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信息化建設視角下高校行政管理的策略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背景下,高校要想有效提升行政管理工作水平,就必須進行信息化建設,創建良好的信息化交流平臺,實現資源共享,才能滿足現代化教育的需要。本文以信息化建設為主要背景,首先對高校信息化建設的基本內容和重要意義進行分析,然后結合現實情況,分析高校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現存的問題,并以此為基礎,為高校實現現代化管理提出有效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信息化建設;高校;行政管理;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21世紀以來,信息技術在各個領域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在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也逐漸凸顯出來。信息化作為實現教育現代化的主要標志,己然成為實現大學教育教學使命的助推器,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高校管理水平已經得到廣大管理者和教育者的認同。但是,就目前現狀來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信息化水平還比較低,管理人員對信息建設的作用認識不夠全面,缺乏系統性的理解,使得高校信息化管理水平整體上還不夠高。對此,只有結合實際情況,建立信息交流和傳輸平臺,才能進一步提高高校信息化管理水平,構建現代化行政管理平臺。
  1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的基本內容
  早在20世紀70年代,相關學者就提出了信息化這一概念。簡單來說,信息化管理主要是指使用科學的理論、優秀的管理理念和高超的信息技術綜合處理各種信息資源,讓管理工作趨于制度化和規范化。對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實行信息化,主要是指學校在開展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時,著重強調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的開發,建立起信息化傳播平臺,進一步提升服務和管理效率。21世紀以來,在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信息化技術越來越受到重視,逐漸形成了信息化浪潮,并被廣泛應用。當前,在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高校積極地將信息技術應用其中,大部分高校的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己經趨于完善,并搭建起了高效的信息管理平臺,有效地實現了信息和資源的共享。
  2信息化建設視角下高校行政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2.1實現教育現代化離不開信息化的支持
  所謂的教育信息化,主要就是指將先進的信息技術應用于教育領域,讓信息技術和教育教學工作相融合,加快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更新的步伐。線上教育、智慧教育和泛在教育都是當前比較先進的技術教學理念,在新時期教學創新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這一領域中,發達國家很早就提出了將信息化教育作為國家發展的關鍵因素,并將其納入國家級戰略中,通過制定一系列政策保障其實施。我國在2010-2020年教學改革發展綱要中,也將教育信息化作為重點內容納入其中,可見在當今社會要想實現教育現代化,就必須加強信息化建設。
  2.2信息化是實現大學教育使命的助推力量
  高校的教育目標就是培養一批創新型人才,讓他們能夠更好地服務社會、更好地開展傳統文化的傳承工作。當今是信息化時代,要想更好地完成大學教育的使命,就要開展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只有應用信息技術才能實現現代化管理、才能實現管理模式的創新。當前高校的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信息化建設工作上,信息化己經逐漸成為高校治理理念現代化的重要體現,已經成為實現大學教育使命的助推力量。
  2.3信息化管理是高校實行現代化管理的必要手段
  只有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實現現代化后,高校的工作才能真正步入現代化管理模式,高效管理水平才能根本提升。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管理的規范化,即借助信息管理系統有效地進行信息收集、整理和傳遞,實現辦公的自動化,管理層也能及時地獲取有效的信息;二是信息處理的智能化,通過信息化手段,可以改變傳統的手工處理模式,通過校園網,自上而下地收集有用的數據和信息,比如財務管理、科研管理等,及時、高效地建立數據庫;三是文檔資料的標準化,行政管理的信息化可以打破傳統的手工和紙張記錄模式,防止因字跡潦草和保管不善的問題造成失誤現象的發生;四是教學資源的共享,在網絡背景下,信息資源的使用變得更加方便,各種信息能夠實現無障礙交流,比如學科設置、行政劃分等模塊可以通過網絡實現資源的自由傳輸,最大限度地實現資源共享,甚至不同學校的學生也能借此選擇同一門課程。
  3信息化建設背景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現存的問題
  3.1信息化構建過程中缺乏系統性思想的指導
  信息化系統建設的根本目的就是通過信息手段為廣大師生提供更加科學、便捷和準確的服務,進一步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近幾年,高校相關職能部門為了更好地對教育信息進行匯總,都相應地研發出了合適的信息管理系統,比如教務系統、人事管理系統、財務管理系統等,極大地提高了管理工作效率。但是,由于在管理過程中缺乏統一標準,各系統之間信息集成化程度比較低,信息交換的標準不一致,數據缺乏一致性,使得各職能部門之間信息傳遞相對比較緩慢,很難實現資源共享,“信息孤島”由此出現。這無疑會造成管理系統的紊亂,各項工作不能及時完成。
  3.2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智能化水平低
  要想加強高校行政管理工作,首先就要提升信息化建設水平,但當前大部分高校及其下屬學院都對信息化管理認識程度不夠,并未將信息化管理作為一種有利“手段”,而將其看作是管理“目的”,將網站創建作為衡量其信息化建設實現的唯一標準,而忽視對其使用效率的評定,因此,很多教師,甚至是管理人員都將信息化建設視為“費用高、作用小”的花瓶,行政管理工作人員更將其作為一種負擔。在高校網站中,我們經常會發現,有的部門信息更新速度特別慢,而且內容陳舊、形式呆板,總體使用率不高,很多工作仍然需要借助紙質媒介來完成,并未實現信息化管理的本質要求。
  3.3信息化人才極度缺乏
  信息化管理不同于傳統的人工管理,在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使用信息技術可以更有效地節約人力、物力和財力,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建設信息化系統能夠增加信息數量,進而使處理對象的數量增加,行政管理工作人員的工作內容也會相應地發生改變。換而言之,工作人員的整體工作量并未改變,但是借助信息技術可以將比較繁雜的信息進行系統化處理,讓工作人員可以將更多時間應用于信息處理和分析上,從而進一步提升了工作效率。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行政管理人員由于思想比較陳舊,受傳統工作行為的影響,他們還傾向于使用紙質媒介,不能及時了解新的技術手段,使得技術型人才比較缺乏。   4信息化建設視角下提升高校行政管理水平的對策
  4.1更新管理理念,逐步實現信息化管理
  要想保障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首先就要更新管理理念。高校領導者要引導教師樹立行政管理新理念。大學行政管理系統并非一個單一的技術系統,它的建設需要對人員、設備、管理體制等方面的內容進行綜合考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將其歸結為一個社會系統。高校信息化建設應該始終堅持“一把手工程”,由校領導牽頭,統籌全局,不但要持續關注學校的信息化發展進程,還要從整體上對這一計劃進行系統設計,局部優化不能代替整體水平,要以發展為主要驅動力,逐步實施和推廣信息化建設內容,呼吁全員參與。只有提升全員的關注度,才能將信息化建設工作搞好。此外,學校還應成立相應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小組,并聘請相應的行業專家,建立起信息化建設的綜合決策和協調機制。在這一過程中,專家主要起到決策支持作用,對整個工作組的工作內容進行統一協調和規劃,做到層次分明、內容清晰、工作合理。同時,各級工作部門還要明確職責,確定第一責任人,將內部信息化工作的領導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4.2增加經費支持,為現代化管理準備創造的硬件和軟件條件
  高校行政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需要投入龐大的資金,因此在信息化建設之前,一定要進行預算工作,合理安排和使用學校信息化專項資金。通常情況下,因為計算機等硬件設備的購置多為一次性投入,在預算制定的過程中軟件和其他輔助設備的費用往往被忽視。但是就當前狀況來看,一個系統的總費用中,軟件費用往往占到半數以上,有的甚至達到80%,這再一次強調了預算制定的重要性。因此,學校需要結合自身的經濟情況來確定階段性發展計劃,按步驟實現軟硬件設備的信息化。同時,學校還要對信息化項目實行統籌規劃和管理,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公共服務水平,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設的運維服務外包機制,提高資金利用率。另外,高校還要成立資金管理工作小組,加強經費管理工作,盡可能地“少說話、多辦事”,對每一筆支出都要嚴格記錄,將資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避免做無用功。
  4.3構建完整的數據庫系統,用信息化思想解決問題
  高校在建設信息化平臺的過程中,一定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制定整體解決方案,按照“學校統籌規劃、各部門分級實施、逐步完善”的要求有步驟地推進工作。同時還要對現有資源進行有效開發和利用,對學校管理信息系統進行及時維護,盡可能在平臺上,各個職能部門之間、各個學院之間、職能部門和學院之間可以實現資源共享、互聯互通。對于學校公共數據庫的建設,還要以實現信息準確、高速傳遞為主要目的,盡可能地打破時間和地域的限制,獲取基礎性、開放性的信息數據資源,建立起可供全校范圍內使用的信息數據庫,打破“信息孤島”,增強信息傳遞的實效性,提升學校管理服務水平。
  5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校要想提升現代化管理水平,第一步就要推進信息化建設,強化行政管理工作。在這一過程中,樹立信息化管理理念、制定合理的預算計劃、進行統籌規劃和管理、組建起一支技術水平高的人才隊伍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這樣,才能使高校信息化管理工作水平得以提升,才能推動信息服務工作朝著精細化和人性化方向發展。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7128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