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微”觀世界新景觀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新浪微博作為目前中國用戶數最大的微博,用戶涵蓋了現實社會的各個領域,創造了一個多功能的大型網狀聚合世界,構建起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微”世界。本文以一種“微觀”的視角對新浪微博上出現的各種新景觀進行了觀察、歸納和分析。
  [關鍵詞]新景觀 秀場 現場 話語場 群體聚合 社會關系
  德波在《景觀社會》中說過,在現代社會中,現代生產條件無處不在,而生活本身也展現為了龐大堆積的景觀聚集?;ヂ摼W的出現,加劇了這樣的情況,以微博為例,現實的社會生活本身,也日益成為了快速變化的各種景觀堆積。微博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承載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大量碎片化信息,這些碎片化的信息相互連結,編織成了一張巨大的網,營造出一個宏大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真實和虛幻交織在一起,人與人的關系,也在一定程度上脫離了地域和身份的限制,實現了更加貼近的交流,微博重構了時間和空間,對社會生活發生了深刻的影響。
  一、秀場與現場
  微博的特性使得信息的發布和傳遞幾乎可以實現同步,且傳播范圍廣泛,通過圖片文字視頻等一系列手段,以碎片化和連續性的表現方式,可以將個人自己及身邊的景象復制到網絡上。
  戈夫曼提出的戲劇理論認為,人生是一場表演,而社會則是一個舞臺。身在其中的社會個體,可能是刻意為之的在表演,也可能并不知道而不自知的在表演。人際傳播的過程就是人們表演的一個過程,我們給別人呈現出的形象,實際上并不是真實的自我,而是經過了修飾后的自我。在微博上,個體通過圖片、文字等形式來呈現自我,但實際上,從某種層面來說,符號本身就是具有欺騙性的,符號代表的并不一定是真實的。于是微博之上的個人生活,往往成為一個圖文并茂的大型秀場,有人秀言論、有人秀思想、有人秀財富……內容五花八門,層出不窮。很多人截取或粉飾生活的某個片斷,放在在微博上,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展示自我,一方面可以自我滿足,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獲取關注,或得到認同,隨著對媒介應用程度的加深,很多個體越來越熱衷于在微博上進行自我展示,使得暴露個人信息和分享信息非常頻繁,造成大量的信息不斷流動,這樣的流動在一定層面上消除了空間地域以及社會階層的限制,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和地理距離。
  信息的快速流動,不僅拉近了個體之間的距離,也給到了原本身處不同物理空間的人“在現場”的權利。每逢現實世界中有新鮮或重大的事件發生時,在事件發生現場的人,便會通過微博,主動的發出消息,告知其他地理位置并不相同的人們此刻正在發生著什么,進展如何,而其他人則可以第一時間獲得信息,繼續通過轉發評論等形式,表達自己對事件的關注,不再有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如麥克盧漢指出的那樣,媒介把人變成了符號,并把人送到遠方。同時,微博作為一個媒介,使得在現場的人可以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讓其他不在場的人能幾乎同一時間聽到看到感受到現場的情況,麥克盧漢“媒介是人體的延伸”在這里得到了切實的體現,人類的感官通過微博得到了延伸。
  二、話語場與群體聚合
  微博的發言約束少,門檻低,但與此同時卻具備信息傳播范圍廣、速度快的特性,無論是名流還是草根,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一個自媒體,發表自己的言論。
  話語權代表著人們言論自由和影響他人的權利和力度,微博打開了一個新的話語空間,拓展了表達的寬度。微博上每天流動著無數的信息,人們通過一條條信息表達著自己的觀點,形成了一個巨大的話語場。
  微博的開放性和及時性,使其成為群體聚合的極佳場所,微博的特性,使得傳者和受者的身份能夠即時轉換,一方面個體可以隨時隨地的接收到新的信息,與此同時,又可以將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快速傳播出去,信息的即時交流互動中,可以很快的找出同類。微博創造的環境讓人們產生了強烈的自由表達欲望,與此同時,網絡群體中似乎有股無形的力量,將持有相同觀點的人群聚合在了一起,并從群體中營造出一種特殊的社會環境,這些持有相同觀點的人,主動或被動的被聚合成一個群體,具有了群體的基礎特征,達成群體共識,加強共同立場,規范群體秩序,并不斷施加壓力,形成一定的社會規模,增加影響力,掌握話語權,而這種行為,往往也會爆發成為具有負面影響的網絡狂歡。
  三、微博重構的社會關系
  微博不僅構建著新形式的社會公共空間,同時也更新著人際交往的模式,重構著個體的社會關系。馬克思說過人天生是社會動物,我們每個人從出生就是帶著社會關系而來的,我們通過各種各樣的社會關系來識別自己,以及實現自己的社會存在感。
  人際傳播是個人社會關系網絡展開的最基本的形式。作為個體而言,與其產生各種互動和交往的其他個體,與其本身構成的一個集合,很大程度上就是他的人際關系網絡,就是其社會網絡。
  微博上的社會關系,一種是原本現實社會中的社會關系的復制,而另一種則是原本現實生活中沒有的,由于通過微博上的互動而形成的。第一種關系是對原本現實生活中關系的維護和延續,第二種則是通過“關注”與“被關注”形成的一種網絡上的虛擬關系,而這種關系也可能通過長期的信息共享,評論互動等形式延續成為真實的社會關系。以社會關系網絡作為傳播形式的特征,微博對個體社會關系網絡的擴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一些虛幻關系會發展為現實生活中的參與者,在一定程度上讓人們跨越社會現實的階層差異,建立起更廣泛的社會關系網絡。
  微博對于個體社會關系的影響,還體現在對個體次要社會關系的調整和重新定位。微博一方面增多了個體的次要社會關系,與此同時也弱化了一些原本真實生活中的次要關系,因為微博創建的網絡系統中的角色有效的取代了一些傳統的社會角色,使其在個體的生活中變得更加無關緊要。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6125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