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施工中的軟土地基處理技術論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的社會經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并能夠在最大的程度上,滿足人民,對于基本生活的需求,并提升其社會歸屬感以及生活幸福度。然而在土木工程施工過程之中,軟土地基施工時的質量安全問題,也是工民建中較為常見的問題之一,但若處理不得當,不但會導致施工的質量大幅度下降,即便是完成相應的建設任務,也會對工民建埋下嚴重的安全隱患,甚至在嚴重時,還會導致施工出現中斷等情況的發生。因此,如何保證在工民建施工中,保證軟土地基的施工質量,使其不會出現相應的施工問題,便能夠有效的保證施工能夠正常的進行,提升工民建施工的質量。本文筆者根據工作實踐經驗對工民建施工中的軟土地基處理技術進行了分析探討。
【關鍵詞】工民建施工;軟土地基;處理技術
1 軟土地基概述
在國外,由粘土與粉土等細微顆粒含量較多的松軟土、孔隙較大的有機質土、泥炭與松散沙這幾樣土質層所構成的土質層,便是軟土地基。在進行施工時,若是地下水的水位較高,且在其上方進行了填方工作,或是構造物穩定性較差并發生沉降的地基,均會出現軟土地基現象。此外,國外相關人士還對其進行了較為簡單的分類,并提出了不同類型的評定標準。在對其進行定義時,相關人員不能僅僅憑借著地基條件便對其進行分類,還應對填方的形狀與構造物的種類、形式等為題進行思考,以此來判斷其是否符合軟土地基的相應條件,并應使用哪一方法對其進行處理工作。只有通過對軟土地基進行處理工作,才能達到提高其穩定性與承載能力的目的。軟土主要指的是濱海、湖沼、谷地等多種地形中,所沉淀出的,具有含水量較高、孔隙較大等特點的細粒土。
2工民建施工中軟土地基較常出現的問題
2.1滲水性能較差
因軟土地基存在著滲水性較差的問題,并且可將軟土地基認成無法滲水的狀態。這種特性便導致了軟土地基會有極大的可能性出現沉降現象的出現,這對工民建的質量有著極為嚴重的影響,并能夠導致其安全性與穩定性大幅度下降。
2.2壓縮性能較強
軟土地基的結構大部分是通過飽和粘土所構成的,因此其有著極為強大的壓縮性能,一旦軟土地基承受了較大的壓力時,便會導致土地變形的情況出現,從而也會導致軟土地基沉降現象的出現,為施工質量帶來嚴重的影響。
2.3承載能力較差
相關人員若是在軟土地基上進行施工時,其所產生的巨大的壓迫力便會對軟土的基本結構產生極為嚴重的破壞,從而導致了原本呈固體狀的土體瞬間變為流動狀,大幅度的降低了其應有的承載能力,并導致了工民建施工無法正常的進行下去。
2.4浸水損壞
相較于正常地基而言,軟土地基的排水工作較為困難,時間一長,便會非常容易的導致地基中殘留著具有破壞性的水資源,從而導致在竣工后的使用之中,一旦出現荷載過大的情況發生,其沉水位置出現下陷事故,并進一步的導致地基變形問題的發生,并出現裂縫,使得此地段更為容易的出現安全事故,為相關事物造成極為惡劣的影響。
3施工中軟土地基的處理技術
3.1表層處理技術
在進行表層處理技術是,相關人員常常會使用置換處理技術以及敷墊材料處理技術這兩種處理方式。置換處理技術是針對軟土地基的土質問題進行解決的,并通過使用這種方法,從根源上解決軟土地基問題的發生。置換處理技術是將原先的軟土地基材料置換為普通的地基施工材料,如將淤土層的淤土置換成沙壤土、粗砂等透水性質更為強大的地基施工材料。此方法僅適用于軟土層將對較為薄弱的地段,且在實際的施工過程處理之中,相關人員只要對超欠挖這一問題多多注意,便能夠有效的避免出現數量較大的經濟費用。此外,應對回填的圖紙進行相應的處理工作,以保證其有著較為良好的承載能力。敷墊材料處理技術指的是使用浮點材料來增強地基的抗剪與抗拉能力之上,以此保證在施工時的機器設備與竣工之后的正常行車能夠正常的通行。這一技術的主要材料是通過土工布、化纖無紡布等進行敷墊材料處理之后,使得地基的支撐能力得到明顯的提升,并使其分布的更為均勻。
3.2加固處理技術
與表層處理技術相同,加固處理技術也有著較多的處理方法,但截至目前,我國的加固處理技術大體上可分為排水技術、化學加固技術與樁體加固技術這三種類別。在此排水加固技術之中,還能夠被分為砂井排水、塑料板排術與深度排水這三種方法。因此,本段將對這三種方法與其他兩種大體方法進行介紹,以便于相關人員能夠更好的了解這一技術的實施與應用特點。通過在地基施工之中,布置相應的排水體,從而使軟土地基中的水通過相應的排水系統進行集中且有效的排除,以便于加其結構性,減少沉降等現象的發生,這便是排水加固技術。排水加固技術包括排水系統以及加壓系統兩個環節,并且,其排水體可根據相應的施工情況,選擇出最為適合的方式。首先是砂井排水,這種方法是通過在軟土地基中打下一口深井,并在深井的井口出灌入沙土,一起到固定的作用。在灌入完成后,相關人員可使用鋼管將砂土壓實,并重復這一動作,直到深井被完全的拔出,這時,軟土地基的抗壓性便能夠達到相應的標準,從而保證了軟土地基的質量,降低了施工的難度。塑料板排水則是通過將塑料板深深插入軟土地基之中,防止水資源再次進入與軟土地基之中,在進行施工之中,隨著荷載的作用,便可時地下水沿著塑料板逐步的滲入于砂墊層之中,使其能夠有效的排除軟土地基之中,保證其承載能力。此外,在完成砂墊層之后,應及時的將塑料板插入其中,而相關人員也需要幫助其進行定位工作,以保證排水板的位置放置妥當。最后是深度排水,這種排水方式將通過對軟土進行預加壓處理,以便于加強地基的承載能力,使其更加的夯實,并保證了其結構相對于穩定,從而更好的提高了軟土地基的承載能力,使其在施工之中不會出現因承載力不足所導致的相應問題。而化學加固處理技術主要是使用化學手段對軟土進行加固處理工作,例如在軟土地基之中添加相應化學添加劑,并通過化學添加劑的化學反應來減少地基中的多余水分,從而使得地基的承載能力加強。在選擇添加哪一種化學添加劑時,相關人員應從經濟性與實用性兩方面進行考慮,以保證在解決軟土地基中的水分問題的同時,減少成本的投入。此外,電化學加固也能達到相應的目的,并有效的減少了施工的成本問題。因此,有一些施工單位中,便會采用電化學加固的方式,減少地基中存在的多余水分。樁體加固處理技術主要指的是在軟土地基之中,使用樁體對其進行加固,以提升其承載能力。在通常情況下,樁體的材料均為水泥樁體,且此項施工方式多存在于較小的施工項目之中,若是施工的項目較大,且土層的厚度交高,這種技術便會受到較為嚴重的影響,且成本也會較為昂貴。
結束語
對于工民建施工之中,地基處理技術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施工技術之一,只有這項技術施工到位,才能夠有效的減少地基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并提高其穩定性,防止軟土地基出現變形情況,為之后的施工打下更為優秀的基礎。此外,相關人員也應對其進行不斷的探索,并將國外的先進技術引入于國內施工之中,以加強施工的質量,進而為建筑業的發展提供更為廣闊的平臺。
參考文獻:
[1]王裕恒.對工民建施工中劣質地基土改良技術的思考[J].建材與裝飾,2018(11):28~29.
[2]李春輝.工民建施工中的軟土地基處理技術的探討[J].門窗,2017(7):205.
[3]陳開勇.探討工民建施工中的軟土地基處理技術[J].建材與裝飾,2016(19):9~10.
[4]楊永平.工民建施工中的軟土地基處理技術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5(7):124.
?。ㄗ髡呱矸葑C號碼:41038119871217781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510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