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控制視角下企業稅務風險防范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從企業的內部控制出發,結合稅務風險產生的原因,對防范稅務風險提出相應的措施。通過完善內部控制管理來有效規避企業稅務風險,減少企業的運營成本,從而達到減少財產損失的目的,幫助企業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內部控制;稅務風險;防范措施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10-0162-01 中國圖書分類號:F275;F812.42 文獻標志碼:A
1 內部控制與稅務風險的相關理論概述
1.1 內部控制
內部控制是指經濟單位或組織為了控制企業的經濟活動,保證經濟活動的可靠運行而采用的方法。企業進行內部控制的目的在于改善經營管理,確保資產安全和提高經濟效益。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可能引發稅務風險。因此企業要通過數據審查,對容易發生財務風險的單元進行監督,盡早采取措施,解決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1]。
1.2 稅務風險
稅務風險是指由于企業沒有充分考慮納稅因素,導致在各種經濟活動中的稅務行為不規范,從而造成一定損失的可能性。首先,納稅風險可能源于納稅行為與稅法法規不符,本應繳納稅款卻沒有納稅或者少繳稅,這樣就會面臨補稅、罰款等風險。其次,稅務風險還可能是由于部分企業沒有及時了解國家最新稅務政策,沒有作好稅收籌劃,對經營行為適用稅法不準確而導致的。這樣不僅沒有充分利用國家稅收扶持政策,反而多繳稅款,承受了不必要的稅負[2]。
2 企業稅務風險的成因分析
2.1 企業未能及時掌握最新稅收政策的變動
我國稅法體系龐雜,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市場經濟體制也在持續革新。為了順應我國社會經濟環境的變更,政府也根據經濟發展情況與稅收政策中存在的問題不斷修正和健全稅收法律制度[3]。
2.2 企業缺少內控監督機制
大多數企業忽視對稅務風險的管理,稅務風險管理人員對經濟管理活動中各流程的監管力度較小,監督機制和管理方針沒有互相融合,沒有形成企業內部相互制約的管理模式,導致企業無法及時鑒別和解決稅務風險。
2.3 企業稅務管理人員的素質偏低
工作人員素質與企業的稅務風險直接相關,員工的業務素質越低,就越會增加企業的稅務風險。例如:不能充分利用稅收優惠政策,造成多繳稅款;缺乏對稅法的正確認識,對于稅收優惠政策的過分利用,超出了法律法規的范圍,出現違規違法行為,給企業帶來稅務風險。除此之外,如果涉稅人員在發現企業有稅務風險防范缺陷時,不能識別給企業帶來稅務風險的危機水平,就會導致企業的稅務風險大幅增加。
3 基于內控視角下企業稅務風險防范的有效措施
3.1 提升企業員工專業素質
企業要想提升稅務風險防范水平,就要在內控管理過程中定期對工作人員展開專業素質培訓,提高涉稅員工的專業技能,從而加強員工對我國最新稅法政策的掌握程度。
3.2 完善稅務風險內控監督機制
企業應該定期監測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對稅務風險管理進行調整。要將內控活動貫穿于企業的整個經營管理活動中,形成企業內部相互制約的管理模式。涉稅人員應通過分析企業的納稅狀況,及時將稅務風險和注意事項向上一級管理人員反饋,對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以提升企業的內控監督水平。
3.3 強化稅務風險防范意識
企業的領導者要充分意識到稅務風險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如果企業缺乏稅務風險管理人才,那么就需要設立專業的稅務風險管理部門,培育專業的稅務風險管理人才。明確稅務風險管理部門人員的職責和任務,并將該項工作與日常工作的考核相結合。
參考文獻:
[1]王煊.基于內部控制的企業稅務風險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6(10):41.
[2]穆秋沙.試析基于內部控制的企業稅務風險防范途徑[J].財會學習,2017(19):154-155.
[3]王曉華.基于內控視角的我國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研究[J].中國市場.2017(21):40-4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549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