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術企業內部控制機制建設與風險防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信息技術飛速發展背景下,以先進技術為支撐的高新技術企業迎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而面對越發巨大的市場競爭壓力,高新技術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應該重視內部控制工作,在強化內部控制機制建設的同時,做好相應的風險防范,以此來更好地應對時代發展的新要求。本文結合內部控制及風險防范的內涵,對高新技術企業內部控制機制建設與風險防范進行了分析和討論。
關鍵詞:高新技術企業;內部控制;機制建設;風險防范
相比較常規的生產企業或者工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在經營中以先進技術為支撐,強調通過現代高新技術來提高生產效率,實現自身的健康發展,其財務管理體現出高風險、高收益的特點,要求企業必須切實做好內部控制和風險防范工作,以此來實現自身的穩定健康發展。
一、內部控制與風險防范
內部控制主要是強調將企業內部管理作為主體,通過有效的內部調控措施來保證資金安全,規避經營風險,確保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可靠性,在企業內部建立起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的機制,防止違法亂紀現象的發生。必須明確的是,內部控制并非是管理目的,而是一種管控手段,必須是為了達成某種目的才會去實施,對于企業經營管理而言,內部控制發揮出的作用不容忽視,能夠在企業內部構建起良好的環境和氛圍,在監督企業正常運轉的同時,也會受到企業內部環境的影響,因此,不同企業在內部控制中采用的手段和方法也會有所不同。
風險防范指企業從自身的經營狀況出發,有目的地運用一些風險防護措施,消除發展中遇到的風險和隱患,以保證自身的經濟效益。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的發展不僅需要關注組織領導、成本管控,還應該考慮市場競爭帶來的各種風險,做好風險防范工作,通過有效的風險防范措施,降低企業遭遇風險的幾率,提升其市場競爭力以及整體抗風險能力[1]。
內部控制與風險防范之間存在緊密聯系,一方面,內部控制機制的建設是企業風險防范的基礎,另一方面,企業風險防范是內部控制機制建設的主要目的。做好內部控制機制建設工作,進一步夯實人才隊伍和制度體系,能夠為企業風險防范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和制度保障,幫助企業化解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各種矛盾,實現可持續發展。從這個角度分析,內部控制與風險防范可謂一脈相承,缺一不可。
二、高新技術企業內部控制機制的建設
完善的內部控制機制是確保高新技術企業內部控制工作順利實施的基礎和前提,從目前來看,雖然高新技術企業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帶動下,實現了迅猛發展,但是其本身在內部控制機制建設方面存在不少問題,如內控機制不完善、執行力不足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了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性?;诖耍咝录夹g企業應該從自身的發展情況著眼,做好內部控制機制的建設工作,做到科學規劃,統一布局。具體來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操作:
(一)統一管理體系
高新技術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必須具備統一規范的管理體系,確保各部門的員工都能夠將推動企業發展作為核心目標,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充分發揮整體力量。統一的管理體系不僅應該包括車間管理、接待服務以及生產控制,還應該強調以人為本,做好管理隊伍建設,提升內部控制的有效性[2]。
?。ǘ└纳苾瓤丨h境
優越的內控環境是構建內部控制機制的前提,高新技術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應該重視自身內部控制環境的塑造,建立起完善的內部管理制度,以制度來對員工的言行舉止進行規范,繼而形成人人遵守、團結互助的良好局面,提升企業的凝聚力,幫助企業夯實發展基礎。
?。ㄈ娀瘍瓤乇O督
想要保證內部控制機制的有效落實,必須對內控監督進行強化。高新技術企業建設內部控制機制的過程中,不能一味將目光放在制度建設和管理方面,還應該重視內控監督工作。具體來講,內控監督可以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企業管理層對下屬員工的監督,能夠確保其積極完成自身工作,保證工作的質量和效率,使得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都能夠得到有序推進,二是企業下屬員工對管理層的監督,能夠督促管理人員強化自我約束,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提升管理的有效性。應該明確,監管體系是高新技術企業開展內部控制工作的核心保障,需要具備一定的獨立性和規范性,避免與其他職能部門混為一談,相應的工作人員也不能同時擔任其他監管工作,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切實保證監管系統的獨立性。如果必要,可以將監管系統交由企業領導負責,配合管理層級組成的監管隊伍,以及相應的績效管理制度,保證內控監督的透明性和公正性。另外,應該從企業的實際情況著眼,賦予監管機構相應的職權,以此來保證內控監督工作的順利落實[3]。
三、高新技術企業風險防范的有效策略
高新技術企業的經營管理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風險,如稅收政策風險、戰略選擇風險、技術研發風險、投資風險以及資金回收風險等,想要保證風險防范的有效性,需要將其與內部控制結合在一起,實現雙方的相互協調。
(一)構建企業風險文化
風險文化是基于風險導向的內部控制機制中的一種軟因素,能夠對內部控制機制運行中的行為方式和思考方式產生影響。因此,高新企業技術在開展風險防范的過程中,應該加大企業風險文化的營造力度,為內部控制提供良好的環境和氛圍,以此來強化企業對于風險的防范和抵御能力。例如,可以在企業內部開展思想道德教育,由領導人和管理層帶頭學習,在風險管理文化的營造出起到示范性作用;應該定期發放風險管理相關的資料,確保企業每一個員工都能夠具備相應的風險管控意識。
(二)完善風險管理體系
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配合健全的內部控制機制,是確保企業風險管控有效性的前提。在實踐中,管理人員應該首先對企業經營中的各種經濟事項進行識別,找出可能導致風險和隱患的內部及外部因素,然后聯系企業以往的信息以及未來可預見的變化情況,做好風險識別以及全面評估,分析風險對于企業的影響程度,同時制定切實有效的風險防范措施。在對風險應對方案進行制定和選擇的過程中,應該考慮方案實施后剩余風險可能對企業造成的影響[4]。
?。ㄈ﹦撔陆洜I管理模式
考慮高新技術企業本身經營管理的特殊性,在實施風險管理的過程中,企業應該對自身的經營管理模式進行創新,構建其完善的管理流程,針對項目進行前期預測和判斷,做好潛在風險分析,確保在經營管理中能夠面面俱到。例如,在針對新技術和新產品進行研發的過程中,企業應該做好模擬工作,預先就設計方案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以及潛在風險進行預測,及時做出修改和優化,將風險降至可控范圍內。
(四)健全風險評估機制
高新技術企業在構建內部控制機制的過程中,應該對其作用進行明確,通過完善的內部控制機制來降低運營中的各種風險,確保企業戰略發展目標的有效落實。事實上,無論是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還是落實,都應該從運營風險評估的角度著眼,切實做好風險防范工作。即便是當前很多高新技術企業在建設內部控制機制的過程中,已經包含了風險管理和防范的內容,但是在實際執行環節依然沒有能夠得到有效實施。對此,高新技術企業應該健全相應的風險評估機制,確保其能夠得到有效落實,以此來降低風險發生的概率[5]。
四、結語
總而言之,面對越發激烈的市場競爭,高新技術企業想要實現自身的長遠健康發展,必須做好內部控制機制建設,同時強化風險防范意識,提升對于各類風險的防范與應對能力。內部控制機制與風險防范同樣重要,在企業發展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兩者缺一不可,以完善的內部控制機制配合強大的風險防范能力,高新技術企業能夠更好地應對市場競爭,防范經營風險,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徐愛玲.高新技術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的風險和財務策略[J].納稅,2018,12 (22):95.
[2]李莎.高新技術企業內控機制的建設與風險防范[J].管理觀察,2018 (15):38-40.
[3]張文佳,賀志鋒,李鈺姝.高新技術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與控制問題研究[J].財會學習,2018 (04):33-34.
[4]劉穎.高新技術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與控制研究[J].經貿實踐,2017 (22):235.
[5]楊麗琪.高新技術企業內控機制的建設與風險防范[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7 (19):108-10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9137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