軟裝;設計應用
扎染作為我國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它不同于可大批量生產的大機器印染,手工扎染有其獨特的色暈效果。近幾年,隨著人們對個性化居住環境的追求,手工扎染逐漸成為人們進行室內軟裝設計的良選,而如何將手工扎染工藝應用于現代室內軟裝設計中,是一個深刻的課題。
1 手工扎染工藝
扎染,古稱絞纈,是我國傳統的手工印染工藝。最早的扎染實物是在新疆吐蕃縣阿斯塔那305號墓出土的西涼建元二十年(公元384年)的大紅絞纈娟。據記載,東晉時,扎染便已大批量生產。南北朝時,扎染工藝被廣泛應用于婦女的衣著。隨著大機器印染時代的到來,手工扎染逐漸衰落,如今僅在西南邊陲的少數民族能看到這一傳統技藝。
1.1 手工扎染技藝
元代《資治通鑒·備注》詳細描述了古代扎染的過程:“纈,撮絲以線結之,而后染色,既染則解其結,凡結處皆原色,余則入染色矣。其色斑斕謂之纈?!痹局饕窃腿緝刹糠汁h節,扎是采用針和線對織物進行扎、縛、縫等,染則是放入染液中(冷染或高溫煮染),從而形成花紋圖案。被扎縛部分保持原色,其余部分均勻受染,染完后拆線,從而形成獨特的色暈效果。染制后的面料表面大都會出現一些褶皺,從而使面料具有凹凸不平和獨特的手工感。每一種扎染作品都有其獨特而豐富的變化,這是大機器印染無法做到的染色效果。至1834年法國的佩羅印花機發明以前,我國一直擁有世界上最發達的手工印染技術。扎染所用面料多以天然纖維為主,一般為棉白布、棉麻混紡等。扎染首先要選擇合適的面料,多為輕薄的天然纖維織物,通過手工的操作將設計好的圖案復制于面料上,再以針縫線扎(織物被扎得越緊,防染的效果便越好),放入染液中染色,染好撈出后進行第一次水洗,再將其線繩拆掉,二次水洗后晾干便可形成預期的花紋。扎染藝術是一種純手工藝術,扎染制作過程中的每一針、每一線、每一個點和暈染出來的每一個面都是制造者情感的體現。扎染的紋樣大都是通過縫制、捆綁、纏繞、折疊或者包裹硬物等手法處理而成的,這種獨特的制作手法形成了扎染獨特的肌理效果。
1.2 手工扎染的藝術價值
手工扎染的不規則染色變化和不可重復性使得每一件扎染作品都具有獨一無二的藝術價值,傳統手工扎染那種過渡自然的色暈和手工感正是它的動人之處,扎染的色暈效果正是扎染作品最具代表性的藝術特征。不同面料扎染出來的效果各有其獨特之處,面料從縫到扎、繩線由緊到松、圖案從疏至密,這些不同的變化,最終呈現出來的效果也各有不同。純棉面料染制出的圖案色彩更為鮮艷,真絲面料制成的色暈效果朦朧,變化豐富,過渡更為自然。正是因為扎染過程中形成的特殊滲透效果和獨特的褶皺效果,面料肌理發生了變化,形成了相互交融的斑駁效果,這正是手工扎染的藝術價值所在。扎染作為我國民間傳統的手工染色工藝和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代表了傳承千年的民間手工藝,其價值不僅僅在于它的藝術效果,更多的是它的文化價值和歷史屬性。
2 手工扎染在現代室內軟裝設計的應用
2.1 現代室內軟裝設計的概念
現代室內軟裝設計起源于歐洲,被稱為裝飾派藝術,如今已經風靡全球并日趨成熟、不斷發展,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及審美品位的提升,現代室內軟裝設計也已經成為時下大家關注的一種新時尚。軟裝設計,即室內空間中一切可移動的元素,作為建筑室內裝飾設計的一個分支,也是一個新興行業,是“輕裝修,重裝飾”先進理念下的產物。硬裝打造出空間裝飾的輪廓,軟裝則負責裝點。市場上的軟裝包括家具、窗簾布藝、陶瓷用品、綠植花藝、燈具飾品以及其他掛畫擺件等。在這些軟裝飾品中,可以看到紡織品類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它涵蓋了床上用品、窗簾、沙發、桌布、靠墊、地毯、壁飾、燈罩、擺件、收納、隔斷等生活的方方面面。
2.2 手工扎染在現代室內軟裝設計中的應用
隨著人們對個性化及定制的不斷追求,手工扎染可以作為現代室內軟裝設計的一種不錯選擇。扎染獨特的肌理效果和豐富的色暈表現,能更好地與現代室內軟裝設計相結合,從而使扎染自然而然地成為室內環境的一部分。目前,市面上由扎染工藝制作的室內軟裝品種類繁多,多以日常生活用品為主如毛巾、桌布、抱枕等,且大多具有實用功能。傳統扎染藝術以其自身的親和力和獨特性被越來越多的人喜愛和接受,其獨特的藝術效果、變化豐富的紋樣及鮮艷的色彩,與其他的室內軟裝品共同形成了一個新的空間形式,營造出一種有個性、自然的居住風格。扎染的藝術性和裝飾性,符合現代人的審美,其市場前景廣闊,扎染自身的藝術價值和實用性、個性化,都是它成為室內軟裝設計新思路的原因。
傳統手工扎染的藝術特征豐富而獨特,它的制作技法、肌理表現和色彩以及它效果的偶然性都決定了每一幅扎染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不同面料、不同扎結技法的運用,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藝術風格。這種獨特的風格為現代室內軟裝注入了新鮮血液,使得室內居住環境更加自然、有個性。傳統手工扎染以紡織品為主要載體,可以運用到床上用品、桌布、沙發、靠墊、窗簾、壁掛、燈罩等方面。因為手工扎染采用的是天然植物染料,天然染料無毒無害,對皮膚無過敏性和致癌性,而且一些天然植物染料來自藥用植物,本身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人們可以直接親近這些室內軟裝品。
2.3 應用實踐
“扎染藝術在現代室內軟裝設計的應用”項目是一個省級大學生創業實踐項目。項目的主要目標是將傳統扎染藝術應用于現代室內軟裝中,并致力于打造原創的扎染室內軟裝品牌。在傳承和弘揚傳統技藝文化的同時,與時俱進,將所學所知轉換成商業價值,將傳統扎染工藝融入現代室內軟裝設計、融入當代生活,使我們所珍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當今社會得以傳承和發展。項目組成員一共制作了6種室內軟裝品,分別是靠墊、桌布、杯墊、抽紙盒、門簾、壁飾。 首先,在布料的選擇上,傳統的扎染工藝大多選擇無漿的白棉布,這種面料滲透性強,也較容易染色。我們根據不同空間的使用要求,適當增加了一些真絲(真絲面料制作出的肌理效果過渡更為自然)、麻織物等天然織物。這樣制作出來的織物在觸覺、肌理效果上都和傳統的扎染染織品有所區別,可以滿足不同消費層次的需求。
在顏色選擇上,大部分作品以傳統的藍色為主,保持手工扎染的傳統特色和民族性,小部分作品為粉紅色。藍色染料選用了以板藍根發酵的靛藍,因為藍靛草染液具有殺蟲、殺菌的功效,使制作出的軟裝品可以直接與皮膚接觸。粉紅色染料選擇了我國古代著名的紅色染料——蘇木。蘇木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也可以直接與皮膚接觸。人們在購買這些室內軟裝品后,可以更加放心地與它親密接觸。
在圖案選擇上,主要以對稱扎法為主,少量作品為自由扎法。對稱扎法選用了單層串縫、折疊串縫(有對折、三折、四折)等針法,還有夾板夾染、圓棍卷壓染。自由扎法多為抽象風格,變化豐富且獨一無二。本次作品中選擇了包豆子花(包入小石頭、豆子等不被染色破壞的硬物)、打結法(長條打結、邊角打結與多點打結)、擰麻花三種。
制作的布飾裝飾品主要包括桌布、杯墊、抽紙盒、窗門簾、靠墊等,都是現代室內軟裝設計中較為常見的主要形式。作品選用了低溫冷染與高溫煮染兩種方式進行制作,制作的成品更注重織物在圖案、色彩、肌理上的統一。每一幅扎染作品都有不可預知的偶然性,扎染作品染好后拆線時,每一幅作品都會讓你感到驚喜。最終呈現的作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又不失傳統扎染的裝飾性,符合時代審美。
3 結語
我國作為扎染工藝最古老的發源地,探索傳統手工扎染工藝在現代室內軟裝設計中在圖案、肌理、色彩等方面的應用,有利于豐富現代室內軟裝設計理論,并為現代室內軟裝設計提供新思路。手工扎染工藝發展到今天,仍需與時俱進、不斷創新,這樣在不久的將來才能被更多的人接受和喜愛,從而使扎染這一傳統手工藝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展。
參考文獻:
[1] 魏薇.傳統手工扎染在室內軟裝設計中的創新研究[J].染整技術,2018(3):69.
[2] 樊成元.扎染藝術在現代室內軟裝設計中的應用[J].美術大觀,2016(3):111.
[3] 毛彥怡.傳統扎染工藝在室內軟裝設計中的應用[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5(8):76.
[4] 鮑小龍,劉月蕊.手工印染藝術[M].上海:東華大學出版社,2013:42.
[5] 竇曉靜.扎染的藝術特征和現代發展[J].現代裝飾(理論),2010(9):52.
作者簡介:陳藍(1997—),廣東廉江人,四川文理學院美術學院本科在讀,研究方向:服裝與服飾設計。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368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