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金融科技時代條件下商業銀行戰略抉擇模式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所謂金融科技就是以技術為驅動出現的金融創新,它的出現與應用給廣大商業銀行帶來了機遇與挑戰。為了更好地實現金融與科技的融合,商業銀行必須勇敢面對金融科技的挑戰,牢牢把握金融科技發展機遇,為自身升級轉型注入新的活力,實現長遠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金融科技 商業銀行 戰略 轉型
  一、背景介紹
  近年金融科技在世界范圍內廣泛傳播,給各個領域帶來嚴峻的挑戰,銀行業也不例外。金融科技的創新發展在不斷改變著人們的思維與消費方式,商業銀行作為典型的服務企業,其傳統的經營發展模式受到嚴重沖擊,正在不斷重構,改變著市場競爭格局。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商業銀行要想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利用金融科技加快轉型升級至關重要,有利于商業銀行新業務的開拓,優化流程與管理,為消費者提供更多新型的服務渠道,提升客戶體驗度,加快智慧銀行的升級轉型進程。
  二、金融科技在推動商業銀行轉型升級中的重要性
 ?。ㄒ唬┯欣诮档蜕虡I銀行的運營成本
  縱觀當下傳統商業銀行的服務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集中表現為業務模式單一、創新動力不足、內部組織效率低下和運營科技系統對前端營銷支持力度不夠等問題,早已失去了傳統優勢。尤其是在金融科技時代下,更多的依靠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信息技術,大大沖擊了商業銀行傳統服務模式,導致運營成本上升,極大程度影響了經營利潤的增速。而加強商業銀行與金融科技的有機融合,能有效降低客戶邊際成本,解決眾多因服務價格而卻步的“長尾”客戶,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2014年 成立的螞蟻金服,正是充分借助了金融科技,以便捷的支付方式吸引了大量客流,并進行了理財、智能投顧、眾籌、消費等多項業務的創新開拓,成為一個開放性的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同時引入區塊鏈技術后能逐步實現資金融通的去中心化,讓金融交易以及業務流程自動化,從而達到降低金融服務成本的目的,實現商業銀行運營成本的有效控制。同時在金融科技的支持下,還能提升商業銀行流程統籌優化能力,通過對核心客戶的聚焦,能降低40%-50%的運營成本,還能提升渠道效率,結合客戶的習慣、行為、喜好等提供相應的服務場所與方式,脫離原有的物理網點經營模式,通過渠道成本的降低達到運營成本的降低,進一步提高商業銀行的經濟效益。
 ?。ǘ┯欣谕黄频赜蚺c時間限制,增加客流
  對于金融科技而言,提高客戶體驗是其不變的核心理念,最大程度活用互聯網技術突破以往商業銀行金融服務的地域和時間限制,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更多產品與服務,實現一點對全國的跨區域服務。同時在金融科技的強力支持下,商業銀行的各項服務能隨時隨地進行,大大降低了風險與人力成本,深受消費者的青睞。對于商業銀行來說,借助金融科技能夠更好地收集相關信息資料,包括企業、個人的行為、活動、興趣等,并利用云計算、人工智能進行分析、整理、加工,為商業銀行構建一個個全面生動的客戶拼圖,能及時了解客戶的需求,制定適用的產品,提供高質量的服務,能有效的吸引客流,加速商業銀行的發展。
 ?。ㄈ┯欣谔嵘虡I銀行的風險防控
  金融科技可以進一步幫助商業銀行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通過上述關于金融科技在增加客流中的作用認識,不難看出它能夠收集更多維度的外部信息,例如動態的財務實際變化數據,個體的行為動作、興趣愛好、行業及群體的數據,音頻、視頻、網頁等非結構化數據,豐富風險信息種類。同時隨著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的日益深入運用,給商業銀行風險管理領域帶來較大的甚至顛覆性的變化。比如神經網絡、專家系統、支持向量機以及混合智能等人工智能模型的應用,能夠提高數據處理速度、加深數據分析深度、降低人工成本,從而提升金融風險控制的效能。區塊鏈中的客戶信息與交易記錄有利于銀行識別異常交易行為,有效防止交易欺詐,其“去中心化”特征能夠取代現有的紙筆人工流程,實現端到端的透明化,提高處理效率,減少人為干預的合規風險和操作風險。又如生物識別技術普及,指紋識別、人臉識別、虹膜識別、靜脈識別等技術在銀行業的應用,節省了客戶時間成本的同時也使商業銀行內控安全性得到提高。
  三、金融科技時代條件下商業銀行戰略模式抉擇
 ?。ㄒ唬敖鹑诳萍笺y行”戰略
  進入科技金融時代,各大商業銀行都開始積極迎接挑戰,并探索激烈市場競爭中的升級轉型戰略。招商銀行在2016年就提出了“金融科技銀行”的戰略目標,充分認識到未來銀行的發展道路是線上化,而金融科技就能讓銀行變得更加輕盈,更加高效,因此必須大力引入金融科技,助力銀行的轉型。金融科技的創新發展離不開相關資金、技術的支持,招商銀行在金融科技上投入了7.9億元,換來了22.1億元的營業收入,無不顯示出金融科技創新平臺對商業銀行長遠可持續發展的推動力。民生銀行也確定了“科技金融銀行”的核心戰略,成立了相關的科技公司在金融科技的多樣化信息技術支持下,研發了分布式核心系統、金融云、“兩地三中心”,同時以分布式、金融云、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生物識別、VR/AR、物聯網八大技術為創新孵化基礎,致力于核心技術平臺的打造。同時金融科技還為民生銀行前臺的場景化、中后臺數據化等轉型目標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從資金、技術方面推動了“科技金融銀行”的全面實施,帶來了顯著的轉型升級效果。建設銀行把金融科技戰略作為三大戰略之一,率先成立了金融科技公司,建成了業內領先的“新一代”核心系統。建行在金融科技領域的規模優勢、聚合優勢正在日益顯現。
 ?。ǘ﹫鼍盎鹑谏鷳B戰略
  對于商業銀行而言,在金融科技時代下要不斷的細分新技術領域,推進技術發展研究,并結合研究成果開展具體業務場景的落地實踐。在大數據領域要加強基礎平臺的建設,并借助相關技術 孵化出客戶風險預警系統、客戶畫像與客戶行為分析系統、大數據挖掘平臺等大數據應用。同時加強數據產品的開發應用,探索適合銀行自身的數據驅動商業模型,最大程度提升數據業務價值轉化效率,還要參與業務營銷與風險管理等工作,智能為客戶推薦理財產品,智能提供賬單服務,增加客戶服務滿意度,利用云計算技術進行客戶風險預警自動處理,有利于提升數據的實效性,降低商業銀行的風險。在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上逐漸形成智能客服、風控、營銷、運營等多個技術布局,利用語音識別、智能外呼、語音導航等服務提升銀行的智能化服務水平,應用智能反洗錢和反欺詐、智能信貸審批等加強智能風控,開展遠程監控審計、離線智能質檢等以強化業務風險管理能力。當然云計算、生物識別、移動互聯、分布式技術、區域鏈等都能在商業銀行中進行場景化的金融服務,共同構成生態圈,實現產品的全方位、無縫插入,最大化滿足客戶的全方位需求。
 ?。ㄈ┲腔坫y行戰略
  金融科技加快商業銀行的轉型已成為必然趨勢,這對商業銀行的長期發展至關重要。為此,各大商業銀行應該順應金融科技浪潮,加快智慧銀行的打造,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科技的支持下轉型為智慧銀行,為廣大客戶提供智慧服務。在2018年我國出現了第一家DIY智慧銀行,大大減少了銀行柜員數量,客戶可以通過電子設備開展各種業務,享受多項服務,其交易替代率接近90%,交易額相當大,這正是金融科技為商業銀行帶來的益處,也是轉型升級的重要戰略選擇。建設銀行積極順應形勢變化,實施金融科技戰略,進行智慧銀行迭代升級。智慧銀行借助“新一代”核心系統金融科技體系,為客戶帶來智能、個性、互動、便捷的全新服務體驗,將金融服務融入到客戶的日常生活場景。
  四、結語
  全球數字化時代已經來臨,商業銀行的金融服務也開啟了數字化新旅程,面對市場、行業競爭格局的改變,商業銀行必須與時俱進的改變傳統經營模式,積極引入金融科技技術,實現“金融+科技”“科技+金融”的發展路徑的深化,加強跨界合作,對接不同的市場主體的金融新需求,構建新的銀行業態,提供智能化、多樣化的服務,促進商業銀行綜合競爭力的提升,實現長遠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德茂,蔣亮.金融科技在傳統商業銀行轉型中的賦能作用與路徑[J].西南金融.2018(11).
  [2]王敬東.金融科技時代商業銀行戰略模式選擇初探 [J].中國金融電腦.2019(01).
  [3]潘小明,屈軍.商業銀行與金融科技融合:現狀、趨勢與對策[J].海南金融.2018(5).
  (作者系中國建設銀行阜陽市分行辦公室副主任,經濟師)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4724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