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醫院成本核算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我國醫療改革的不斷深化,進一步降低醫藥費用,對醫院的生存發展提出了更大的挑戰,能否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細化經營轉變直接決定醫院的命運,加強成本核算已成為迫在眉睫的需求,但我國醫院目前成本核算體系尚不健全。文章研究了醫院成本核算存在的主要問題,并針對性的提出解決對策,以期加強醫院成本核算工作,為單位健康長遠發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醫院;成本核算;問題;對策
  1 醫院加強成本核算的重要性
  1.1 醫院成本核算的概念
  醫院的成本核算是指依據醫院財務會計制度有關成本費用開支范圍的規定,將一定期間內醫療服務過程中發生的所有耗費進行歸集、分類、計算、攤銷和分析,提供相關成本信息,以滿足醫院管理和決策需求的財務活動。
  1.2 醫院加強成本核算的意義和作用
  隨著藥品零差價政策推行和醫療服務價格調整,醫院的收入大幅減少,醫院要想實現自身的發展,為社會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必須進行成本核算,加強成本管理。
 ?。?)有助于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成本數據能夠全面反映醫院各種成本要素的資金使用情況。醫院只有進行成本核算,才能得出科室成本、項目成本、病種成本、診療人次成本、床日成本等實際情況,通過對其進行深入分析,找出醫院成本控制的關鍵點,全面提高醫院的資金使用效率。
 ?。?)有助于提高管理水平。傳統管理模式下,醫院往往是以收定支,支出金額得不到有效控制,即便收入增加卻不能帶來效益增長,甚至實際虧損越來越大,醫院疲于應對各類應付賬款,很難實現開拓發展。成本核算是成本管控的基礎,加強成本核算,有助于醫院在運營過程中對成本進行預測、控制、分析和考核,掌握管理的主動權,推動管理向精細化、規范化和科學化發展。
 ?。?)有助于激發醫護人員工作熱情。醫院發展離不開廣大醫護人員的辛勤付出,通過成本核算,進行成本管控,在醫療收入相對穩定的前提下,為醫院創造更多的效益,為醫院進行薪酬體制改革、提高醫護人員待遇提供更大的空間,從而進一步激發醫護人員的工作熱情,更好地服務于醫療工作,促進醫院健康發展。
  2 醫院成本核算中存在的問題
  成本核算能夠從內到外全面提高醫院經濟和社會效益,是醫院進行成本預算和管控的基礎。但是,醫療體系由于其特殊性,面對千差萬別的病種,紛繁復雜的診療項目,大量共享的儀器設備,醫院的成本核算還存在較多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2.1 缺乏完善的成本核算規定
  雖然醫院會計制度提出要采用四類三級分攤方法對醫院成本進行核算,按照分類分級的方法,先對醫院行政后勤類科室成本進行分攤、再將醫療輔助類科室成本、醫療技術類科室成本分別歸集到臨床科室,形成門診和住院臨床服務類科室成本,在此基礎上進行項目成本、病種成本等其他類成本核算。但在具體執行中,受醫院診療項目多、診療病種復雜、相關政策不斷調整的客觀因素約束,尚未形成完善的操作指南。導致醫院普遍存在重視直接成本、忽視間接成本,成本核算不完整等現象,很難保證成本核算數據的準確性,無法為管理層作出正確決策提供有效支撐。
  2.2 成本核算單元劃分不清
  醫院開展科室成本、項目成本、病種成本、診療人次成本、床日成本等各類成本核算的基礎,就是能夠清晰劃分成本核算單元,將相關的費用歸集到成本核算單元中。但由于醫療活動的自身特點,成本核算單元很難準確劃分。例如,有些診療活動往往需要臨床、醫技和醫輔等多科室的參與才能完成,有些科室在完成公益性醫療衛生項目的同時還要開展正常醫療活動,為劃分成本核算單元增加了難度。此外,有些醫院雖然引入了收費系統、財務系統、人事系統或成本系統,但這些系統對核算單元的劃分存在不一致現象,核算單元名稱也不統一,導致無法實現數據傳輸和相互配合,數據利用效率低下。
  2.3 成本分攤不合理不準確
  醫院財務制度要求成本費用分配到各核算單元時,應本著相關性、合理性和重要性等原則,按照分項逐級分步結轉的核算方法進行分攤,將所有成本轉移到臨床服務類科室。在此基礎上開展項目核算、病種核算及其他類別的成本核算。但在實際執行時,有些醫院往往只重視績效工資等直接成本,對于間接成本難以找到科學的分攤依據,使得成本分攤不準確。有些醫院認為行政管理和后勤部門不創造效益,如果將其成本分攤到臨床科室,會增加業務科室負擔影響大家積極性,因此往往不對其進行成本分攤,導致成本核算不準確。
  2.4 成本核算信息化建設滯后
  醫院成本核算過程中需要對科室、收費項目、病種、耗用資金性質等多方面成本數據進行收集和計算處理,依靠傳統的人工模式難以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和及時性?,F階段,我國大部分醫院的成本核算信息化建設水平較低,很多醫院只有財務記賬系統和收費系統,需要引入先進的成本核算系統,以實現對各類明細數據進行精準采集和各系統之間的數據交換,提高工作效率和核算準確性,為開展成本分析和控制、預算制定和執行,提高成本管理水平提供保障。
  3 完善醫院成本核算的對策
  3.1 建立健全成本核算制度
  醫院的管理層要充分認識成本核算對促進醫院發展的作用,結合自身的情況,完善成本核算實施規定。醫院應成立由院領導任組長,各科室負責人共同參與的成本核算工作組,配備專業成本核算人員開展具體工作。規模較小或人員較少的醫院可由財務科牽頭,各科室安排專人參與成本核算工作組的相關工作。醫院領導應加強對成本核算意義和重要性的宣傳,使加強成本控制的意識自上而下自覺貫徹到每個科室。此外,成本核算工作組要深入各個科室對醫院每個環節的工作情況進行調研和分析,把全部成本納入核算范圍,搭建起各類成本核算架構,形成具體的成本核算規定。抽取幾期數據作為樣本,對成本核算規定進行測試,根據測試結果對成本核算制度進行修訂完善,建立起切實可行的成本核算體系。   3.2 清晰劃分成本核算單元
  醫院應在“誰受益,誰承擔”的指導原則下,對醫院的成本費用進行深入分析,清晰劃分各類成本核算單元。在成本核算過程中,對于多個科室共同完成的診療項目,在進行科室劃分時,可先按項目大類劃分一級科室,如內科、外科、化驗科、皮膚科等,再向下細分明細科室,對直接費用進行歸集,間接費用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進行分配。醫院各類成本核算單元劃分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例如,項目和病種成本可按項目和病種類別進行劃分,其內部又可進行二級細分。此外,各類成本單元要進行統一編碼,統一核算口徑,實現各系統之間對接,使輸出的數據能交互使用,提高數據使用效率,為醫院開展各類財務分析和決策提供依據和支持。
  3.3 科學確定成本分攤依據
  醫院在分配各類間接成本時,要確定科學的成本分攤依據。在進行科室成本核算時,將能直接歸集的成本計入后,對無法直接分配的間接費用要逐項分析,按受益對象及比例基本相同的間接費用歸為一類,之后按各類情況確定分配標準。如水電費、物業費、清潔費等可按人頭比例作為分配依據。耗用的辦公用品和衛生材料費按領用人計入各科室成本。折舊費按相關科室成本單元占用總資產比例進行分配。分配完畢后,便可統計出四類科室成本并按要求進行三級分攤。對于行政后勤類科室的成本分攤,可用人數比例作為分攤依據。對于醫療輔助類科室,按照主要服務內容制定不同的分攤權重,將成本分攤到醫療技術類科室和臨床類科室。醫院還可開展項目成本、病種成本、診療人次成本、床/日成本的核算工作,為有效開展整體成本控制和管理層決策提供全方位的參考依據。
  3.4 加強成本核算信息化建設
  醫院成本核算涵蓋醫院各業務領域,數據采集和處理是基礎性工作且業務復雜信息量大。醫院需要加強成本核算信息化建設,引進先進的信息系統,如HIS系統、收費系統、物資管理系統、成本核算系統和財務系統等,并統一各系統口徑,建立信息數據庫,使各系統的數據實現實時傳輸和交互,對數據進行多角度分析和應用,并不斷擴展信息系統的使用范圍,使其涵蓋成本管理的整個過程,為醫院進行業績考核、政策制定及發展決策提供依據。同時,醫院還要加強對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制定培訓計劃,不斷提高員工的業務能力和道德素養,打造高素質的專業化人才隊伍,為成本核算工作順利開展、信息化系統功能充分發揮作用提供可靠保障。
  4 結論
  綜上所述,成本核算是醫院在提高公益性醫療衛生服務質量的基礎上,謀求自身發展的必經之路。目前,醫院成本核算中尚存在很多問題,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斷探索解決對策。進行成本核算已成為醫院加強管理的迫切需求,通過實施精細化的成本核算,進行有效的成本管控,優化醫院管理結構,完善自身發展,獲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參考文獻:
  [1] 周曉林.公立醫院成本核算會計現狀與對策思考[J].財會研究, 2018(33):98-99.
  [2] 趙春生.加強醫院成本核算舉措的探討[J].財稅審計,2018,12(36):139-141.
  [3] 唐慧.新財務制度下的醫院成本核算分析[J].中國市場,2018(22):154-15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94025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