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計準則2號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新會計準則對長期股權投資會計核算的調整,標志著我國會計準則進一步完善,并日趨與國際接軌。本文簡要介紹新會計準則2號-長期股權投資的主要變化,并舉例說明新舊會計準則下長期股權投資賬務處理差異,進而分析新會計準則會計核算規定的優點。
【關鍵詞】新會計準則2號;長期股權投資;變化;優點
一、新會計準則的主要變化
?。ㄒ唬┩顿Y的分類方式和計量標準不同
新會計準則對投資的會計處理進行了重新分類,將原來的一個《企業會計準則――投資》的內容,分為《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和《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兩部分,同時將短期投資修改為交易性證券投資,長期債券投資修改為持有至到期投資,均適用《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非控制、非共同控制和非重大影響,并且在活躍市場有報價,公允價值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也在《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準則中規范。
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的歸類方法,具有共同控制,重大影響關系的企業,采用權益法;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并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成本法核算。
?。ǘ╅L期股權投資的初始計量不同
新會計準則按長期股權投資的形成方式,分別確定其初始計量方法。具體如下:
1.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成本的確認
?。?)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時,合并方以支付現金、轉讓非現金資產或承擔債務方式作為合并對價的,應當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的份額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成本與支付的現金、轉讓的非現金資產以及所承擔債務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應當調整資本公積,資本公積不足沖減的,調整留存收益。(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時,購買方在購買日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20號――企業合并》確定的合并成本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按企業合并準則規定,合并成本主要是指購買日對作為企業合并對價付出的資產、發生或承擔的負債的公允價值。該公允價值與其付出的資產、發生或承擔的負債的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2.其他方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成本的確認
對其他方式獲得的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成本的確認引入了公允價值的概念,這與舊會計準則明顯不同。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以發行權益性證券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發行權益性證券的公允價值作為初始投資成本。(2)投資者投入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的價值作為初始投資成本,但合同或協議約定的價值不公允的除外。(3)通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和通過債務重組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按《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會計準則的規定處理,即:其初始投資成本的確認均使用公允價值。
?。ㄈ嘁娣ê怂憔唧w賬務處理不同
在采用權益法核算的情況下,新準則規定,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大于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小于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其差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同時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
二、實例分析新舊會計準則賬務處理差異
1.在采用權益法核算的情況下,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小于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時,新舊會計準則賬務處理差異如下:
【例1】甲公司2007年1月1日以銀行存款2000萬元購入乙公司40%的表決權資本。乙公司2007年1月1日所有者權益為4000萬元,公允價值為4500萬元。假定乙公司的凈資產全部為可辨認凈資產,且甲公司能對乙公司經營活動產生重大影響。
按舊會計制度的規定進行有關會計處理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投資成本) 20000000
貸:銀行存款 20000000
借: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股權投資差額)4000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投資成本)4000000
而按新準則的規定,初始投資成本(2000萬元)大于投資時應享有乙公司所有者權益的【例1】公允價值份額(1800萬元),差額應確認為商譽,因此有關的會計處理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投資成本) 18000000
商譽2000000
貸:銀行存款2000000
2.在采用權益法核算的情況下,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小于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其差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因而對其差額不再作為資本公積處理。
【例2】假定例1中乙公司所有者權益為5500萬元,公允價值為6000萬元。其他條件不變。
按舊會計制度的規定進行有關會計處理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投資成本)2200000
貸:銀行存款2000000
資本公積2000000
而按新準則的規定,初始投資成本2000萬元與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2400萬元的差額400萬元,應確認為當期損益。有關的會計處理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一乙公司(投資成本) 24000000
貸:銀行存款 20000000
投資收益4000000
三、新會計準則對長期股權投資會計核算規定的優點
1.與國際會計準則相一致
2003年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在改進后的《國際會計準則第27號――合并財務報表和單獨財務報表》中取消了在單獨財務報表中允許采用權益法,而改為對子公司投資采用成本法,在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再按權益法調整。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為此進行了重新規范。對子公司投資采用成本法核算,能著重反映投資企業收到的現金股利或利潤,這是真實的現金流入,是會計信息使用者較為關心的信息,具有很強的相關性。采用成本法核算編制的單獨財務報表能夠提供母公司自身的一些有價值、有意義的信息。同時,在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再按權益法進行調整,不僅可以全面反映母公司控制實質的投資收益的變化,而且,也便于母子公司相關項目之間的抵銷會計處理。通過這樣的會計處理,可以增加財務報表的綜合信息含量,更有助于會計報表使用者進行分析利用。
2.充分體現了實質重于形式原則
新會計準則對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更加注重實質重于形式原則,提高了會計信息的相關性。長期股權投資核算的成本法中投資企業法人符合法律上企業法人概念的要求,與被投資企業是兩個法人實體,只有當被投資企業實質分派利潤或現金股利時才會體現投資人的股東地位和權力,被投資企業實現的凈利潤或發生的凈虧損不會直接影響投資企業的利潤或虧損。而權益法核算中的投資收益真正反映了投資企業真實的投資利益,隨時調整的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也體現了投資企業實際所擁有的權利。同時,新準則不是簡單的以投資份額的一定比例作為劃分采用成本法還是權益法的標準,而更多的考慮投資企業對被投資企業實際權力的大小,公允價值的再次引入更能反映企業間的真實關系,這些都充分體現了實質重于形式的會計原則。
3.細化了相關科目的規范對象
新會計準則是對原有會計準則的規范和完善,著重解決原有準則存在的問題和漏洞,努力與現行國際準則接軌。為了真實反映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在新準則中,引入了金融工具的概念,并對不同的金融工具進行了細化,分別制定相應的規則進行規范。對于企業為了套期保值或短期資產增值而用現金購買且在短期內出售一定的金融資產,新準則將其定義為“交易性金融資產”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而對企業持有的長期債券投資定義為“持有至到期投資”,對企業為了控股或其他目的而持有的其他企業較大比例的股票定義為“長期股權投資”。根據企業持有的目的和形式細化金融工具的目的就是更好的規范企業的會計核算工作,目前長期股權投資準則規范的對象主要包括投資企業持有的權益性投資,明確的規范對象有利于企業會計核算信息更具可比性和實用性。
4.提高和保證了會計信息的質量
制定新會計準則的根本目標就是不斷提高會計信息質量,這也是衡量新會計準則是否成功重要標準。新準則關于長期股權投資的規定在科目設置和核算方法選擇以及減值資產處理上都保證了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和相關性。
參考文獻:
[1]黃燕銘.新會計準則的主要變化及其影響[J].財會月刊(會計),2007(6).
[2]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會計[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7:P88-106.
[3]劉玉芝.長期股權投資核算方法的比較探討[J].益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3).
作者簡介:管宏(1976―),女,江蘇南京人,大學本科,會計師,從事會計工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5319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