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走產學研結合之路 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以工科類專業為主、獨立設置的職業技術學院,已有50年的辦學歷史。學院自1999年改制為高等職業技術學院以來,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的發展道路,積極探索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在產學研結合方面進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取得初步成績,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2000年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首批示范性職業技術學院建設單位;2001年被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確定為全國煤礦礦長培訓基地;2002年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高職高專校長培訓基地;2002年被財政部、教育部確定為中央財政重點支持建設的示范性職業院校;2002年和2006年兩次被評為“北京市職業教育先進單位”;2003年在教育部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中評估結論為優秀。
  
  科學定位,堅持走產學研結合的發展道路
  
  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的發展道路,是國家對高職院校辦學方向的科學定位。
  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根據北京市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結合自身實際,確定了新時期的辦學定位:“立足首都,面向工業,以就業為導向,以培養應用能力為主線,以產學合作為途徑,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需要的、畢業后就能上崗頂用的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建設全國示范性職業技術學院。”學院將探索具有高職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在人才培養、專業建設、教學改革、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堅持走產學研結合的發展道路,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采用多種形式,探索產學研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
  
  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積極探索產學研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已經形成了“訂單培養” 、“校內產學研一體”、“企業參與專業建設”等多種人才培養模式。
  按照企業需要,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實行“訂單培養”
  按照企業需要,學院與多家企業簽訂人才培養協議,共同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在師資、技術、辦學條件等方面合作,通過“工學交替”的方式分別在學校和企業進行教學,學生畢業后直接到該企業就業。已經形成了長期、中短期等多種形式的“訂單培養” 方式。
  顯著的例子是,2003年開始,電氣自動化技術、機電技術等專業與首鋼集團、SMC(中國)有限公司、北京地鐵運行集團公司等企業合作,在學生畢業前一年簽訂“訂單”,按照企業崗位要求,共同制訂培訓方案,獨立組織教學,進行崗位相關的職業技能培訓,學生畢業后直接到該企業就業。通過這種培養模式,學院近幾年陸續為相關企業培養了400多名畢業生,深受企業歡迎。
  通過產品開發與技術服務,形成“產學研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
  學院利用人才、設備、科研的優勢,以科研為先導,以研發新產品為支撐,設立了礦用設備廠、汽車修理廠和機電技術開發公司等三個校辦企業,創造出了“圍繞專業辦產業、辦好產業促專業”的經驗,不僅發展了產業,還鍛煉了教師、培養了學生。
  校辦企業不僅具備學生實訓和教師實踐能力培養的功能,而且還為教師進行科研和產品開發提供了平臺,促進了科技成果的轉化,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教師和學生共同開發了自卸車密閉苫蓋驅動裝置、安全節電器、高壓電機智能控制系統應用軟件、礦用隔爆兼本安型電子皮帶秤等十余種新產品,并取得技術專利7項。其中,自卸車密閉苫蓋驅動裝置和電子皮帶秤等多個產品已投入市場,銷售到全國十多個省市。KJD-N型電子秤計量監控系統在2006年通過了北京市科委的產品鑒定,填補了國內防爆電子皮帶秤的空白,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學生在校辦企業參與科研和新產品研發,進行技能訓練和頂崗實習,形成了校內產學研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
  學院主干專業根據市場需求成立了技術研發機構。例如,建筑工程系成立的“巖土工程與勘測研究所”,幾年來,為皖北煤電集團公司劉橋一礦解決了巷道穿越劉橋斷層防治地下水及巷道支護問題;完成了“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管網測量工程”等項目。學生參與了全部項目的實施,職業技能得到顯著提高,受到用人單位歡迎,畢業生供不應求。
  互利雙贏,企業參與專業建設
  在教學建設中主動加強與企業的聯系,聘請企業和用人單位的工程技術人員參加專業指導委員會,進行專業論證和教學計劃的開發,充分發揮專業指導委員會在教學建設中的作用;主干專業都聘請了企業的工程技術人員擔任兼職教師,通過授課、指導實習和設計等教學環節,發揮兼職教師實踐能力強的優勢。
  在校內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過程中,注重校企合作,與企業或行業共建共用,做到教學與生產、社會服務、科研相結合,從而提高實踐教學基地的使用效益。例如,機電專業與PTC公司共建“CAD/CAM專業教室”;計算機網絡專業與華為3COM網絡公司共建“網絡工程師培訓基地”等。
  各專業都建立了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學院與首鋼集團、神華集團、京煤集團、SMC(中國)有限公司等61家單位建立了運行良好并有保障機制的校外實訓基地。
  廣泛開展社會培訓,搭建校企連接的橋梁
  學院充分發揮設備資源和師資力量的優勢,廣泛開展各種社會培訓。近幾年面向社會開展的主要培訓有:煤礦礦長培訓、測量技術人員培訓、建筑類職業培訓、數控機床培訓、汽車維修培訓、ISO9000內審員培訓、計算機等級培訓、網絡工程師培訓、軟件工程師培訓、劍橋商務英語培訓等,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001年,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被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確定為全國煤礦礦長培訓基地,具備煤礦安全生產培訓二級資質。幾年來,立足北京,面向全國,根據煤礦企業的需要,積極開展安全生產培訓,為煤礦安全生產做出了突出貢獻。
  全面實施“雙證書”教育,提高學生職業能力
  積極探索實施“雙證書”制的新模式,將“雙證書”教育融入了教學計劃中,使學生在畢業的同時就可以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如:機電類的機電一體化職業資格證書、AutoCAD專業證書、數控機床中級操作工和數控工藝員證書;信息類專業的網絡工程師、軟件工程師等資格證書。
  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是北京市確定的技能鑒定改革首批六所試點院校之一,建立了CAXA 軟件應用證書、數控工藝員、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ISO9000內審員、AutoCAD專業二級、用友ERP認證等項目的培訓和考試站點30多個。
  學院重視學生職業素質培養,采取校內與校外相結合、課內與課外相結合、全校性活動與系部活動相結合的方式開展職業素質教育,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學校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類技能比賽,并多次獲獎。在大學生數學建模中取得了全國二等獎的優異成績;在北京市高校電子設計大賽中,獲得兩個三等獎;在2006年首屆“全國高職高?!l明杯’大學生創新大賽”中,取得了一個金獎、兩個銀獎、一個銅獎及兩個優秀獎的好成績。
  
  產學研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取得顯著成效
  
  產學研結合強化了學校與企業的合作,拉近了學校與社會、企業的距離,擴大了學校的影響和知名度,培養了大批職業能力強、綜合素質高,深受企業歡迎的應用型人才。我院自實施產學研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以來,取得了明顯成效。
  學院服務行業和區域經濟的功能增強
  通過開展產學研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以來,我院與企業的聯系明顯增強,根據企業在人才、技術、管理等方面的需要,有針對性地開展服務,服務行業和區域經濟的功能顯著增強。
  辦學指導思想進一步明確,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高
   “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產學研結合為途徑”的辦學指導思想進一步明確,專業建設、教學改革成效顯著,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高。目前我院有1個國家級精品專業建設項目、2個國家級教改試點專業和7個院級教改試點專業;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2項。畢業生的就業率保持著較高水平,在北京市同類院校中名列前茅。
  調動了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積極性,社會支持日益增多
  產學研結合培養模式的實施,密切了學校與企業聯系,建立了互利雙贏的合作關系,通過產品開發、技術服務、人員培訓,調動了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積極性,學院得到的支持日益增多。
  建立了一批穩固的校外實習基地,學生實習就業渠道更加暢通
  企業積極為學生提供實習實訓的場所,通過頂崗實習,學生可以在企業生產的真實環境中實踐鍛煉,使學生一畢業就能頂崗,使他們真正成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應用型人才。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64975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