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號”上的兄弟連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王欣
他們都是80后,卻有著不懼艱險、挑戰自我的堅強意志;他們因航海而走上了同一條船,并因此攜手并肩,勇闖難關;他們經歷過強風巨浪、地獄般的歷練,卻用中國硬漢的成熟和本色坦然面對:當使命完成的那一刻,他們強忍住的男兒淚水再次打動了每一個人。
他們就是“青島號”上的中國兄弟。
張立中:經歷風雨見彩虹
認識張立中,是在2006年青島國際帆船賽上,作為一名賽會志愿者,這個大男孩,默不作聲卻總是笑臉相迎,幫助運動員和媒體解決各種問題。他有著與年紀不符的成熟和干練,對帆船賽事有著用不完的熱情。接觸過他的人會對他的能力有種說不出的信賴。“天生就是吃這碗飯的?!迸既婚g聽到一位同行這么評價過他眼中這個愛帆船運動的大男孩。在不斷地學習和歷練中,張立中以驚人的速度“默默”地成長著,從2005~2006克利伯環球帆船賽青島站維多利亞號的聯絡員,到2007~2008克利伯環球帆船賽組委會新聞官的聯絡員,如今,在2009~2010克利伯環球帆船賽中,他成為迄今為止第一個參加兩段比賽的青島籍船員。
翻看著張立中的航海日記,除了感同身受他的航海過程,更多的是對那份執著和勇氣的欽佩。所以當“青島號”以前所未有的“季軍”成績完成了新加坡到青島這一賽段比賽后,在人群的歡呼聲中登陸的張立中,很難用“感慨”、“激動”、“興奮”來簡單形容,相信那根繃了太久的弦在他踏上青島的那一瞬間經歷著緊張、激動、喜悅、幸福和解脫,于是面對記者的窮追猛問,面對鏡頭回憶起海上的驚險歷程,張立中再也忍不住了淚水,幾乎哽咽的聲音讓在場幾位見慣大場面的記者也為之動容。
張立中第一次登上“青島號”的那天,全體船員都出去慶祝了,船上只有他一個人。雖然沒說,但能夠想像張立中當時的寂寞心情。上船后,張立中才意識到面對的困難比想像的還要多。惡劣的天氣、艱苦乏味的工作以及危機重重又突如其來的種種麻煩,需要克服的障礙一個接著一個。最讓他難忘的就是在爪哇島海域,“庫克號”觸礁擱淺,比賽中止,“青島號”的船員冒著生命危險搶救“庫克號”的船上物資。當張立中和“庫克號”上的中國籍船員李鐵娃相見的那一刻,兩人緊緊抱在了一起,忍不住熱淚盈眶。航海中的張立中,時刻不忘他代表著“中國人”、“青島人”,這種使命感是他工作的動力,也是鼓舞著他一路而來的勇氣和決心。驚濤駭浪把張立中磨煉得更加成熟,而使命感和責任感則讓他時刻不甘人后,船上的工作很辛苦,張立中卻始終不掉隊,無論是微小的工作,還是艱巨的任務,他始終以全部的心力去完成,以至于向來以嚴格苛求而聞名的船長克里斯向他發出了繼續并肩同行的邀請。
“趕往青島的航程中,我們遭遇了臺灣海峽的颶風、洋流等惡劣的環境。由于船帆損壞,我們一度落至倒數第二。但在最后向青島)中刺的時候,全體船員都登上甲板,全力沖刺,一度沖刺到第一位。雖然很累,但一想到馬上要回到家鄉時,那種涌上來的幸福感暫時把疲勞沖散了?!贝竽瓿跻坏囊雇恚粗_灣島附近燃放的煙花,張立中和“青島號”的其他幾名中國船員興奮而激動,趕快回家的念頭再次燃起了他們的斗志,在航行過程中,張立中還向外國船員們解釋中國虎年的意義,以及中國春節的習俗,并不時地介紹青島,介紹青島美食、景色以及熱情的市民等等,這讓許多外籍船員十分期待早日到達青島,從某種意義上再次鼓舞了全體船員的士氣。
“航程中,我們經歷了太多的磨難。但作為中國人、作為青島人,這種榮譽促使著我和大家前進?!睆埩⒅邪察o卻有力地說?!吧杏幸患伦屢粋€人投入百分百地努力去爭取,去實現,這將是一個非常有意義、非常值得去做的過程?!?
于海洋:使命的力量戰勝一切
登上青島碼頭的那一刻,留著邋遢的胡須、曬得黝黑的于海洋與離家前的形象相距甚遠,這著實讓好兄弟們吃了一驚,半秒鐘的停頓后,他們緊緊地擁抱在了一起,遠處等待著的海洋父母難言對兒子的思念……
在要去“青島號”當媒體船員之前,于海洋征求過父母的意見,母親李阿姨告訴兒子,只要是工作就必須義無反顧地去完成,而且要順利圓滿地完成,才不會辜負大家的企盼。帶著從父母那里得到的精神支持,于海洋踏上了克利伯的征程。剛上船的時候,作為媒體船員的于海洋和湯臻,在興奮之余難免對船上的環境不適應,幸好在“有經驗”的張立中的陪伴下,慢慢地適應了起來,并漸漸開始承擔起自己的工作――紀錄著“青島號”從新加坡到青島這一路上所有的經歷:從新加坡起航,船員們都穿著短袖,涂著厚厚的防曬霜,即便是這樣也能曬得身上脫皮。然而,酷熱只是磨難的開始,最艱險的時刻是在到達南中國海以后,原本風平浪靜的海面風起云涌,連續幾天風雨交加,讓暴氣一下從夏天進入了冬天,雖然套上了七八件衣服,但大家仍然覺得陰冷無比?!巴砩?,一個浪頭打過來有十幾米高,‘啪’的一聲巨響打過來,絕望的心都有了?!碧岬疆敃r的場景,于海洋至今仍心有余悸。然而,他卻沒有把這些告訴家人。實際上,在整個航程中,于海洋只給家里打過一次電話。“初一的時候到了臺灣海峽,就趁著有信號給家里報了個平安,匯報了一下成績,好讓家里人放心?!蓖瑯拥模瑸榱俗寖鹤犹ぬ崒嵉赝瓿晒ぷ?,于海洋的父母也沒有將爺爺去世的消息告訴他,“我們是通過海洋的同事得知一些他在海上的情況。前段時間,海洋最親的爺爺去世了,我們一直瞞著,等大帆船到了潮連島我們才把這件事告訴他,當時電話那頭的海洋有有說不出的難過。”海洋的母親李阿姨動情地說著,“只要他順利圓滿地完成了工作任務就好。”
對于海洋而言,航行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個夜晚,就是大年三十的晚上,為了給船上的4位中國船員慶祝新年,船長克里斯決定給他們做上一頓“中式大餐”改善伙食。然而。這么簡單的愿望卻因為風浪太大而沒有實現。當時,“青島號”正好駛經臺灣島,附近的煙花照亮了夜空,就像是在為他們慶祝新年,那一刻的干海洋特別激動。
作為青島電視臺的記者,于海洋在履行一名船員職責的同時,還身兼記錄帆船航行的任務。因此,他要與疾風駭浪中45。傾斜的船體搏斗,抓住最好的角度和瞬間拍攝“青島號”上的故事。“一路而來,我拍攝了整整9個小時的錄像帶。它們都來之不易,我打算將這些資料做成紀錄片,希望用這些影像讓更多人了解帆船運動,讓他們感受到帆船運動的激情與魅力?!?
“回家真好!”于海洋難言心中的激動和幸福,“支持著我一路而來的是一種信念,一股力量。我不能讓父母失望、不能讓青島失望。我想我做到了!”
湯臻:痛苦并忙碌著
作為一名攝影記者,湯臻能拼敢拼在圈里是出了名的,他曾搭乘滑翔
傘、直升機航拍帆船賽事,無論何時何地在新聞現場見到湯臻,風風火火的他總是端著“長槍短炮”忙活著。這次,能夠登上克利伯成為“青島號”的一員,以媒體船員的身份跟隨大帆船從新加坡駛向青島,對于湯臻而言,是一段振奮夾雜著痛苦,漫長而又十分值得的旅程。
和大多數初次航海的船員一樣,最開始的幾天,湯臻一直是在好奇和興奮中度過的。從新加坡到印尼的航程中,雖有酷熱相伴,但更多的是一種與大自然親近的暢快。湯臻的記憶里,那里的海特別的藍,仿佛接著天空,看起來非常漂亮,時有海豚出現,一直跟著大帆船前行很長一段時間,那種奇妙的感覺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能懂得。湯臻最開心的事,就是和于海洋、張立中一起躺在甲板上仰望著繁星點點的夜空,邊看邊聊,聊到開心處還會有幾名外國船員加入其中,那種沒有國界的暢談氛圍讓人感覺好極了。然而,真正的航海并不是只有這些,要遭的罪還在后頭?!俺?、喝、拉、撒、睡,沒有一樣不讓人難受的?!笨烊丝煺Z的湯臻這樣概括他的海上生活,“我們每天吃的東西就是一些包裝食品混在一起煮熟了的‘糊糊’,跟中國人的口味差得很大,即使勉強全部吃下去,也基本上會吐出來,因為船在海面上實在是太顛簸了,這段日子我吃過的最好吃的一頓飯,就是張立中的那袋方便面配我的那袋榨菜;洗澡是一遍海水再用一遍淡化過的海水,即便這樣也很奢侈了;上廁所就更不用提了,簡直像是做運動――既要保持住平衡又要不停地控制操縱桿沖馬桶,費時又費力:要想睡個舒服覺更是難上加難,不僅船艙里很潮濕,船體還在行駛過程中不停顛簸,每次睡覺,我得把自己‘綁’在床上。”在大帆船航行了幾天之后,湯臻的體力漸漸達到了極限,加上“青島號”駛過印度尼西亞。駛向了臺灣島時,天氣的惡劣程度越來越嚴重,隨之而來的是身體和心理上的痛苦煎熬。巨浪帶來的顛簸,以及溫差的變化,讓大家承受了從炎熱到寒冷的極速變化?!靶录悠碌接《饶嵛鱽嗊@一段,船艙里的溫度超過40℃,身上永遠都是水淋淋的。很難入睡?;鹄崩钡年柟鈺竦么蠹叶济撈ち耍酉聛碛质堑蜏氐目简?,一過臺灣島,溫度急劇下降,我把能穿的衣服都套在身上還是很冷,因為從頭到腳、從里到外沒有一處是干的?!币宦范鴣?,湯臻用相機記錄著船上的點點滴滴,那些共同擁有的歡笑,那些共同擔當著的磨難,當“青島號”沖過終點線的那一刻,船上所有的人擁抱在一起,特別是幾位中國船員,大家的眼里都含著淚水,相互慶祝。
在船長克里斯的帶領下,“青島號”的船員們陸續登上碼頭,人們熱烈的歡呼聲讓勇士們暫時忘卻了一身的疲憊。望著兒子走上主舞臺的背影,湯媽媽用輕顫的聲音說了一句只能讓自己聽清的話:“喲,我們湯臻瘦了一圈啊!”站在舞臺中心的湯臻一如既往地神采奕奕,也只有母親能看出兒子的疲憊和辛苦。
簡單的休整之后,湯臻又回到了他的戰場――在克利伯大帆船??壳鄭u的這段時間,湯臻的身影天天出現在奧帆中心,提著相機忙碌地拍攝著,在各條大帆船以及各隊船員身上挖掘新素材?!暗瓤死蛔?,我會整理這段時間積累下來的片子,要好好地整理一下,然后陸續發給讀者看,讓人們更加深刻地了解航海,也希望更多的人喜歡上這項運動?!?
“這次航程讓我更堅強、更勇敢了,大風大浪都過去了,以后就沒有過不去的坎了。”湯臻輕松地咧嘴笑著,這段被他稱之為“每天都是在煎熬”的日子,似乎讓他領悟到航海的真諦和生命的魅力所在。
李鐵娃:從對手到兄弟
李鐵娃踏上“青島號”源于一場驚險的意外,也是命中注定的緣分。
2009年12月3日,在航行完第一賽段后,李鐵娃在澳大利亞登上“庫克號”參加之后的賽程?!霸诎拇罄麃喼列录悠沦惗沃?,直到出事前,‘庫克號’一直排在前三位?!崩铊F娃記得是在2010年的1月13日,“庫克號”在印度尼西亞海域遇到了強風,“海面風速從每小時30海里到58海里,船只搖擺得厲害,像要被撕裂一樣?!崩铊F娃曾在他的航海日志中寫道。到了凌晨,李鐵娃突然從睡夢中驚醒,感覺船觸礁擱淺了。由于航海圖出現偏差,“庫克號”被風浪吹上淺灘,右舷被礁石撞裂,海水灌進船艙……“那一刻真的挺害怕,當時海上有8級大風,我們擱淺后等待救援的過程中,感覺海浪隨時都能把船推翻、撕裂。我從小在海邊長大,卻從來沒像當時那樣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如此巨大?!崩铊F娃回憶起當時,所有船員沉著冷靜地迅速脫離險境,大家還在等待救援過程中互相鼓勵著唱起了歌。李鐵娃親身經歷了克利伯自創辦以來最嚴重的一次事件――這件事情在當時非常轟動,在英國本地引起軒然大波,甚至險些要終止賽程。之后發生的事情,見諸于各大媒體――“青島號”犧牲比賽時間,前去救援并記錄下現場的損壞程度。直到在印度尼西亞的巴丹島儂薩港,與死神擦肩的李鐵娃終于見到了幫助打撈“庫克號”船上物資的“青島號”上的同胞,他們緊緊地擁抱在一起。
由于“庫克號”觸礁,李鐵娃面臨著新的選擇――放棄比賽或加入新的船隊。新加坡至青島,被所有參賽船只稱為”最艱苦的賽段”,氣溫變化極大,且更加危險。然而,李鐵娃沒有放棄,他加入“青島號”成為其中一員,代表中國繼續參賽,與其他三名中國籍船員并肩作戰?!拔液軕c幸最終做出正確決定,選擇了繼續參賽,而且很榮幸能夠登上‘青島號’代表祖國參賽。如果不是做出這樣明智的選擇,也許我從此都不敢再涉足航海運動,不敢再親近大海了?!碧ど锨鄭u的那一刻,李鐵娃接受著人群的歡呼與喝彩,他也為這段珍貴難得的人生歷練而自豪!
“航海過程中的每一天,都令我印象深刻?!眳⒓舆@次環球航海比賽,無疑是李鐵娃人生中的一抹亮彩。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4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