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基金新戰場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郭勇文
雖然具體的政策尚在襁褓之中,但企業年金市場這塊蛋糕實在太誘人了,許多商業機構很早就開始開拓年金市場,現在基金公司也開始加入了競爭。
近年隨著各方面條件的改善,中國的企業年金已進入高速增長時期。根據權威人士的預測,預計未來3年將以每年1000億元人民幣的速度增長,到2010年其市場規模將達到1萬億元。
企業年金:好大一塊蛋糕
中國的社會養老保險由基本養老保險、企業年金和個人儲蓄養老3個支柱組成。在1991年頒布的《國務院關于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中,第一次提出“國家提倡、鼓勵企業實行補充養老保險”,2000年,國務院頒布《關于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試點方案》,將企業補充養老保險正式更名為“企業年金”,并提出:有條件的企業可為職工建立企業年金,并實行市場化運營和管理。企業年金實行基金完全積累,采用個人賬戶方式進行管理,費用由企業和職工個人繳納。
企業年金計劃是屬于“自愿型”,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是企業年金發展的關鍵,盡管國家在稅收優惠政策方面有所考慮,但操作細則仍不十分明朗。因此,截至2000年底,中國企業年金制度覆蓋人數僅為560.33萬人,占國家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員的5.3%。參保企業16247戶,企業年金積累基金總量為191.9億元,人均3425元。從行業與地方情況看,行業發展快于地方,水平高于地方。行業年金參保人員為395.7萬,占70.6%,地方參保人數為164.6萬,占29.4%。行業積累基金149.3億元,地方積累42.6億元。積累基金總量191.9億元,覆蓋面僅5.3%。
不過,由于企業年金建立晚,目前多數地方還沒有進入支付期,而且也沒有被統籌征用于其它當期支付,所以沉淀下來,沉淀的資金需要保值增值,雖然由于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主持的《企業年金基金投資管理辦法》遲遲沒有出臺,但在已頒發的《公司法》、《證券法》、《合同法》、《信托法》、《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開放式基金試點暫行辦法》等法律法規,為規范企業年金委托人、受托人、年金管理機構、專業投資機構、托管銀行各方的委托――代理法律關系,規范專業投資機構的公司行為,規范基金受托人與專業投資機構之間委托協議的條款內容,規范基金投資合規運作,已經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外部法律環境。
政策對基金公司情有獨鐘
許多有先見的商業機構很早就開始開拓年金市場:招商銀行和中信信托在這個市場已呆了兩年,保險公司也表現出當仁不讓的態度,很多保險公司,如中國人壽、平安、太平洋等都紛紛推出年金保險產品。但保險公司提供的都是理財產品,而不是真正的委托理財,根據目前的法規,保險公司想繞道法律直接運作年金還比較困難。所以,圈地運動還存在變數,一切都取決于《企業年金投資管理辦法》的出臺。
從事企業年金管理的機構應該可以有三類:第一類為專業性年金行政管理機構;第二類為商業機構,如銀行、保險公司、基金公司、證券公司、信托投資公司等;第三類為只接受本企業年金理事會委托進行企業年金管理工作的內部機構。
據了解,在當前的企業年金基金的資產分布中,銀行存款和債券投資占企業年金總資產的80%以上,存入財政專戶、現金以及股票等其他形式的資產不足20%。而投資渠道狹窄的后果是收益率低下,2000年,中國企業年金的投資收益率平均只有2.79%。
2003年10月28日經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公布的《證券投資基金法》第一百零一條規定:“基金管理公司或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其他機構,向特定對象募集資金或接受特定對象財產委托從事證券投資活動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根據該法的原則另行規定”,為基金公司接受特定機構投資者的財產委托開展證券投資業務開了綠燈??梢?,在中國現行法規和市場情況下,基金公司是企業年金專業投資機構的最佳選擇。
基金業自1998年推出規范的第一批基金以來,資產規模迅速擴大,至目前為止,共有規模1370億,顯示出非常旺盛的生命力?;鸸镜慕M織結構和管理業績等表現出在企業年金基金管理方面的巨大優勢:如運作透明度高,有嚴格的監管和信息批露要求;基金公司有以投資組合方式管理巨額資金的管理能力和經驗;基金資產管理和保管分離;基金公司的管理費用明晰,等等。
基金公司參與企業年金基金的投資管理主要有兩種形式:(1)企業年金部分委托或全部委托給基金管理公司投資運營,基金公司按要求設計符合企業年金風險和收益偏好的組合投資產品。(2)企業年金通過購買基金公司的基金產品,形成委托代理關系。由于中國企業眾多,企業規模、經營狀況相差極大,因此這兩種模式將同時并存,且基金公司也往往會把基金產品作為組合投資產品中的一部分,使這兩種投資管理形式合并。
基金公司積極籌劃
基金管理公司方面,一些基金管理公司頻頻與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開展合作課題研究,力圖在企業年金市場爭奪中取得先機。例如,博時基金與社保合啟動“社會保險基金測算與投資運營管理”的研究項目,又與一些行業部門共同合作完成《企業年金制度與管理規范》的研究項目;南方基金公司也和地方社保接觸,出爐了《中國企業年金發展與基金管理公司業務的創新研究》。
除了課題研究外,許多基金公司已開始著手產品的研發和市場的拓展。第一批7家接受全國社?;鹞欣碡斎速Y格的老基金公司希望能擴大戰場,參與企業年金的管理,沒有獲得資格的新基金公司則更是集中優勢力量開辟新戰場。如果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對年金委托理財人資格借鑒2002年社保理事會選秀的規則,這批老基金公司因為有了申請社?;鹞腥说慕涷?,在年金委托人資格的申請上應該熟悉一些,具有一定優勢。
在一些上市公司的大股東名冊中,我們已經能發覺基金公司和參與企業年金管理的資料。例如:上海航空的中報股東名單中,有一家“上海企業年金發展中心華夏成長”,東風汽車2003年中期的股東名冊中,清楚顯示“上海市企業年金發展中心銀河平衡”持股712萬股。讓人聯想到他們已經將資金委托給基金公司管理。
不過,基金公司要想參與企業年金管理,還需要基金公司對部門設置、管理流程等進行相應的改進,以適應專戶理財的需要。較為可行的方式是采用集中式管理,把不同風險收益需求的企業年金按相應的投資品種進行分解,形成同類型投資品種的資產共同管理組。
目前,基金公司的投資者結構可以首先劃分為個人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機構投資者的巨額贖回給基金公司的正常經營帶來極大的壓力。有了企業年金后,基金公司將形成“兩條腿走路”的狀況:一方面,基金公司仍將致力于擴大開放式基金的市場份額,以獲取證券市場收益為主要目的的投資者為目標市場;另一方面,基金公司將基金參與到企業年金的爭奪中,以獲取養老保障為主要目的的投資者為目標市場,而這部分投資者雖然客戶數量較少但單戶投資金額較大、投資期限較長、投資規模穩定增長,將使基金公司發展的步伐更為堅實。
在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成熟資本市場,我們發現,共同基金成為美國個人養老金儲蓄計劃(類似中國的企業年金計劃)的主要投資選擇,養老金資產已經占到了整個基金業資產的34%,個人養老金儲蓄計劃市場是推動美國共同基金業快速發展的最重要動力之一。如此巨大的市場發展潛力,必將推動中國的基金公司不斷地在這一新戰場投入力量,不斷地進行金融產品、服務創新,基金業也將因此迎來新的發展。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4848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