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財務共享平臺的業財融合模式構建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財務共享在現如今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時代背景下應運而生,通過財務共享平臺構建,能夠將許多分散的財務板塊整合到同一個平臺中進行統一化管理,實現對各板塊的規范化提升,大大提高了企業財務工作的效率,對實現業務和財務融合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從而推動了企業的良好發展。本文將從實現企業業財融合模式構建與如何對其實施保障兩方面為主要內容,希望能對業內人士產生一些啟發與思考。
關鍵詞:財務共享;業財融合;模式構建
一、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改革的不斷推行與深入,市場經濟開始逐步發展起來,我國傳統財務把重心放在基礎財務領域的特點使其在市場中的競爭力越來越小,已經開始呈現出無法適應當下經濟發展的局面?,F如今,很多企業為了加深財務與業務間的聯系開始逐步朝業財融合模式發展,更多的企業開始重視企業管理運作與財務水平間的關系,利用財務信息幫助企業實現更好的業務發展,緩解企業經營管理壓力?;谄髽I當下需求,實現財務共享就顯得尤為重要,財務共享可以將企業業務與財務間信息緊密聯系起來,能夠實現財務對企業業務以及利潤中心的有效連接,在財務共享基礎上將許多分散板塊業務整合起來,達到更加規范化、科學化、標準化的發展,從而保障企業業財融合模式的構建。通過對企業業務財務的有機融合,能夠大大提升企業工作效率,降低企業風險,實現資源最優配置。本文將從財務共享平臺搭建實施背景出發,著重探討關于財務共享平臺下企業業財融合模式的實現需求以及如何保障財務共享平臺下業財融合模式有效實施。
二、財務共享平臺搭建
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傳統財務體系已經越來越不能滿足現代市場需求,財務共享迫在眉睫?,F如今很多企業實現了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張,在這樣的背景下,搭建財務共享平臺就成了減輕企業財務處理壓力的有效手段。對于財務共享平臺的搭建可以從流程構建以及組織構架兩方面進行分析:
1.財務共享平臺流程搭建
通過實現財務共享,可以將企業中原本孤立的財務體系融合起來,實現流程的規范化與標準化,這樣可以使得傳統財務中基礎財務工作量減少,從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此外由于財務服務共享中心將業務流程進行了重新梳理,從而使各流程更為標準化,加強了各系統間信息的傳輸效率,從而讓部門繁雜的企業得以減少運營成本,提升運行效率。此外,可以通過聘請第三方機構的方式,對業務流程進行咨詢改進與梳理,從而得到一些可行性報告分析。在該流程中,將傳統基礎財務工作集中于財務共享平臺下,保險公司通過掃描形式上傳原始憑證,大大提升了項目審批速度,同時引入第三方支付方式,從而實現資金的快速周轉與安全性提升。通過這樣的流程搭建,可以節約企業運營資本,提升企業工作效率,保障企業資金流動安全性。
2.企業組織構架搭建
在企業內部搭建起財務共享平臺,明確企業戰略目標定位,加強與政府以及監管部門的有效連接,同時加強與總部以及同行的溝通,可以在設立主要核算中心的基礎上,下設會計部門、核算部門、運營部門、財務管理部門以及辦公室等。各部門分工合作,實現整體構架搭建,完成對企業各項業務以及財務事項的處理,實現企業結構優化。
三、財務共享平臺下業財融合模式的實現
為實現企業業財融合模式的有效實現,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考慮:
1.搭建財務共享平臺
作為企業運營過程中的重要因素,財務信息可靠性及真實性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搭建財務共享平臺,可以對企業各部門間形成有效溝通,從而解決各部門間信息閉塞問題,提升了企業各部門間信息交流效率及安全性。通過平臺內強大信息網路,對企業信息進行整合,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為企業信息可靠性與真實性奠定堅實基礎。具體而言,在搭建財務共享平臺,實現財務整合之后,就會計信息資源來說,大大改善了原來集團與子單位間會計信息資源分散的問題,使集團中各單位信息傳遞更為通常;從用戶需求角度來說,解決了原來溝通難度大,信息不對稱,信息需求難以滿足的問題,在共享平臺上可以對用戶需求進行統一分類分析;從人力資源角度考慮,節省了培訓成本,提高了職工素質;從計算機自動化設施來說,設立共享平臺能夠對設備進行集中采購管理,從而節約成本提升效率。
2.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要實現企業業財融合,除了依托財務共享平臺以外,還要對企業財務監管體系進行完善。首先,在進行業財融合模式搭建過程中,要確保建立統一流程及規范,此外還需要通過財務共享平臺相關審核。然后,對于企業內部業務,要集中業務,確保所有成員可以把握最新業務內容動向。此外,加強對企業業務日常管理,所有財務數據都應入庫保存,不得隨意更改。最后,在進行業務開展時,完善監管保障機制,以保障業務順利進行。
3.優化業財融合流程
利用財務共享平臺的建立可以實現企業各部門在解決問題時能夠有章可循,處理突發事件時也能夠在平臺上對問題進行處理記錄,從而豐富了財務共享平臺角色內涵,除了作為數據提供者之外還可以擔任數據記錄角色,降低財務風險。具體而言,傳統財務業務部門解決時需要通過多流程,實現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間的信息往來,業務部門提出報銷等事務申請,財務部門進行監督核算報銷,同時索要合同及單據等證明材料;之后業務部門要求財務部門提供報告說明,財務要求業務部門對未來業務進行預測評估,之后進行預算執行報告分析。而通過搭建財務共享平臺,這一流程得以簡化,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共同實現事務的前期計劃、中期控制以及事后分析。業財融合向共享平臺提交申請,平臺進行核算報銷,處理財務處理指令,最終完成事務處理。通過對業務層面、控制層面以及戰略層面的統一,實現了業財流程協同優化。
四、財務共享平臺下業財融合模式實施保障
1.制度保障
財務共享平臺下業財融合模式的發展實施離不開相關制度的保障,作為實現業財融合的前提與基礎,制定相關規章制度可以有效保障戰略目標的達成,企業在摸索過程中,要結合自身條件制定出相應符合實際條件的監督管理章程。制定規章制度時,要考慮到宏觀戰略目標以及微觀細節把控,科學的監管辦法,能夠有效降低企業管理難度,節約管理成本。企業應當在制定內部管理辦法時結合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體制,做到在探索中對細節條目的不斷改善,而不是直接套用其他企業現成模式。
2.技術保障
在財務共享平臺建設過程中,離不開技術更新支持保障,企業應當積極引入新技術,對平臺進行不斷優化改善,實現平臺的正常運行,幫助企業完成財務信息有效溝通,促進業財融合。
3.人員保障
企業業財融合的有效構建離不開人員的有效保障。作為企業中綜合性及復雜性較高內容,對于專業會計人員以及技術人員的需求是很大的,提升人員職業水平與職業素養顯得尤為重要,因此,要積極對人才進行相關培訓,提升人員各方面水平,有效保障企業業財融合模式構建。
五、結語
財務共享平臺的建立幫助企業減少了運營成本,提升了工作效率,是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為實現企業業財融合而產生的一種有效解決方式。企業通過對內部各項流程的標準化、規范化梳理,可以解決傳統財務模式下出現的各種問題。本文從財務共享平臺下業財融合模式實現角度出發,對如何保障業財融合模式的實現進行了簡要探究,明確了制度保障與業務保障的重要性,從而對財務共享平臺下的業財融合模式構建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分析了該模式下企業管理的優越性,希望可以為業內人士帶來一些啟發與思考,起到一定的參考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李聞一,朱媛媛等.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服務質量研究,會計研究,2017.
[2]周文娟.云會計的風險識別與應對,財會通訊,2017.
[3]楊寅,趙立彬.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構建的關鍵影響因素分析,財會通訊,2016.
作者簡介:鐘露璐(1995.12- )女,漢族,湖南省邵陽人,碩士,研究方向:會計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937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