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路橋施工工程中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楊繼凱 占小劍

  摘   要: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當下,路橋工程建設也逐漸趨于規范化。在路橋工程中,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作為其重要組成部分,對提升路橋工程的承載力、強度有著顯著效果。同時,該技術也在不斷完善,并為路橋工程建設質量提供了有力保障。本文將對路橋施工工程中,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進行詳細分析,希望對相關從業人員有所幫助。
  關鍵詞:路橋施工工程  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  應用
  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的應用可降低施工中人力、物力的損耗,保證工程的經濟效益,是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路橋施工技術。不過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在使用中也存在部分不足,仍需要相關人員加大對其研究力度,提高技術水平,確保路橋工程建設質量。
  1  鉆孔灌注樁的內涵分析
  灌注樁是利用混凝土、鋼筋籠等材料在壓力作用下形成的樁柱,主要分為沉管灌注樁、鉆孔灌注樁和挖空灌注樁這三種,其中鉆孔灌注樁因具有噪音小、低震動等優勢,被廣泛應用在路橋工程施工中。鉆孔灌注樁的加固機理為:鉆孔灌注樁是在特定壓力作用下,將鋼筋籠外壁埋設的混凝土樁柱擠壓到孔隙中,其能夠有效提高路基結構的承載能力,增大路橋安全系數。
  2  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要點
  2.1 準備工作
  2.1.1 施工方案審核
  在施工作業開展前,要對現場地質勘查報告、設計圖紙、施工標準要求等內容予以詳細了解和審查,保證各項指標數據設置的合理性。同時還要做好應急處理方案,對可能存在的問題予以提前預防及合理控制,減少問題帶來的影響。
  2.1.2 按照施工方案檢查準備工作的完成情況
  在該環節內,具體檢查的內容有:檢查泥漿循環系統中沉淀池及泥漿池設置情況;檢查管道質量并做好防水試驗;檢查混凝土澆筑設備的質量和性能,確保其與施工要求相符;檢查原材料質量,禁止問題材料應用在工程施工中;確定樁位位置及樁柱間距設置情況;鉆機設備在使用前,需對護筒高度及位置實行細致檢查,以加強鉆機工作的合理性、穩定性;在施工過程中,要對泥漿的進出指標實行檢查,如果存在不符情況,要及時查找原因并做好調整工作;檢查施工中各項參數數據記錄的準確性與否,便于工作人員及時準確了解鉆孔灌注樁施工情況。
  2.2 成樁技術要點
  2.2.1 鉆孔
  鉆孔過程中,應對進尺及鉆孔速度實行控制,尤其是護筒刃腳處,鉆進速度要放慢,使其形成泥皮護臂,待鉆入刃腳處1m左右位置后,恢復正常的鉆進速度。路橋施工中因地質結構的影響,鉆孔采取的方式也會存在差異,如遇到軟土地基且存在漏漿情況,可將鉆錐先行抬起,待泥漿流入孔洞后,放下鉆錐通過倒轉的方式將泥漿與孔壁融合起來,之后再開展后續鉆進工作;如果鉆孔中遇到黏性較強的土壤,需要改變鉆進速度及泥漿材料的指廊,盡可能以中速、大泵量、稀泥漿開展鉆進工作;如果遇到軟土結構,可應用平底鉆錐,以低速大泵量的方式完成鉆孔施工;如果是淺層黏土,則可利用抵擋慢速、大泵量、優質泥漿完成鉆孔施工。
  2.2.2 清孔
  鉆孔完成后,如果孔底位置存在較多泥沙或雜質,很容易降低灌注樁的承載能力。所以在鉆孔完成后,要做好清孔作業,將其中含有的雜質清除干凈。清孔主要是利用泥漿自身的動能沖擊及泥漿的粘結能力,將沉淀在孔底的泥沙及懸浮顆粒沖洗出來。而要想保證沖孔質量,就需要對泥漿材料進行合理配置,使其符合施工要求。通常情況下,路橋工程泥漿配置中,要保證含砂率不大于6%,膠體率不小于90%,黏度測定時間間隔為17~20min之間。
  2.2.3 鋼筋籠的制作和吊放
  鋼筋籠的制作要嚴格按照規范要求開展,在鋼筋籠制作完成后,對鋼筋籠的參數數據、吊環長度實行檢查,讓鋼筋籠固定在底梁下端。在鋼筋籠吊裝過程中,不但要保證吊裝位置合理性外,還需做好焊縫及鋼筋籠質量驗收工作,對于不符合要求的區域實施及時處理。同時,在下放時,應注意鋼筋籠能否順利地下降且不與孔壁碰撞,當吊裝受阻時,不能夠加壓強行下放,此時需停止懸掛和釋放,找出問題原因。
  2.2.4 二次清孔
  上述工作完成后,孔底會積存一部分沉渣,這時需要實施二次清理作業。二次清理中,主要是利用泵將泥漿壓入管道中,通過壓力作用將存在的雜質排出,做好清理工作。
  2.3 泥漿制備
  鉆孔灌注樁中使用的泥漿材料是由水、黏土、添加劑等材料按照一定比例共同制備而成的。在調配過程中,需要人員對泥漿黏稠度進行合理把控,并通過物理和化學相結合的處理方式,準確計算泥漿體積及密度,確定絮凝劑的添加量,以提高泥漿質量。另外,在攪拌過程中,當泥漿變成絮團后就沉淀靜止,大約1h之后,上清液就會出現,然后將其排放出來,填埋底池。
  在鉆孔灌注樁施工前,需先確定施工方案的可行性,采取科學有效的管理措施,加強泥漿灌注效果,提高成樁質量,以期增大路橋結構的承載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泥漿護臂在調制過程中,需要選擇合適的鉆孔技術,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實行合理調制;同時在鉆孔施工中,應根據泥漿情況選用合適的鉆頭,以免鉆進過程中出現卡死現象,繼而阻礙鉆井的正常運轉,引發危險事故。
  2.4 混凝土灌注施工技術要點
  首先,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鉆探需保持連續性,無特殊情況不得出現斷檔。在灌注時,要注重混凝土濃度及澆筑量與實際設計要求相符,避免頻繁置換影響施工質量。其次,灌注中,噴嘴與孔底要保持400mm左右的距離,并在運行過程中反復檢查,注重距離的合理性。灌注一定量混凝土后,要將導管下移100~200mm左右,增大混凝土的埋管深度,提高底部混凝土澆筑質量。再次,澆筑環節,應根據澆筑進度對導管埋設深度進行調整,加強澆筑質量和均勻性。導管內混凝土的深度要控制在1~3m之間,且不得低于1m距離。針對混凝土表面與沉管的深度,需15~20min左右完成一次測量,以免影響澆筑效果。最后,澆筑過程中如果出現堵塞現象,應及時找出產生堵塞的原因,如材料使用不合理、調配比例不符等,然后采取合理措施解決堵塞問題,提高灌注樁質量。
  3  路橋施工中鉆孔灌注樁施工質量控制
  3.1 嚴格按照施工流程開展施工作業
  路橋工程施工中,要想改進施工質量,需要嚴格按照規定要求開展施工作業,加強各施工項目的有序性,從而減少問題的產生,縮短建設周期,增大工程經濟效益。對此,在路橋施工過程中,相關施工單位必須按照標準程序規定來應用鉆孔灌注樁技術,有效避免因某項決策失誤、技術應用不規范而造成的損失。
  3.2 做好材料質量控制
  材料質量一直都是影響工程質量的關鍵要素,尤其是在鉆孔灌注樁施工中,其所需的材料類型、質量及種類都有著嚴格要求,只有做好材料質量控制工作,才能強化施工效果,減少質量問題的產生,增大工程建設效益。因此,施工材料的相關采購人員,應在對工程項目所需建材做出全面分析了解之后,真正深入市場,對供應商的相關基礎信息做出全面調查,然后通過對材料質量、性能的反復審核,讓其全面滿足施工需求,采購真正物美價廉的建材。
  3.3 加強施工管理
  施工人員一方面需加大對工程預算的管理力度,為工程決策提供可靠支持。另一方面要做好各環節的監管及驗收工作,增強施工的有效性。此外,對存在的返工現象,應及時予以上報處理,且做好方案調整,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同時,減少成本損耗,維護工程經濟效益。
  4  結語
  總之,在鉆孔灌注樁施工中,必須做好全面、綜合分析和考量工作,注重技術管理的有效性,以此改進施工質量,實現路橋工程建設目標,推動行業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 楊光華.公路橋梁施工中的鉆孔灌注樁技術分析[J].交通世界,2019(Z1):162-163.
  [2] 張斌.公路橋梁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要點[J].建材與裝飾,2019(2).
  [3] 張春鋒.路橋施工工程中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方案及相關問題研究[J].價值工程,2018(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518952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