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實施問題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是提升內部管理水平,確保其穩定可靠運行的一個重要舉措,其必須能夠貫穿決策、執行和監督的全過程,將單位內部的所有部門和環節全部納入其中。而從目前的實際情況分析,不少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也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內部控制的實施缺乏規范性,作用也未能充分發揮出來。本文從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作用出發,結合其內部控制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就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規范實施策略進行了研究和討論,希望能夠提升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水平和效果。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實施
最近幾年,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控體系建設初具成效,但是依然有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在開展內部控制的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影響了內部控制的規范實施,也制約了內部控制作用的有效發揮。針對這樣的狀況,行政事業單位應該及時對自身的觀念認識進行更新,對內部控制進行規范,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優化,以更好地為社會發展服務。
一、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作用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作用體現在如下兩個方面,一是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在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性質特殊,強調為社會公眾服務,因此擁有一定的社會公共資源,也必須承擔相應的責任和義務。通過有效的內部控制,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各項經濟活動的的合規性及合法性能夠得到保證,促進國有資產使用與交易的公平公正,提高社會公共資源的利用率,同時內部控制的規范實施能夠保證會計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實性,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管理水平和社會效益;二是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作用。行政事業單位中的工作人員具備一定的公共行政權力,其在行使權力的過程中,可能會因為個人因素,出現自身價值判斷與公共利益相悖的情況,引發貪腐問題。規范化的內部控制能夠就行政事業單位內部預算、收支、政府采購和資產管理等工作進行監督管理,以規范化的制度手段來約束個人行為,避免出現貪腐舞弊現象,以此來保證行政事業單位的良性發展。
二、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實施存在的問題
?。ㄒ唬﹥瓤匾庾R不到位
想要保證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的順利實施,單位領導的重視和全員參與非常重要,但是從目前來看,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普遍存在內部控制意識薄弱的問題,而且單位內部也沒有能夠形成良好的內控環境,缺乏對于內部控制工作的監督管理,這也使得不少工作人員在實施內部控制時存在敷衍應付的態度,沒有能夠將其作為一項重要的管理工作來抓,也有部分行政事業單位沒有制定出長期發展規劃,將關注的重心放在自身任職期間的業績,對于存在的問題和隱患,沒有及時進行解決,甚至一拖再拖,留給下一任領導班子解決。另外,在內部控制管理中,很多時候都沒有形成科學的管理方式,基層機構的權利過于集中,缺乏對于單位領導的有效約束,無法對監督制度和審批制度等進行有效的貫徹落實,導致內部控制工作中漏洞較多,沒有實現預期目標。
?。ǘ╋L險評估不科學
現階段,相當一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在實施內部控制的過程中,存在著風險評估不科學的問題,對于風險認知不足,沒有建立起有效的風險防范和應對措施,也沒有能夠完善相應的風險評估體系,影響了風險識別、風險評估和風險防范的效果。不僅如此,在進行內部控制的過程中,有部分財務人員并沒有認識到風險評估的作用,無法對一些發生概率較大的風險事件進行準確的預測和評估,也就無法有效防范風險的發生。
?。ㄈ┍O督機制不完善
對于行政事業單位而言,在實施內部控制的過程中,需要高度重視監督管理工作,以完善的監督機制和可靠的監督手段為支撐,規范和約束單位內控人員的行為,保證相關工作的合規性。但是從目前來看,有相當一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對于監督機制的建設還不夠重視,導致單位存在監督機制不完善的問題,無法為監督部門開展監督工作提供指導和支撐,這樣顯然會影響內部控制的效果。
?。ㄋ模徫辉O置不合理
當前,崗位設置不合理在很多行政事業單位中還普遍存在,由于傳統管理模式影響,行政事業單位很多非常重要的崗位都存在設置混亂的現象,并沒有能夠對崗位的具體職責及工作范圍進行明確,同時也沒有強調不相容崗位的相互分離,在審批流程中存在越級審批的問題,分析原因,主要是因為相關部門的人員數量不足,經常出現一人身兼數職的情況,需要辦理的業務類型眾多。而由于事業單位人員編制的限制,部分關鍵崗位沒有能夠實行輪崗制,對于工作人員的崗位適應資格要求不嚴,影響了崗位工作的順利實施。
三、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實施策略
(一)強化觀念認識
對于行政事業單位管理層而言,應該對自身的觀念認識進行強化,明確內部控制的作用,樹立起強烈的崗位責任觀念,形成內部控制意識,支持單位內部控制建設并參與到內控建設的過程中。另外,單位領導應該組織全體員工深入學習內部控制制度,引導其樹立良好的內部控制觀念,同時通過宣傳教育等方式,加強內控環境的營造,確保全體員工都能夠積極參與內部控制工作中,推動內部控制的有效實施。
?。ǘ┳龊蔑L險評估
對于行政事業單位而言,在開展內部控制的過程中,風險評估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必須得到足夠的重視,從內部審計體系、單位組織架構等方面進行全面分析和把控,尤其是業務活動中可能存在的內部控制風險,更是應該結合相應業務的特點,做好系統性分析,確定具體的風險點。同時,應該建立經濟責任制度,對于工作中出現重大決策失誤的人員,需要依法追究其責任,形成合力的懲戒機制,杜絕貪腐現象的發生。
?。ㄈ┩晟票O督機制
行政事業單位應該推動監督和執行的相互分離,構建起采購、財務、基建、資產管理以及合同管理等部門及崗位間的溝通機制,做好內部控制規范實施環節的監督管理,確保監督工作能夠貫穿內部控制的全過程,提高內審部門的獨立性,實現動態監督。另外,在實施內控監督工作時,單位管理層和工作人員必須結合行政事業單位的實際情況,完善監督機制,并有效實施,以確保工作的成效,保障各項工作規范有序開展。
(四)優化崗位設置
對于行政事業單位而言,應該完善相關制度,優化崗位設置的同時,對不同崗位的職責和權限進行明確,避免在實際工作中出現管理責任不明晰的問題,要求所有的工作人員都能夠依照規章制度的要求,切實履行職責,做好相關工作。同時,應該將各項指標細化到具體項目中,避免出現越權進行財務審批的情況,將內部控制和績效管理結合在一起,實現對于財政資金的有效管理,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四、結語
總而言之,對于行政事業單位而言,內部控制在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一些缺陷和問題,想要保證內部控制的規范實施,需要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行政事業單位管理層和內控人員需要認識到內部控制的重要性,以風險防范為導向,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對問題進行解決,提升內部控制的有效性,促進行政事業單位戰略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梁兵.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體系建設與實施問題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20,(05):123-124.
[2]王麗.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實施問題分析[J].商訊,2019,(29):167,169.
[3]劉巖.淺談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規范實施[J].時代經貿,2018,(35):53-54.
[4]李蓉.行政事業單位實施內部控制規范的現實意義與應用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8,(22):55.
[5]吳軍萍.行政事業單位實施內部控制規范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8,(14):36-3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52324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