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盛瑞信的0分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曠 野

  與本土券商的各顯神通相比,前7個月外資券商在A股業務上頗有“啞火”之勢。
  
  隨著農行順利登陸上交所,2010年A股承銷的投行爭奪戰也已演出大半。盤點已經過去的7個月,不完全統計A股市場募資金額超過4700億元,遠遠超過2009年,令人咂舌。
  巨額募資意味著各投行分食的承銷費蛋糕“料足,量多”,例如農行A股IPO中,承銷及保薦費用高達6.8億元,包括財務顧問在內共計5家本土券商包攬了此單A股IPO.
  無獨有偶,在今年完成的198單IPO中,外資券商集體“失語”。
  例如先人一步拿到A股承銷牌照的外資券商――高盛高華證券,2010年前7個月上交了白卷,沒有擔任一家A股IPO的主承銷商,同時,瑞信方正至今在IPO業務上也是一無所獲。而其余4家有保薦資格的外資券商所做項目數量僅以個位數論。
  
  平安沖冠
  
  統計顯示,截至7月19日,2010年中共有52家券商在A股各類融資中擔任了主承銷商,平安證券一舉摘得了承銷數量和主承銷收入的雙料冠軍,打破了通常所說的“第一梯隊”券商壟斷前三名的慣例。
  2010年以來,平安證券的主承銷收入達10.8億元以上,占有11.79%的市場份額,承銷了股票和債券共計35家,而2009年平安證券的成績為27家,承銷數量排名僅第五。
  其中,平安證券2010年承銷的IPO項目數為24家,占198單A股IPO總量逾一成。這一成績與其長期主攻中小規模企業融資項目密不可分。
  “平安證券的勝出并不意外。2007年至今,平安證券的投行業務無論收入還是項目數量都呈現快速上升的態勢。”一家深圳券商的投行人士表示,“由于中小板和創業板的企業規模并無大的區別,平安證券的優勢在創業板上得到了延續?!?
  而一向主打IPO大單的中金公司雖躋身農行上市的保薦人,但前7個月不敵同行,主承銷收入和承銷數量都排名第四,較2009年名次有所下降。主承銷收入和承銷數量的排名中,國信證券、招商證券和中信證券等三家老牌勁旅則毫無懸念地占據了前五名榜單的其他位次。
  躋身前五名的某券商的投行部門主管表示:“投行項目是過往幾年的積累,下半年項目仍會滾動進行,如果發行節奏沒有大的變化,全年成績排名將和現在沒有大的變化?!?
  該主管分析認為,平安證券的投行部門成立至今堅持以中小規模企業融資為核心競爭力,近年來國家強調經濟結構轉型,尤其金融危機以來,這一趨勢更加明顯,加上創業板的推出,這給中小企業發展和上市提供了很好的政策背景。
  據一位不愿公開姓名的平安證券人士介紹,目前平安證券的投行團隊大約200多人的規模,業務上強調“繼續做中小規模企業融資的領軍者,這一優勢保持的前提下今后將逐步加大再融資、并購等方向的力度”。
  
  瑞銀、高盛不敵中德
  
  與本土券商的各顯神通相比,外資券商在A股業務上頗有“啞火”之勢。
  證監會公開資料顯示,目前有6家外方主導的合資證券公司具備保薦機構資格,分別是高盛高華證券、瑞銀證券、海際大和證券、瑞信方正證券、財富里昂證券和中德證券等。除高盛高華、瑞信方正得0分之外,其余4家券商的項目數量也是以個位數論。
  自從2007年2月躋身境內保薦機構以來,瑞銀證券就和高盛高華一起被視為A股投行業務最有競爭力的外來者,但瑞銀證券在前7個月僅承銷了1單IPO。
  兩家老牌合資券商在債券承銷上的成績稍好于股票,分別擔任了9家和6家債券承銷商。
  此外,財富里昂證券和海際大和證券今年也僅分別完成了1單IPO.
  中德證券可謂異軍突起,其拿到A股市場保薦牌照的時間是2009年8月,一個多月后就完成了其A股IPO的“處女秀”。而且2010年以來,其推出包括4家IPO和3家債券。
  而不久前,中德證券的外資股東德意志銀行將蔡洪平由瑞銀招至麾下,凸顯出其中國業務的野心。蔡洪平曾主導了第一波中國企業赴港、赴美的上市項目,2006年加入瑞銀之后,被業內視為瑞銀亞洲區投行業務的靈魂人物。
  德意志銀行的高管對蔡洪平的期望是“領導我們在亞洲的公司金融業務和中國的投資銀行業務更上一個臺階”。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35419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