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芻議新形勢下商業銀行會計風險防范與控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我國目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以及經濟全球化的不斷大力推進,金融行業對經濟的發展起到了較大的推動作用,同時對于經濟運行的控制及調節也起到了關鍵的作用,而商業銀行作為金融行業中最具推動力的主體,其也為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做出了較大的貢獻。但由于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商業銀行的內外部環境也隨之產生了變化,為商業銀行各項工作的開展均帶來了一定的挑戰,而商業銀行作為社會資金活動的中介,各項工作開展均離不開高效的會計工作,而由于經濟的不斷發展大大擴展了商業銀行的業務范圍,由此增加了商業銀行會計工作的風險,因此文章簡要分析了新形勢下商業銀行會計風險的防范與控制。
  [關鍵詞]會計風險;商業銀行;新形勢;控制風險;風險防范
  [中圖分類號]F830.42
  會計工作作為商業銀行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涉及銀行業務的發展預測、核算以及其他經營活動等。目前在新形勢下,我國金融體制產生了較大的改變,同時也增加了商業銀行會計風險的發生,再加上商業銀行的會計風險涵蓋了較多的方面,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對銀行會計風險進行防范和控制,文章首先簡要探討了商業銀行會計風險產生的原因,從而提出相應的防范控制策略,具體如下。
  1 商業銀行會計風險產生的原因
  1.1 會計業務信息缺乏真實性導致的風險
  首先銀行會計賬務處理的真實性缺乏,主要是由于多數基層銀行過于追求部門利益或者是對經營問題進行隱瞞,并私自設立了賬外賬,同時還存在“放貸收息”、亂攤成本、擅自違規調賬調表、濫用會計科目以及編造虛假報表等現象,將會計工作當作其虛報、考核指標完成情況以及掩蓋其違規經營的工作;其次,信息披露不全致使會計信息缺乏真實性產生的會計風險。[1]
  1.2 會計核算風險
  在商業銀行的各個會計職能中最重要的環節即為會計審核,其主要職能是對銀行上一季度或者是過去一個時間段的資金流動情況進行檢查,其表面是包含了會計信息的填制、記錄、計算以及上報,以保證各種進出賬的憑證齊全,并完善歸檔。但目前多數商業銀行的現金財務與實際賬面的情況難以實現完全吻合,多數會計的核算細節尚未進行及時的備注和登記,從而導致會計的核算職能流于形式,未能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并且可用性價值較低,從而導致會計工作風險的增加。
  1.3 會計管理模式的不合理
  目前多數商業銀行均采用的是“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會計管理模式,從而導致銀行會計風險的監督控制力度缺乏。首先是因為分級管理的模式可導致經營主體的各個分支機構部門的利益變得膨脹,主要是在職工福利、利潤指標、惡性同業競爭等各種壓力之下,各個分支機構部門為了達到目的,通常會采取弱化會計的監督、核算職能的方式來實現;其次是目前多數銀行的會計管理模式均是采用分級管理,是按照行政區域進行分散核算,并層層匯報,導致銀行會計工作的開展是處于分割狀態的,為人為修改會計數據現象提供了可乘之機。[2]
  1.4 會計憑證風險
  目前隨著銀行業務的不斷發展擴大,銀行的跨國業務量也隨之增加,以致會計憑證的填制、傳遞、收錄的銀行票據都存在著一定的風險,例如,當會計工作人員在填制信息憑證的過程中,會受到外在因素導致增開、虛開發票的行為出現,或者是由于個人職業道德欠缺,導致各種銀行匯票的辦理未按照相關的流程規定進行,以致銀行賬面上充斥著多數的虛假交易,從而增加了會計風險出現的概率。
  1.5 會計電算化導致的風險
  目前隨著計算機技術以及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商業銀行會計的電算化也得到了不斷深入,多數銀行都實現了電腦辦公以及無紙化會計電算化,將會計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但與此同時網絡安全也為銀行會計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風險,最近幾年來,頻繁出現各種網絡黑客攻擊銀行網絡,大量巨款無故消失的事件頻發,均反映出會計電算化導致會計工作存在著較大的風險漏洞。
  2 商業銀行會計風險的防范與控制措施
  2.1 提高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增加信息的應用價值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開始實行不定期進行會計報表的編制,其基本能夠對銀行內的業務會計信息進行完整的反饋,但所設置的報表項目比較粗糙,難以對與銀行風險相關的會計信息進行詳細的披露,因此商業銀行還需進一步的完善;另外,在現有銀行會計報表的基礎上增添了現金流量表,能夠對之前報表不能反映的信息進行彌補,尤其是能夠對銀行實行權責發生制進行充分的披露,以及能夠反映利潤及收入中所包含的未收及應收成分導致的支出和收入與實際不相符的相關信息。[3]此外,還應該建立充分揭示的責任制度,從而能夠有效防止各級銀行隱瞞風險及關鍵問題,避免報喜不報憂現象的出現。
  2.2 實行分級分散會計管理模式
  商業銀行的相關部門應該在統一會計信息系統建立的基礎上,推行大集中管理型的三級核算新體制,即銀行全體實行由總行—大區核算中心—基層及基層分行構成的三級會計核算體制,即為總銀行基于統一核算以及會計管理的基礎上,下設多個分行數據處理中心,并設立一個處理中心對各基層銀行的會計數據進行處理,具體一點就是基層銀行在將相關信息輸入柜臺機器后,則直接傳輸到大區核算中心對數據進行處理,并由大區核算中心將各個基層銀行的會計報表生成,而總銀行則根據大區核算中心生成的數據經相關進行轉換并生成全行的會計報表。[4]
  2.3 健全銀行會計內部控制機制
  首先商業銀行應該根據自身業務經營的特點以及運營的基本程序,從而構建一個與自身相適應的會計內部控制機制,例如稽查審核部門的監督機制、財務監控機制、經濟責任控制機制、權力制衡機制等內控機制。同時要明確會計工作的分工,做好權責分明,并落實到具體的部門、崗位以及人員,形成一套完善的會計內控機制。另外,要保證會計內控機制的科學合理性,保證內部控制機制的建立既能與銀行各項措施及制度相結合,還能根據目標、環境的變化進行適當的調整。[5]   2.4 加強會計監督機制的完善
  首先是建立事前監督機制。主要是制定商業銀行的風險預警指標體制,涵蓋了銀行的資產收益率、不良貸款率、利率風險率、備付率、資本充足率等指標,然后從流動性狀況、資產狀況、市場風險等方面對銀行可能面臨的風險進行預估;為了保證以上風險預警指標充分發揮作用,還應建立有效的窺覬信息反饋及分析制度,主要是可通過周例會或者是月例會的形式對銀行運行情況進行分析。其次是建立事中監督機制。此監督機制主要是為了對動態監控銀行經營過程的穩健性,可安排專門的人員不定期和定期抽查會計工作的開展情況,針對出現違規情況的部門及人員給予嚴厲批評及處罰。[6]最后是建立事后監督機制。主要是銀行應對匯報上來的會計信息進行分析評估,針對缺少真實性的會計信息應進行責任追究,并督促相關部門進行改進。
  2.5 大力推進會計信息的發展
  銀行可以大力投入資金,研發安全性更好、性能更好的信息軟件,從而更好地對銀行的會計信息安全進行保障,并且應該滿足功能齊全、操作簡便的要求。同時增強計算機系統的各種防盜、密碼保護,保證每個會計人員均有屬于自己獨立的密碼,并且定期對密碼進行更新,以進一步保證會計信息的安全性。
  3 結 論
  綜上所述,目前隨著金融行業環境的日益復雜化,導致商業銀行的發展也面臨著較大的挑戰,會計工作雖是一項基礎性的工作,但其在商業銀行經營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隨著銀行業務范圍的不斷擴大,導致會計風險也隨之增加,其可對商業銀行的長遠發展產生直接影響,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對銀行會計風險進行防范與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參考文獻:
  [1]田華. 芻議商業銀行財務風險的防范策略[J]. 現代經濟信息, 2017(24):262.
  [2]黃雨薇. 淺談商業銀行會計風險控制問題[J]. 時代金融, 2016(27).
  [3]夏琪. 新形勢下商業銀行會計風險防范探析[J]. 新經濟, 2016(12):48-49.
  [4]陳晨. 淺談商業銀行會計風險及風險監測工作的措施[J]. 納稅, 2017(18):1-2.
  [5]程文鳳. 新形勢下商業銀行金融會計風險防范與控制分析[J]. 中國鄉鎮企業會計, 2017(9):25-26.
  [6]詹丹丹. 我國商業銀行會計風險及其防范[J].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16(1):175-17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71817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