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軟陶設計教學中的運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時代在進步,對于美術的校本課程也越來越重視。其中,在越來越多樣化的藝術表現中, 衍生出的一種新的藝術門類---軟陶脫穎而出。軟陶這一材質被應用于閩南特色元素,是極具創新的做法,即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將閩南元素的造型融入到軟陶設計中。軟陶的塑造與色彩運用的優越性,為制作閩南元素造型增加了一份光彩,更便于在中學教學應用。
關鍵詞:軟陶設計;閩南特色;教學應用
一、軟陶設計概述
軟陶,最早來自于德國。在早期時候,我們是把最原始的軟陶做成橡皮泥,供幼兒園小朋友進行玩耍的,而后來,我們就開始對軟陶進行二次加工,并運用于各種伴手禮、動漫手辦、定制DIY等領域中。軟陶是一種快速、安全、方便的素材,這是很多老師喜歡的材料之一。軟陶屬于油性土,在空氣中不硬化,置于陰涼處可長時間保持柔軟,廈門的部分地區的學校嘗試使用這種有趣的材料作為地方的校本課程,并將之夸張、變形,讓學生在手工和造型方面得到新嘗試。所以,不必急于完成作品,且作品固化可選擇水煮固化、電吹風固化、烤箱烘烤固化等,方法多樣、操作方便。烘烤后的軟陶不易變形,不破損、不發霉,不怕蟲咬,可防水和永久保存。在平面造型、立體造型,從二維到五維的空間,軟陶設計都能夠清楚地讓觀者看出坐著的想法以及設計意圖,甚至做到所有微妙細節都處理的恰當好處,加強軟陶設計的藝術的震懾力。
作為現代新興藝術教學課程之一的軟陶設計, 也需要不斷推陳出新。如今的中學,軟陶課堂教學,大力提倡學生核心素養,而核心就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重中之重便是最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唯有多形式化的興趣, 才能讓學生培養創造性, 教學生動起來。我們將閩南色有的古厝、拍胸舞、斗笠等作為藝術課堂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通過再現閩南特色來增強學生的興趣,如何將閩南鄉土意味濃厚的造型結合中學的軟陶設計教學中以激發學生動手學習的興趣是我們思考的。
二、中學美術軟陶教學中的應用---閩南元素為主題
?。ㄒ唬?閩南地區的獨有特征以及軟陶設計的特征
泉州,是一個鄉土氛圍的城市,周邊的閩南元素資源十分豐富。筆者作為一個泉州人在當前多元審美趣味的影響下, 閩南元素例如古厝、南音、拍胸舞都十分具有獨有特點,并被悄然的運用在各個領域中。閩南元素以鄉土氣息濃厚、新穎性、地域性等特點在中學的校本課程中獨占鰲頭。
現如今,筆者以其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理念,借助軟陶的特性, 在教學領域中發揮的淋漓盡,造就獨一無二的特色軟陶。而軟陶材料的優點在于,即使在制作時間不夠下的軟陶, 注意封存,下次就可以繼續使用。中國美術史中,原始人因為需要進行陶器制作,再到精神需要,開始進行瓷器發展,再到現代化新型產品---軟陶等藝術形式,這經歷了上萬年的慢慢演變歲月,并體現為不同的設計心態和具體方式,并且還要繼續前進。閩南元素的造型被熟知閩南地區的藝術家所運用,并且廣受歡迎各地的人們喜愛。
?。ǘ╅}南元素結合軟陶設計進行課堂教學
一個軟陶作品通過閩南元素造型的情感傳遞, 將地方特色與校本課程結合表現的淋漓盡致,這是很難能可貴的。在閩南特色元素的軟陶設計的教學中, 一個個有趣的造型,有利于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迅速縮短學生與課堂或軟陶材料之間的陌生感。閩南元素的軟陶造型的最大特點是:色彩唯美, 風格化突出。在軟陶設計中, 閩南元素的軟陶造型可作為閩南地區的伴手禮,表現在作品并加之情感寄托于中,軟陶的顏色豐富多彩, 可以滿足造型設計的絕大部分需求,從而會出現多種效果。
三、作品的獨有魅力
其實一個培養學生再造思維的過程,是一個必備的過程。筆者結合閩南元素的造型進行軟陶設計,根據閩南元素的造型,來揉搓、造型、配色、選擇等, 這對于學生而言,都能大幅度提升理解能力、綜合解決能和理解色彩的構成以及搭配等。并運用剪貼法、盤條法、剪裁法、捏造法等各種手法和仿肌理、仿材質等塑造手段來完善自己的作品。舉古厝為例。首先, 用鐵絲固定造型的骨架,便于軟陶更好的站立;其次,使用多種方式進行軟化,使之容易進行造型制作;之后,細節加固塑形,并用各色軟陶制作造型的整體結構;大概框架制作完成后, 使用剪刀剪出精細造型,運用各種刀具將細致的紋路、肌理做出,再進行細致調整,最后烘焙而成。由簡到繁, 在教學中不斷培養學生興趣點,先模仿再到結合閩南元素進行自主創造,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以此表現出教學成果。
在中學的教學過程中,軟陶設計一般以3D立體的形式甚至更前衛的表現手法。在此之前,我們要做的是讓學生對軟陶的特性有一定的了解。軟陶,是一種現代化、新型、容易進行塑造捏塑的材料, 是聚氯乙烯PVC和無機填料兩種材料進行混合而成的一種復合物,也稱之為“低溫陶泥”,和陶土相似, 但它因為制作簡便又不宜碎裂,所以故稱之為軟陶,可以滿足古厝造型表現的需要。古厝造型的軟陶作品完成后,還要經過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那就是水煮或烘烤,將軟陶水分蒸發干, 缺少這一步可能做出的造型可能有很大的、直接的影響。在中學的軟陶設計教學中, 我們一般采用使用烤箱進行定型, 將完成的古厝造型的成品放入烤箱中,因為古厝墻體較厚,所以我們要增加烘烤時間,我們把烘烤溫度設置為130℃左右,進行30分鐘的烤制30分鐘, 等到爐溫自然降至室溫時, 打開取出;如果我們覺得手感較軟就在多烘烤個15分鐘便可晾干。等完全干透,我們再一次對古厝的造型、細節進行修改,并用刀進行切割,打磨光滑。綜上所述,軟陶設計與閩南元素進行造型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四、結語
閩南元素的造型軟陶設計,在造型上、新穎度、地域性上都是非常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之一,當學生對閩南特色產生興趣,從而引起其主動學習軟陶知識,找到契合點的時候, 那么,優秀的軟陶作品便一個接著一個涌現。閩南特色元素是濃厚的鄉土資源,而我們將現代美術的新型藝術表現形式---軟陶與之結合,碰撞出火花,成為了現代理念下、傳統文化傳承的新型產物,相互交融,進行創意表現。運用閩南元素這個有特色的造型在軟陶設計進行新方向, 并打造出學生心中的理想課堂,將提高核心素養品質朝著新方向找突破口。
參考文獻:
[1]周永芬.閩南鄉土美術資源與軟陶手工教學整合與綜合實踐初探[J].中國美術教育, 2016.
[2]李雪梅.將軟陶藝術引入校本課程開發的實踐探索[J].美術教育研究, 201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15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