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 新奧運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周 蕊
上個世紀末,曾有這樣一個關于媒體未來的預言:互聯網( 包括無線電信網絡) 將成為信息傳播的惟一途徑,而電視與電腦也將走向融合。
如今,這個預言近乎現實,通過互聯網看電視、聽廣播早已是件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雖然在大多數人的眼中網絡新媒體歷史不過十多年,尚屬邊緣、非主流媒體之列。然而,這種狀況在今年已發生了突破性的改變。2008 年,可謂是網絡等新媒體發展歷史上具有劃時代、里程碑意義的一年。剛剛結束不久的北京奧運會,包括新浪在內的九家網站被國際奧組委授權以音視頻形式報道傳播奧運。新媒體大規模傳播奧運會這個有著上百年歷史、世界級盛會的情況在中國是第一次,在世界上也是第一次,這無疑肯定了新媒體擁有與傳統廣播電視轉播商同樣的主流媒體地位。
其實,單是從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2.53 億網民數量這一點來看,中國網絡新媒體的主流地位已是無可厚非,盡管現階段電視第一強勢媒體的地位仍牢不可破。據CTR 市場研究對開幕式信息傳播渠道的接觸方式事前調查顯示,盡管電視仍是國人收看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第一選擇,并占有巨大優勢,但有34.3% 的國民將首次嘗試用網絡媒體收看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其中,36% 的受眾表示將選擇新浪收看轉播,其次為央視網和搜狐,以新浪為代表的網絡媒體地位的提升漸趨明朗。
可以說,北京奧運會促使了門戶網站地位和影響力的提升。短短16天奧運會的報道,讓他們賺得了足夠的人氣關注。
在門戶網站報道實力深入影響社會的同時,其營銷能力也得到提升。奧運是企業借以提升品牌影響力的重大事件。企業紛紛通過多種傳播途徑,建設和推廣自己的品牌,新媒體便是其中的重要一環。順應廣告主的需求,國內各大門戶網站在發力報道奧運賽事的同時,也在創新著自己的產品。除了傳統的旗幟廣告、視頻廣告之外,新浪等門戶網站還推出了特色營銷產品。一些走在營銷前沿、敢“吃螃蟹”的廣告主,就此品嘗到了與網民互動、潛移默化間提升品牌的甜頭。誰又能說這不是一場互聯網的“營銷賽事”呢?
16 天的奧運會已經結束,“后奧運時代”會呈現怎樣的一種媒體格局?新媒體的前景又將如何?IT 博客小刀馬認為,“后奧運時代”新媒體將極有可能成為傳媒時代迅速崛起的力量,快速占領更多的地盤。他們表現出來的互動和引導傳播的能力越來越強。更重要的是,網絡可以帶來全民參與的樂趣。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603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