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應用能力提升的國際貿易實訓課程群建設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國際貿易實訓課程群的建設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促進教師團隊的教學發展,能高效的建設和共享教學資源,建設課程群有重要的意義,在國家關于地方高校應用型轉型要求背景下,應該通過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和方法的改革,努力提升教師、學生的應用能力。
關鍵詞:應用能力;國際貿易;實訓課程群;建設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6 年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DCXM165002);紅河學院質量工程項目(JJJG151021);紅河學院第三批中青年學術骨干培養項目(2016GG0303)。
課程群是指屬于同一學科、具有內在邏輯聯系、課程內容緊密相關的一系列課程構成的整體。如國際貿易實務、國際商務談判與溝通、國際商務函電、國際結算、國際貿易慣例、報關報檢實務等課程屬于國際貿易實踐實訓的課程群。在國家關于地方高校應用型轉型要求背景下,國際貿易實訓課程群要基于應用能力的提升和課程群的共同內涵開展建設。
一、課程群建設的必要性和意義
國際貿易實訓課程群的建設對經貿類課程教學和師資建設、資源建設及學生的應用能力等方面都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和理論意義。
?。ㄒ唬┨岣呓虒W效率和教學質量
國貿實訓課程群中的課程由于課程相近,存在內容重復過多、交叉過重的現象,如國際貿易實務涵蓋了整個國際貿易的流程,其中的合同磋商、結算、報關報檢、貿易爭端解決等均與其它幾門課程內容重復,其它各門課程的內容之間重復現象也較嚴重。課程群建設可以將群內課程的內容進行分解與融合,打破教學資源的壁壘,刪除重復、過時的內容,增加新的有利于提高學生競爭力、提高教學質量、顯示辦學特色的新內容,實現獨立課程和課程群建設的規模效益。
(二)促進教師團隊的教學與科研共同發展。
獨立課程及獨立授課會使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出現信息壁壘,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資源等方面不能共享,單打獨斗使得教師疲于新知識學習、教學研究、科學研究。課程群的教師組授課能突出各教師的教學優勢,教師之間建立授課組機制,各教師可以在不同的課程中教授自己擅長的部分,如擅長于溝通與談判的教師可在群內的課程中講授合同磋商,擅長于國際結算的老師可以在貿易實務和貿易慣例的結算與術語部分授課,擅長于貿易爭端的教師可以在慣例、實務和溝通與談判中講授如何解決爭端,擅長于單據填制的教師可以貫穿于各門單據填制部分。這樣可以實現教學效率提升,同時教師的教學專攻性使得教師有更深刻的教學經驗,在節約出時間的情況下,可以實現教研、科研的共同發展。
?。ㄈ└咝ЫㄔO和共享教學資源
課程建設是要求某一門課程的完整性、系統性、充分性的建設,缺乏與相關課程的橫向、縱向聯系,每位教師都會建立完整的課程教學資源,如教學PPT、教學案例、習題與試卷庫、教學視頻等,而國際貿易實踐實訓課程因內容重復性較大,每一門課程都進行單獨課程建設,則會出現教學資源建設部分低效率現象。而通過課程群建設平臺,教師可以通過交流,確定綜合性教學大綱,制定綜合性教學資源建設計劃安排,共同建設群內課程的資源,達到資源共享,提高教學資源的建設和使用效率。
二、基于應用能力提升的課程群建設
?。ㄒ唬┙處焾F隊的應用能力建設
傳統教學中,教師隊伍的建設常側重于科學研究和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革,在全國高校應用型轉型下,基于應用能力提升的人才培養需要有應用能力強的教師團隊,國際貿易實踐實訓課程群更應該加強授課教師的應用能力水平??梢圆扇∨沙鋈ヅc請進來的方式培養師資隊伍的應用能力,如可采取“頂崗”的方式派遣教師到貿易企業、商貿局、海關等部門學習,可以在學生畢業實習實踐的時候外派教師帶隊進單位學習,可以開展教學觀摩與交流相互學習,可以通過考取資格證的方式獲取“雙師雙能”等。同時,可以通過請進來的方式聘請貿易企業專家、經貿管理人員擴充教師隊伍,提高教師團隊的應用能力。
?。ǘ眯偷恼n程結構樹建設
國際貿易實訓課程群具有綜合性特征,群內課程內容重復性較大,交叉過重,為了優化課程內容,可以從應用型培育角度出發,通過研討,構建國際貿易實訓課程群結構樹。主要內容包括:一是課程群知識結構樹,優化出課程群的綜合性大綱和課程獨立性小綱,授課時候兩者對照;二是研制課程群導學結構樹,將各門課程的內容按照知識結構樹的體系進行導學設計,既能明了知識的學習順序,也能知曉各部分知識的分布和在課程群中的位置和重點;三是編制課程群概論,用以反映具體的課程知識和學習提示。
?。ㄈ┙虒W模式和方法的應用與創新
國際貿易實踐實訓課采用的教學方式方法很多,如項目式教學、案例法教學、情境模擬式教學等,因為課程內容有共通之處,這些教學方式方法也能在每門課程內單獨或綜合使用。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教學模式和運用經驗,在課程群下可以實現教學模式的交流、總結、歸納,在課程中進行綜合應用,經過不斷的檢驗,授課組的研討,可以創新出能體現應用能力提升的新模式和新方法。
?。ㄋ模W生知識的拓展與應用
基于應用能力提升的國際貿易實踐實訓課程群建設落腳點在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融合和應用,因此,應通過多種渠道拓展國際經濟與貿易學生的知識,促進學生國際貿易理論知識與技能的融合及應用。通過開展第二課堂、學術交流、行業專家講座等方式拓展學生的知識,接觸新的理論和了解社會經貿實際問題;通過實訓、實習課程模擬貿易對戰,提升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鼓勵學生參加經貿學科競賽、創新創業大賽、營銷大賽等活動,提高學生國際貿易知識的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 肖立梅. 法律實踐實訓課程的基本類別與體系化研究[J].山東行政學院學報, 2015(4):112-117
[2] 黃福玲. 法律實踐實訓課程體系構建若干問題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6,(19):100-103
作者簡介:
李 麗(1979.10-),女,云南建水,碩士研究生,紅河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國際貿易。
郭德偉(1978.10-),男,云南通海,碩士研究生,紅河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機械工程及其自動化。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412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