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施工中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現代化建筑工程建設和發展中,工程結構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到整體施工質量和安全,而在當前建筑行業快速發展下,越來越多新材料、新技術和新工藝應用其中,工程結構愈加復雜。通過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的應用,強度大、耐久性和抗震性能良好,在建筑工程中廣泛應用。在應用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的同時,應該選擇高質量的材料和工藝,保證施工活動有序開展,提升工程質量和效益。
關鍵詞:房屋建筑;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應用
1 前言
鋼筋混凝土結構在現代建筑施工中應用十分廣泛,現階段鋼筋混凝土結構工藝與施工技術成熟,墻體質量輕且兼備良好的抗震性能,故而賦予了鋼筋混凝土結構十分靈活的結構布局。本文從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定義入手,分析了建筑施工中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優勢及施工特點,并解構了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技術要點,期望對類似的研究有所裨益。
2 鋼筋混凝土結構
鋼筋混凝土結構現代建筑設計中常見的建筑形式之一。鋼筋混凝土結構是指配有鋼筋增強的混凝土制成的結構。我們知道混凝土雖然具有良好的抗壓力,但其抗拉力差。為了解決這個矛盾常在混凝土受拉區域加入一定數量的鋼筋,通過將鋼筋與混凝土粘結成為一個整體共同承受外力。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承重構件主要為鋼筋混凝土,其中由鋼筋承受拉力,混凝土承受壓力。
3 建筑施工中鋼筋混凝土結構分析
3.1 優勢
3.1.1 便于施工活動開展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應用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由于施工中需要運用到大量材料,除了用量大的水泥、細骨料和鋼筋材料外,其他的沙子和水隨處可見,用料獲取較為便捷,成本也更低。這些材料的混合配比程序并不復雜,在迎合綠色建筑施工需要的同時,降低資源損耗和環境污染,構建綠色建筑工程。
3.1.2 發揮鋼筋混凝土優勢
通過大量實踐可以了解到,在建筑工程中應用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較之其他工程結構而言具備更強的抗壓能力和抗震性能,但是部分工程項目施工中卻不符合要求,抗拉強度遠遠低于預期水平。混凝土結構在建筑工程應用廣泛,相較于鋼筋結構具有不同的優勢,將二者優勢整合在一起形成了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可以具備更強的抗拉能力和強度。根據施工配比要求將兩者整合在一起,可以為工程施工質量和安全提供堅實保障。
3.1.3 保證工程結構穩定性
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應用,可以整合工程資源,在提升工程施工質量的同時,促使建筑工程結構具備較強的抗震能力。這樣,即便是出現自然災害,仍然可以最大程度上降低損失,維護人員生命財產安全。
3.2 施工特點
3.2.1 復雜性
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流程復雜,施工前期需做好準備、檢測、放養、立模立板。鋼筋捆扎后需進行埋件安裝、混凝土澆筑。施工后期還需進行混凝土養護。此外建筑施工中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還應依據具體的施工環節操作和監督以確保工程質量。
3.2.2 整體性
由于建筑產品需要以整體形勢表現,所以在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中應綜合考慮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與工程項目整體質量,即做好銜接工作為后期工程奠定堅實基礎。
4 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現狀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結構剛度和穩定性,為工程質量和安全提供保障。但是,實際應用中可能受到客觀因素影響,埋下一系列質量隱患。縱觀當前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現狀來看,梁柱保護層厚度不合理,混凝土澆筑質量和模板施工存在一系列問題。在梁和柱保護層厚度方面,部分施工人員自身理念陳舊,錯誤將其認為是箍筋外側與模板之間的距離。但是,由于建筑工程施工缺乏有效監管,可能存在模板間隙大,致使模板支撐力不足問題,威脅到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而在木板地層施工中,需要注意模板彎曲和變形問題,做好胎膜質量監管工作,最大程度上縮小偏差,為施工質量和安全提供保障。
5 鋼筋混凝土結構房屋建筑施工技術的具體應用
5.1 設計要點和材料選擇
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對鋼筋混凝土結構進行設計時,首先需要對周圍環境進行嚴格的測量與調查,然后根據周圍環境情況合理確定鋼筋混凝土的應用強度,以保障鋼筋混凝土施工能夠符合相關規范,避免產生較多的結構裂縫情況發生。其次,對于鋼筋混凝土結構需要運用到的材料,應當對水泥、砂石、鋼筋以及骨料等原材料,進行嚴格的材料選擇與審查,確定材料符合相關質量規定后,才能進入到施工現場中。對于砂石的含水量與徑粗,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進行選擇,以確保其的材料結構等級能夠符合房屋建筑規定標準。若砂石中含有的雜質比較多,則需要避免進行實驗,防止其影響到鋼筋混凝土的耐磨性與強度。此外,水泥水化系數、骨料直徑都需要嚴格進行質量控制,以保障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質量,延長其的結構使用壽命。
5.2 鋼筋綁扎
近年來,由于受到社會對鋼筋混凝土結構穩定性的要求,越來越多的鋼筋混凝土結構開始運用鋼筋綁扎技術,而合理運用這種技術進行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利于有效保障鋼筋混凝土的結構質量。鋼筋混凝土對于柱、梁、鋼板與樓體,都具有不同的鋼筋綁扎工藝技術,這使得其可以滿足不同階段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要求。具體而言,在進行鋼筋綁扎前,施工人員首先需要對進場的鋼筋材料進行嚴格質量抽檢,確定符合質量后材料進行加工下料等操作。對于鋼筋綁扎的尺寸與密度都需要進行合理化控制,避免出現鋼筋架在一起的情況。鋼筋綁扎完畢后,需要對鋼筋綁扎質量進行下一環節施工,以使得鋼筋綁扎能夠符合相關質量標準。
5.3 模版搭建與組合
模版施工是鋼筋綁扎后的施工環節,其主要對混凝土澆筑工序進行基礎保障。實際進行模版施工時,應對模版的位置與尺寸進行嚴格的檢驗,確定模版強度、平整度與光潔度符合施工要求后,才能進行模版搭建,且搭建時需要控制模版平穩性,防止模版出現位移的情況。進行模版組合時,需要對模版的支撐穩定性、拼接密度與強度進行嚴格檢測,確保其能夠符合質量標準,進而從根本上為混凝土澆筑提供基礎保障。
5.4 混凝土澆筑
進行混凝土澆筑時,首先需要按照標準的澆筑順序,對梁、柱、板等建筑結構進行澆筑,且澆筑時盡量保障澆筑面的平整性。因混凝土凝結時間不同,使得其難免會形成一定施工縫,因此為保障施工質量,需要將施工縫控制在剪力較弱的位置,然后按照結構采用分結構與分層次的方式進行施工,以最大程度減少施工縫對構件抗剪性產生的影響。此外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施工人員需要根據施工現場氣溫情況,合理進行保護措施實施,以防止混凝土出現變性與收縮的情況。
6 結束語
合理的組織好整體房屋建筑的施工流程。加強流程的管理、選擇優質材料、施工作業人員應當具有良好的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還必須具備嚴謹的工作作風,不斷提高技術水平,嚴格遵守流程和規程,共同完善施工流程。
參考文獻:
[1] 劉云菲.房屋建筑施工中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應用分析[J]山西建筑,2016(9).
[2] 王朝暉,曹陽,何來勝,等.混凝土結構鋼筋設計施工中幾個細節探討[J].施工技術,2017(6):139~140.
[3] 史祥峰.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裂縫分析[J].施工技術,2017(14):93~94.
[4] 李力廣.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應用[J].山西建筑,2018(27):90~92.
[5] 胡彬.分析小高層建筑工程中現澆鋼筋混凝土斜屋面的施工技術應用[J].建材與裝飾,2018(35):10~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570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