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導師在臨床醫學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意義和方法探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導師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責任人,研究生教育的發展也愈來愈重視導師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而臨床醫學研究生和導師的特點加強了導師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作用的需求。文章結合臨床醫學研究生和導師的特點,提出了重視導師隊伍建設、完善導師評價激勵體系、建立協作管理機制等三個方面的建議。
【關鍵詞】導師 思想政治教育 臨床醫學研究生
2019年考研成績公布后,教育部隨即引發通知分別就研究生考試招生和培養管理工作提出更嚴格的規范性要求。通知在培養管理部分特別指出:“導師是培養質量第一責任人,要把培養人放到第一位,既要做學術訓導人,指導和激發研究生的科學精神和原始創新能力,更要做人生領路人,言傳身教引導研究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恪守學術道德規范,增強社會責任感?!睂煂W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也說明導師在這方面的工作做得還不夠,需要學院、學校及各方面都合作加強導師在臨床醫學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臨床醫學研究生直接面對臨床工作,在面對復雜的醫患關系、社會輿論時,更加需要導師發揮領路人的作用,穩定學生的思想,指導學生前進的方向。
一、加強導師在臨床醫學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意義簡析
1.符合研究生教育的發展趨勢
1953年,當時的國家高等教育部發布的《高等學校培養研究生暫行辦法(草案)》,采取了蘇聯的“導師制”,明確規定了“研究生的業務指導主要由導師負責”,但并未涉及思想政治方面的指導。
1987年8月,原國家教委、中宣部頒布的《關于加強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幾點意見》指出:“研究生的導師不僅負責指導研究生的業務學習,也要關心研究生政治思想上的健康成長。”這是第一次將思想政治教育與業務學習相提并論,即導師既是研究生的業務指導者,同時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參與者。
2000年4月,教育部頒布了《關于加強和改進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導師對研究生治學與為人處世上都產生著重要影響,是開展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力量”,“研究生導師應在政治思想上、道德品質上、學識學風上,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為人師表”。進一步確立了研究生導師在高校學生德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2010年11月,教育部頒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見》中更是明確提出了導師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首要責任人的地位。“教書和育人是導師的兩大基本職責。導師負有對研究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責任。導師要了解掌握研究生的思想狀況美全面關心研究生的成長,幫助他們解決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要在教學和科研實踐中培養研究生良好的學風,嚴格要求學生遵守學術道德規范;要對研究生盡心給就業指導,鼓勵他們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貢獻?!?
2018年2月,在教育部印發的《關于全面落實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的意見》中明確了七條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其中第一條就是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質,另外還包括培養研究生學術創新能力、培養研究生實踐創新能力、增強研究生社會責任感、指導研究生恪守學術道德規范、優化研究生培養條件、注重對研究生人文關懷等六個方面。這是國家首次出臺針對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工作的綱領性文件,為我國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政策依據。
從簡單的導師負責制,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責任人,再到明確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導師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與作用越來越被重視,也說明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日益加強,制度也日趨完善。
2.符合臨床醫學研究生和導師的需求
?。?)由于研究生教育本身就比較注重個性化發展,“重師門、輕班級”的特點一直存在。尤其臨床醫學研究生要兼顧科研和臨床工作,大部分時間都在臨床上班或在實驗室做科研。大多數同學都表示與同門、同科室的同學關系好過同班同學,甚至好過宿舍舍友。臨床醫學研究生還需要經常參加導師組織的組會,科室的集中學習、交班等活動,與導師見面的時間和機會大大超過輔導員。因此,臨床醫學研究生無法集中管理的特點讓輔導員較難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狀態。因為與導師交流更多,學生也更渴望導師的指導,所以不僅僅在于學業方面,在情感上學生也會希望導師給予更多的關心與關愛。
(2)臨床醫學研究生的心理問題隱藏更深。不少人可能會認為醫學生對心理問題都有所了解,加上在醫院的大環境下對心理問題的排解能力應該也會更好。但是實際上,醫學生在臨床和科研壓力的重負下反而更易發生心理問題,并且更難發現。醫學生的時間被臨床工作和科研任務填滿,面對困難得不到較好的溝通交流進行排解。由于對疾病更加了解,清楚疾病會帶來的影響與后果,醫學生面對自身的疾病困擾時,反而更容易引起焦慮心情,對工作學習造成影響,進而形成惡性循環。因此,導師更需要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作用,及時發現學生異常并及時溝通。
?。?)部分導師對于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認識偏差,重視程度不夠。有的導師認為自己只負責研究生的學業培養,思想政治教育是輔導員或教學管理部門的事情;有的導師認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重要,他已經是成年人,做什么不做什么都是自己的選擇,不應該管也不需要管;也有的導師認為研究生的思想品格已經定型,管了也沒有用。因此導師需要加強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識,明確自身職責。
(4)臨床醫學專業的導師相比其他專業的導師,最大的區別之一就是他們的雙重工作角色。他們不僅僅是學院的教師,更重要的身份是醫院里救死扶傷的臨床醫生。他們的本職工作是救死扶傷,因此在教書育人方面就多少會有所欠缺,教育理念與方法得不到及時的學習和改進,特別是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不足。而且臨床工作繁忙,精力不夠,容易疏忽學生的思想狀況異常,發現了也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導師和輔導員都需要花費更多精力了解臨床醫學研究生。 ?。?)臨床醫學研究生的學習動機和導師招收研究生的動機不相符。“導師愛項目,不愛學生;學生愛前程,不愛科研”,這句話基本就是研究生和導師之間動機矛盾的生動描述。研究生讀研的目的大部分都是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或者為了繼續深造,很少是真心因為對科研感興趣而選擇讀研。而臨床醫學的研究生的就業方向大部分都是成為臨床醫生,所以他們除了完成畢業要求的科研任務外,更感興趣的都是臨床技能的鍛煉。但是導師因為自己的科研任務、晉升要求,必然更重視學生的科研成果,重視學生是否可以完成自己的課題。雙方動機的明顯不符很容易引發師生矛盾,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心理都可能產生影響。這可能是導師在培養研究生時最需要加強注意與思考的問題之一。
?。?)培養單位對督促導師參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制度還不健全,缺少單位各部門之間的有效協作。培養單位在導師遴選和導師招生資格審核中,普遍缺少對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的考察,缺少有效的導師評價激勵制度,以及應有的導師培訓,特別是針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培訓和指導。輔導員和其他教學管理人員與導師之間缺少協作管理機制,輔導員和導師之間缺少溝通交流,不能有效合力做好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加強導師在臨床醫學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方法探索
1、重視導師隊伍建設
明確研究生導師職責,可制定研究生導師工作手冊,規范導師職責和行為準則。導師工作手冊在規定導師科研、培養工作的同時,還應強調研究生導師第一責任人、立德樹人的職責。并且將導師工作手冊與導師考核標準相結合,嚴格按照工作手冊中明確的職責對導師進行考核以及評優評先。同時在遴選新增導師的評審中也加入導師的思想品德考核,對于臨床醫生應納入醫德醫風考核結果。
健全導師培訓機制,定期舉行新增導師現任導師培訓與座談會等活動。新增導師在參與招生資格審核前應進行全面的研究生教育培訓,了解研究生導師職責,清楚臨床醫學研究生的不同培養類型所需完成的培養過程,并了解學生可能出現的各類問題及基本的應對方法,幫助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對現任導師定期開展培訓和座談會,幫助其不斷提高培養學生的能力,并通過導師之間的交流、導師與輔導員和教學管理部門的交流,了解導師和學生存在的問題,加強合作以更加有效地服務學生和老師。
2、完善導師評價激勵體系
《關于全面落實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的意見》中不僅明確了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的職責,還指出要健全研究生導師評價激勵機制,要完善評價考核機制、明確表彰獎勵機制、落實督導檢查機制。學院應每年對現任導師增加考核制度,考核指標中除了學術成果外加入思想政治教育能力考察,將學術道德、醫德醫風、治學態度等相關內容進行量化打分,并納入學生、教師對導師的評價,尤其通過學生的角度來評判導師是否做到對學生的指導與關心。針對臨床醫學研究生導師的特點,還應該將醫德醫風加入考核標準。導師對學生有相當大一部分言傳身教的作用,尤其是在臨床工作中。因此對工作中有嚴重違背醫德醫風的導師應考慮暫停其招生資格。
增加導師評優評先活動,在評價指標中加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評價,以此作為“風向標”,提高導師對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視。并加大對優秀導師的宣傳,請優秀導師開展講座,以發揮其帶頭作用,帶動其他導師提高自身培養學生的能力。
3、建立協作管理機制
加強導師、學生、輔導員及教學管理部門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改變通常所認為的“導師管學習,輔導員管思想和生活”的傳統觀念。導師在發現學生心理、思想上出現問題應該及時干預,同時和輔導員或其他相關教學管理人員說明情況;輔導員在了解到學生有學習困難問題或者與導師有矛盾時,也要及時與導師聯系,反饋學生情況。通過輔導員的專職工作來帶動導師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幫助其提高能力,也是十分有效的辦法。輔導員在導師考核中也可以參與評價,以判斷導師是否有完成應做到的立德樹人職責。教學管理部門及學院對導師工作也可以進行監督,組織座談以便及時了解導師和學生中存在的問題,并通過學院采取措施以幫助導師和學生解決困難。
研究生教育作為國民教育體系的頂端,是培養高層次專門人才的主要途徑。要培養一名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優秀研究生,不僅需要導師具備足夠的專業知識,也需要導師具備培養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健全人格的高材生的能力。臨床醫學的研究生導師因其臨床在職醫生的獨特性,在發揮思政教育作用上還有待提高。需要研究生導師加強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認識,教學管理人員、培養單位、學校等多方面給予其指導與幫助,共同努力使其成為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實學識、仁愛之心的研究生導師。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393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