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域文化的家居設計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鄔琦姝
[摘 要] 本文主要論述了地域性室內設計的概念。指出要創造出適應時代需要的舒適家庭居住空間,就必須在空間處理、裝飾材料和個性風格方面繼承傳統文化精神,保持地域特色。
[關鍵詞] 地域文化 空間 材料 個性風格
近年來,我國室內設計從裝修市場到設計市場,規模和速度都可以說進入了一個高潮時期。室內設計從表面上看可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西方的設計風格蜂擁而至,我們對此以狂熱的、不假思索的、寬大的胸懷加以接受,我國的室內設計風格也因此變得琳瑯滿目。但是,當我們的思想漸漸變得成熟后,卻發現由于國內的許多設計師將現代主義、極少主義、高技術主義信奉為完美的設計原則,利用電腦的簡單復制,人腦的不假思索的翻版、模仿,使得我國的室內設計風格迷失了自我。一個品位高雅、格調不凡的居室裝飾,不完全在于花錢多少和使用了多少高級的裝飾材料,而是結合地域文化,恰當地運用室內裝飾設計的要素,在有限的居室空間內創造一個功能齊全、美觀大方、格調高雅、富有個性的室內環境。所謂地域性室內設計,是指結合當地的自然環境、文化環境,強調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格,強調民族化的室內設計創作傾向。在設計中盡量地使用地方材料和做法,表現出因地制宜的特色,使整體風格上與當地的風土環境相融合。要達到以上目的,必須在設計的空間處理、裝飾材料、個性風格中都充分考慮地域文化。
一、注重空間處理,塑造特色氛圍
空間處理在室內設計中具有先決性的重要地位,是創造優美空間效果的重要手段。在做空間處理的時候,應研究本地域的文化,尋求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普遍意義的消費觀、審美觀、價值觀,去做適合本地域特征的室內空間設計。
一般來說,室內的空間往往是有限的,需要根據地域文化,再運用一些手段來改變或改善既有的空間狀態,這樣的空間處理,可以創造有地域特色的空間氛圍,還可以賦予室內豐富多彩的視覺效果,甚至是一種妙不可言的神奇體驗。分割、切斷、通透、裁剪、高差、凹凸和借景是最常見的幾種空間處理方式。分割有三種形式:第一種是實體性分割,它包括使用不到頂的墻、家具或其它實體性界面來劃分空間。這種分割形式,既可形成一定的視覺范圍,又具有開放性。第二種是象征性分割,它包括使用欄桿、玻璃、懸垂物或光線、色彩等非實體的手段來劃分空間。這種分割空間界面模糊,限定度低、空間更開放。第三種是彈性分割,如推攔門、升降簾幕和可移動的室內陣設等。這種分割形式靈活性強、簡單實用。用到頂的家具和墻體等限定度高的實體來劃分空間,稱切斷。切斷的處理,排除了噪音和干擾,私密度和獨立性非常高,但同時也降低了與周圍環境的交融性,它適用于書房、臥室等私密性要求高的空間。對分割和切斷而言,通透是一種反向的空間處理方式,它是指將原來分割空間的界面全部或部分除去。這種處理方式對結構不合理的舊樓重新裝修時較常使用(當然不能破壞建筑物的承重結構)。通過完全打通、部分打通或挖去部分隔墻的手法,來拓展空間,擴大視野,引室外園景入內,讓光線、視線、空氣在無阻礙中自由融合。這種處理方式可消除窒息感和壓迫感,使空間更具延伸性、互動性和流暢性,但不容易操作。眾所周知,現代建筑室內空間大多是90度角的矩形空間。為了破除方正空間四平八穩,死氣沉沉的呆板形象,有個性的家居主人可采用裁剪的手法,用弧線、折線、曲線、斜線或三角形、圓形、傾斜界面、穹頂等多種方式裁定空間,破除對稱感,傾情演繹個性魅力。高差包括部分抬高或降低地面,也包括部分抬高或降低頂面。通過對地面的高差處理,可實現轉換空間、界定功能,使人產生錯落有致的主體感(往往要訴諸于個人心理);通過對頂面的高差處理可增強空間立體層次感,也可豐富燈光的藝術效果。對空間和界面進行凹凸的處理,可實現一些特定功能,如古董、雕塑、工藝品的陳設;取暖、通風、排水設備的隱藏;雜物的儲藏,以及一些特殊效果的照明。凹凸既可以滿足功能要求,又能豐富空間視覺體驗,可達到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統一。借景是一種慣用手法。利用格窗、門扉、卷簾、門洞,將室外景色甚至氣候引入室內,調節景觀,拓展空間,創造迂回曲折的感覺,使有限的空間產生無限的視覺體驗。
二、因地制宜選擇應用裝飾材料,展現地域風格
地域性的室內設計還應該結合當地的自然條件進行設計。例如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由于受自然條件的限制,其室內設計材料就主要以木材為主。這是因為當地氣候寒冷、森林覆蓋率高,就地取材進行室內設計,既經濟實惠、又便于保持室內溫度,這樣北歐的室內設計顯示出特別突出的地域性特色。
裝飾材料的質感是層次豐富,各具功能的。只有了解和熟悉各種裝飾材料的特性,尊重材料的本質,結合具體的環境,巧妙地選取、組合、變換材料,以此創造出富有特色的居室環境。要用材料體現傳統文化和地域特色,營造出理想的私人空間,就必須考慮三方面的因素。(1)美觀:裝飾材料的裝飾效果是由質感、線條和色彩構成的,質感要細膩、逼真,色彩要考慮房間用途、視覺感受;(2)實用:裝飾材料應能改善室內光線、溫度及濕度,同時也應能隔音、隔熱、防火、防污染;(3)經濟合理:選擇裝修材料時,應考慮自己的經濟條件,不要盲求華麗高檔,也不要隨意將就,花錢的多與少同裝飾效果并不絕對成正比。
如今人們對材料的選擇將更成熟和理性化,自然的材料及自然的材質感成為室內設計中的首選材料。天然木材、天然石材等自然材料及一些自然感強的材料(如真石漆、文化石等)將成為裝飾材料的主流。因為自然材料所帶來的獨特的視覺與觸覺感受,是其它材料所無法取代的,采用這些裝飾材料可以使人產生回歸自然的質樸感受。
三、充分利用地域文化,展現設計個性
由于社會意識形態而異的東西方審美標準的不同,由于宗教信仰和文化傳統的不同,不同的民族、地區、國家有著不同特征的文化。這種各地不同的文化環境導致生活在其中的人們受到影響,使人的性格、愛好有很大差異。文化的差異,個性的差異,導致了對居室風格和功能要求的不同。居室設計必須在符合時代特色的同時,體現出與眾不同的個性特點,顯示出獨具風采的藝術風格和魅力。設計以個性為本,竭力創造愉悅舒適能充分滿足人們心理和生理需求的居住空間,盡量使居室成為展現主人思想感情、文化層次、審美趣味的個性化環境,就必須好好借用地域文化的優勢,應用傳統元素。
好的創意必定是個性化的。個性化源于設計者對各流派的理解、消化及發揮,源于設計者獨特的視點源于設計者先進的設計觀念,深厚的文化功底和經驗。還要體現戶主的相應經濟能力,社會地位和觀念,反映戶主的文化素養。設計必須確立主導意識,以獨特的意境對形態和空間進行藝術處理,正確把握特性和各個環節。
在未來的幾年里,個性化不僅是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也是設計師做設計的新理念。人們將更加重視生活品質,對自我空間的要求將更多,更追求變化。所以厚重、不可移動的家具將會大量減少或干脆成為房屋的固定空間,簡潔流暢可拆卸的家具將成為主流。而簡潔淳樸的傳統家具,鴻儒大家的詩文字畫,古色古香的裝飾版畫,含蓄雋永的竹卷窗簾等家具陳設,是人們追求個性化飾物,個性化設計的一個方面。它們再保留傳統形式的同時,體現了文化的傳承,成為中國文化的不朽載體。
除此之外,設計者還可以充分應用具有地域文化的符號元素來進行個性化的居室設計。這些符號是經過歷史沉淀,所形成的一種相對穩定的文化積累和審美意義,反映出了不同地域文化的風格特色,為我們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設計元素。把這些元素應用到居室的設計中,就能創造出個性化的設計風格了。
“環境”是人的環境,“室內”是人的室內,“設計”也永遠是為人服務的。設計者只有在繼承傳統文化精神,保持本身地域特色的基礎上,從不同的文化背景、地域風格中汲取營養,才能創造出適應時代需要的,富有文化意味和地域特色的,適應人們自身生理和心理要求的舒適環境。
參考文獻:
[1]榮鵬鵬 邢益波 唐小舟:論國際化背景下的中國地域性室內設計[J].藝術與設計, 75~78
[2]陳 紹 楊祖貴 羅 謙:古為今用,意在創新――地域文化在室內環境設計中的表達[J].建筑科學,2006,12,95~98
[3]馬 琪:論家居設計中的風格問題[J].昆明冶金高等??茖W校學報,2007,5,50~54
[4]王天嵐:家居設計的個性化表現[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7,140~14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34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