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技術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工程建筑混凝土結構(以下簡稱砼結構)施工的影響因素;其次分析了引起砼結構產生裂縫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工程建筑砼結構施工技術要點。
關鍵詞 工程建筑 砼結構施工 影響因素 質量控制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推動了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加上人們安全意識的提高,在購房時除了關注建筑的功能性和方便性以外,對工程建筑的質量也尤為重視。因此,除了要嚴格按照砼結構施工規范標準外,還需要全面考慮影響鋼筋砼施工質量的因素,并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仔細的排查和監督,一旦發現問題及時的提出解決措施,確保鋼混結構的質量能夠滿足工程建筑需求。
1影響因素
1.1綜合因素
因為砼結構施工是一項復雜的工程,施工環節多,涉及的人員多,投入的材料也多,再加上砼結構施工一般都在戶外進行,而且還具有交叉施工的特點,為了確保砼結構的施工質量,應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把人員的安全放在首位,在此基礎上,按照規范的操作標準來確保機械設備的運行,并采用先進的技術和科學的施工方法,達到自然環境和施工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1.2人員因素
目前從事砼結構的施工人員,多數都是進程務工的農民工,他們受教育的程度不高,沒有受過專業的技術培訓,使得他們質量意識和安全意識都比較淡薄,為了確保砼結構的施工質量,必須要求質量管理人員具備專業的理論知識和過硬的技能水平,熟練掌握砼結構施工的工作流程、質量標準及施工特點,并能靈活應用相關的管理方法加強對基層作業人員的管理,讓他們嚴格按照砼結構施工的操作標準執行。
2工程建筑砼結構施工技術要點
2.1鋼筋砼保護層施工技術
砼結構構件中的承載力主要來自于鋼筋和砼之間相互作用而產生的力,要想保障鋼筋與砼之間的粘結力,就必須增加保護層的厚度。鋼筋砼保護層施工中,為確保鋼筋和周邊砼可以有效的粘結,將鋼筋的強度發揮出來,在進行鋼筋砼保護層施工時,需要切實加強鋼筋的防銹處理,這樣才能確保其能更好地促進砼結構的施工質量。但是在做好防銹的同時,還要切實加強對其的防火設計,確保砼構件能滿足建筑耐火等級的需要,因此在進行具體的施工中,需要其實強化對其質量的控制,在具體的施工質量措施有以下兩點:一是要嚴格按照國家出臺的《砼結構設計規范》,規范中指出保護層厚度不再是縱向鋼筋外緣至砼表面的最小距離,而是要根據最外層鋼筋的外緣計算砼的保護層厚度;二是在設計保護層厚度時,還需考慮到防火和耐用的需求。
2.2鋼筋綁扎技術分析
要控制好對鋼筋的綁扎質量,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要嚴格把控對進場鋼筋的質量檢查,如果發現鋼筋有缺陷或者鋼筋的拉伸數據達不到工程建筑的標準,要嚴禁這類鋼筋進場;二是按照使用功能對進場鋼筋進行分類,把型號和功能相同的鋼筋統一放置;三是要嚴格按照規范要求加強鋼筋加工與處理;四是在焊接鋼筋過程中,要嚴格按照《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進行,按照施工需要來合理的選擇焊接方法。像電弧焊、搭接焊、幫條焊、熔槽幫條焊等等;五是完成鋼筋綁扎后,要及時的進行質量檢測,一旦發現問題馬上解決。
2.3模板支撐技術
模板支撐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砼結構的質量,因此在進行模板支撐施工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問題:一是確保模板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并且穩定性也要好,這樣才能承受住來自各個方向的壓力;二是在進行模板支撐工作時,要有鋼管腳手架、頂托支撐等工具,另外可以借助垂直控制線來確保支撐位置的準確度。
2.4砼澆筑與振搗技術
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礎上,需要切實做好砼的澆筑,但是在澆筑的同時,還要做好對砼振搗作業的質量控制,需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振搗的過程要快,在完成振搗后,拔振搗棒的速度要慢;二是控制好振搗棒的插入時間,不可過長也不可過短,一般控制在20到30秒之間,以砼不再下沉、無氣泡、表面泛光、密實為標準;三是在在振搗的過程中,插入式振動棒的振動深度和范圍需要到位,才能確保其澆筑與振搗質量。
2.5鋼筋砼養護技術
鋼筋砼的養護也直接影響著砼結構的質量,一般情況下應在其終凝前進行養護,即在砼澆筑完成后的8到12小時內開始養護;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保溫或散熱的處理。在完成養護之后,方可進行下一步的操作。
3結語
綜上所述,砼結構的施工質量關系著整個工程建筑的質量,因此做好工程建筑砼結構施工中的質量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只有這樣,才能不斷的提升工程建筑的質量,確保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1] 宋紅宇.工程建筑鋼筋砼施工要點及質量控制[J].居舍,2018(13):128.
[2] 劉石磊.淺談工程建筑現澆砼結構施工中的幾個關鍵技術[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1(23).
[3] 陳廣東,周廣君.工程建筑砼結構施工中的質量控制要點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4(3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629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