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關于工業云的“十字路口”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MindSphere是操作系統,而數字化雙胞胎概念能最好地解釋了三者的關系?!蔽鏖T子股份公司首席運營官、首席技術官、管理委員會成員博樂仁博士(Dr. Roland Busch),在2019西門子中國創新峰會期間,被記者問到關于西門子傳統自動化業務、軟件業務和西門子工業云產品MindSphere之間的關系時,并沒有刻意強調工業云產品本身的價值,而是從企業業務流程的角度強調:MindSphere的加入,為OT和IT的融合提供了一個新的機制和完全數字化的可能性,使得傳統的自動化業務和軟件業務的能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提升。
  與同類產品不同,MindSphere從一開始,并不是一個“為了云而云”的產品。MindSphere最早源自西門子的數字化服務部門:為了響應用戶對現場數據采集的需求,西門子的數字化服務部門在綜合應用西門子傳統自動化硬件和工業軟件技術的基礎上,基于Cloud Foundry開發的架構在SAP HANA云平臺上構建了一個操作系統,依托西門子自身的網關類硬件產品,與眾多具有以太網通訊能力的設備進行聯結,收集和傳輸設備的運行數據,并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對企業生產現場的情況進行監控和優化。隨著應用的不斷完善,2015年,西門子推出了MindSphere的前身——跨業務的數字化服務平臺Sinalytics。此后,在2016年4月的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西門子正式發布了第一個版本商用版的MindSphere,并將“數字化雙胞胎”作為整個西門子數字化工廠業務線的產品和業務邏輯基礎。
  “西門子用工業軟件創建產品的數字化雙胞胎,進行產品仿真分析、生產過程模擬;到了制造階段,數字化雙胞胎會把從虛擬生產中生成的代碼直接導入設備,自動化設備就可以開始工作?!?
  在2019西門子中國創新峰會當天博樂仁的演講中,西門子實際上已經將三方面業務做了一個非常清晰的、從虛擬到現實的業務分層:最頂層是來自虛擬世界的PLM軟件套件、軟件工具和開放的MindSpher應用中心所提供的應用程序——這里實際上解決的是用數字化的方式,描述企業的相關產品、業務和流程,也是“數字化雙胞胎”的起點;最底層則是接近西門子傳統自動化業務、來自現實世界的設備層,包括工業設備、傳感器和執行器等。在兩者之間,是被定義成基于云的開放式物聯網操作系統的MindSphere。
  “MindSphere的價值在于:通過它,我們能夠監測整個業務運營過程是如何獲得數據,包括生產層面的運營數據。同時,收集并分析這些數據,確定其是否正確地反映了企業原本的業務計劃:一旦發生異常,即可通過數字化雙胞胎確認問題所在;甚至,在故障發生之前,融入了AI、ML和行業專有知識的MindSphere,就能夠預測故障的出現,從而幫助企業用戶在問題發生之前進行干預?!辈啡收f。
  事實上,作為目前市場上的工業云產品,西門子的MindSphere是典型的“廠派”代表——將多年沉淀的垂直行業知識融入到IT技術和應用當中,與IT廠商為代表的“云派”,對構建工業云持有不同的技術側重點和應用邏輯——其關注的重點是:工業云應用能夠在多大程度上融入、影響,并優化應用企業的現實業務,這顯然比純粹云派的工業云和工業物聯網產品,更容易獲得工業企業用戶的認可。而在同屬廠派的工業云技術和產品當中,由于西門子從2006年開始不斷加強自身的工業軟件技術實力,因此在產品完整度、業務連貫性和業務邏輯描述等方面,都更具有明顯的領先優勢。
  在技術領域,絕對的領先意味著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鑒,因此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去嘗試和驗證。
  “為什么我們一直在強調軟件和數字化,因為軟件正在改變我們的商業模式,甚至影響到硬件?!辈啡收f:“西門子過去銷售硬件,而在未來我們將向客戶銷售價值、可運行時間、更高的效率和更短的生命周期……這是一種完全不同的銷售方法。再也不是把一個硬件放在桌子上說:這個要500美元,它有怎樣的功能,這是完全不同的?!?
  顯而易見的是,對于西門子來講,由于MindSphere的出現,其不僅成為聯系西門子數字化工廠部門傳統業務的節點,成為盤活傳統業務的關鍵,更深遠的意義在于,其甚至也在潛移默化地改變著西門子數字化工廠部門的商業思維和模式,面臨一場不得不完成的自身“轉型”:從傳統的制造業企業、軟件系統提供商,向基于互聯網、云計算提供企業級業務服務的服務商進行轉化。因此與那些還在構建產品版圖的其他工業云廠商不同,已經在技術上和產品邏輯上獲得相當市場優勢的西門子,更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對MindSphere的產品定位和確定未來的運營模式,從而及早完成自身轉型。
  事實上從MindSphere2016年正式發布到現在,2年時間里,已經形成一個擁有350多個合作伙伴在內的龐大生態圈。
  首先,MindSphere被定義為一個PaaS層的企業云服務,因此其擁有包括AWS云、微軟Azure云和阿里云(中國市場)等在內的公有云合作伙伴。通過與這些合作伙伴的聯合推動,目前MindSphere以標準的“訂閱”云服務模式,已經擁有了包括大眾在內的1100多個應用客戶。同時,在此基礎上,西門子還建立了一個遍布全球20個國家和地區的應用中心,吸引了1000多位的軟件開發者、數據專家和工程師基于MindSphere開發適用于各種類型企業、各種應用場景的200多個應用。不僅如此,由于最初MindSphere由西門子數字化服務部門來掌控,因此還聯合了以埃森哲、源訊和Tcs等在內的IT顧問和實施、系統集成企業成為其生態系統當中的一部分。因此在西門子為MindSphere構建的的生態圈當中,實際上包含了咨詢服務、云服務和應用開發三個密切相關的子生態環境。
  單純從商業角度考慮,對應不同的生態環境,MindSphere的商業路徑可以大致分為幾種:第一種是目前西門子正在執行的,以數字化服務部門主導,通過咨詢服務,利用MindSphere為企業提供整合工業自動化硬件和工業軟件的解決方案,從而帶動西門子傳統產品和業務的增長;第二種是傳統IT產業云服務提供商的模式,提供MindSphere訂閱服務為主,通過企業通過自主PaaS構建符合自身業務場景的IT應用,獲得更多的企業用戶,從而獲得長期、穩定和持續的業務增長;第三種是以MindSphere為平臺,構建一種類似蘋果應用商店的業務模式,以一種更持續的投入,用一種類似互聯網公司的商業思維,給未來的工業企業都打上西門子的標簽,從而在行業當中獲得更多的話語權和領導力,從中尋找更多的商業價值。   當然,幾種產品定位和商業模式本質并不存在必然的沖突,甚至西門子也有足夠的技術能力,在不同階段、為不同量級的用戶,提供不同的模式,以覆蓋更多的用戶群。但是對于“工業云”這樣一個新生應用,西門子對于MindSphere的準確定義,在很大程度上能夠給予“工業云”一個更明確的技術發展方向、應用模式和發未來可發揮的空間。
  “首先,MindSphere不是一個平臺。 MindSphere是一個操作系統。我們在工業行業內提供的是一種操作層,它將標準平臺應用于工業方面,可以在標準平臺上創造價值,它更接近工業IT技術。這就是MindSphere。我們有服務,這些服務根據國家的不同,根據客戶喜好的不同,依靠著亞馬遜或阿里巴巴運營?!蔽鏖T子數字化工業集團公司工廠自動化部首席執行官Ralf-Michael Franke之前在2019漢諾威展會期間接受采訪時,談到了關于MindSphere的商業模式:“MindSphere是根據企業用戶在平臺上計算的數據量來付費,商業模式與亞馬遜或者其他平臺上看到的都差不多。在某些情況下,MindSphere是在背后運用標準平臺的服務,它的背后是阿里巴巴或者亞馬遜:用戶在支付共有云平臺的基本平臺費用之后,只要再為MindSphere的服務付費即可?!?
  然而Ralf-Michael Franke的回答并沒有涉及西門子內部對于MindSphere的具體定位:MindSphere應該是服務,還是工具?或者,應該是解決方案?相對應的是,MindSphere的商業運營模式選擇,是要更接近傳統的工業產品部署、實施?還是軟件服務的咨詢和服務?或者,兩者都不是?而是以一種純粹的互聯網公司的模式運營?
  “現在我們的商業模式是非常簡單的訂閱模式,另外也有更多的合作來自西門子的數字化服務部門。當然,我們最終期望能夠在應用和軟硬件解決方案方面能夠獲得更多的認可。”MindSphere 的全球負責人Stephen M.Bashada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就目前來說,最重要的是獲得更多的用戶,因為足夠多的用戶才能夠使得整個生態系統保持活躍。
  寫在最后
  從智能制造到工業4.0,再到工業云,實際上對于企業用戶而言,所有的一切理論和應用邏輯,都是為了能夠最終作用于現實業務當中。同樣的,工業云未來的產品定位和商業邏輯,則決定了未來工業企業與系統提供商之間的關系:包括如何獲得更多的服務、支持和能力的增長。如何以一種工業企業更能接受、獲得更好用戶體驗的方式推進工業云的應用,決定了工業云未來市場應用的效果。當然,對于西門子而言,是否要徹底從傳統業務實現業務轉型?在堅持傳統和實現突破之間如何平衡?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自我挑戰。
  無論如何,向左還是向右?工業云都到了一個需要明確定義的十字路口。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9348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