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會計準則視角下的中學財務管理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財務管理是中學日常管理的重要范疇,作為財政撥款的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水平不僅對中學內部治理有著重要的影響,對其教育教學責任的履行也有重大作用。文章基于此,首先分析了新會計準則對中學財務管理的具體影響,然后就如何從新會計準則出發,完善中學財務管理提出了對策與建議,包括轉變管理理念、強化預算管理、完善資產管理、提高人員素質等。
關鍵詞:新會計準則;中學財務管理;預算管理
會計行業有著很強的政策性,緊扣政府政策的變化,不斷更新會計理念,改善會計工作模式,是各單位提高會計水平,優化財務管理的必然要求。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全面梳理了97-01年頒發的16項會計準則,并于2006年構建起健全的會計準則體系,爾后,新會計準則體系處于不斷的完善與發展中,就以2018年為例,財政部11月印發《政府會計準則第7號——會計調整》,涉及會計政策變更及追溯調整法等多項內容。會計準則總體朝著更加健全、系統、完善的角度變化,為各單位完善財務管理提供了條件,同時,也增加了各單位財務管理的壓力,需要其從新會計準則出發,做好必要的財務管理改革工作。
一、新會計準則對中學財務管理的影響
(一)加強資金核算管理
學校作為事業單位,其資金來源具有多樣性,除了政府撥款外,社會大眾的捐款等同樣是資金的重要來源,同時,還有信息化建設等的專項資金,很多時候,一筆資金的支出,涉及到多個不同的來源。傳統的會計核算方式存在落后性,難以有效地將會計信息全面地表現出來,很容易出現信息失真的現象,從而影響資金的使用效率。新的會計制度的實施,可以有效地克服此一問題,從而強化學校的資金核算管理。
?。ǘ┨嵘龑W校管理水平
學校以教書育人為天職,學校管理服務于學校教育,是學校事業發展的重要保障力量,而財務管理則是學校管理的核心組成部分,財務管理對學校資金的配置效率以及固定資產價值的發揮等都有著重要作用。現階段中學在財務管理中存在著不少的問題,特別是在會計核算環節,尤其如此,影響了學校內部管理的效果與水平。新會計準則的應用可以有效地改變此一現象,提升學校管理水平,從而為教育事業更好地開展保駕護航。
?。ㄈ┨岣邚臉I人員素養
會計行業是一項高度專業化的行業,對從業人員的專業能力與業務素養有著很高的要求。同樣,會計行業也是時代性非常顯著的行業,需要時刻關注政策環境的變動。因此,對會計從業人員,緊扣時代環境的變化趨勢,做好相應的自我發展與提升工作,就成為會計行業的必然要求。新會計準則是新時期政府出臺的有關會計行業的各項政策的統稱,不僅能夠規范當前的會計行業,同樣具有很強的前瞻性,是會計從業人員職業發展的導向,新會計準則的運用對會計人員的提升有著重要作用。
二、新會計準則視角下中學財務管理的對策
(一)轉變管理理念
新會計制度的提出與實施,對中學財務管理效率的提升以及財務管理規范性的提高均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中學在新會計準則下,首先要做的便是轉變管理理念,以正確的態度來強化會計工作,優化財務管理。首先,學校要提升新會計準則實施的重要程度,將新會計準則作為當前學校會計工作完善的有效憑借,特別是學校管理人員,要深刻地認識到新會計準則之于學校發展的重要地位,加強新會計準則實施與執行中的各項投入,從人力、物力、財力等角度出發,優化資源的投入與配置,有效改變當前會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其次,學校要完善會計記賬方式,從新會計準則的內容與要求出發,提高對現有資產、凈資產以及債務的管理與審查,確保財務資金的使用效率;最后,嚴格與財會與審計的分工。不相容崗位相分離是有效杜絕財務管理風險,提升會計工作水平的有效手段。因此,學校需要做好財務與審計的分離工作,加強財務管理工作的審查與監督工作,以嚴格的審計工作推動財務管理的規范化發展。
(二)強化預算管理
粗放式的預算管理是中學財務管理的通病,作為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中學在很長一段時間都缺乏應有的財務管理壓力,因此,在預算管理中存在著隨意性的現象,影響了資金使用的效率與作用。因此,學校需要將強化預算管理作為新會計準則下財務管理改革與創新的重點內容。首先,優化財務預算管理的編制。中學在預算編制中不僅要參考上一年度預算編制與執行的效果,查找預算編制中的常見問題,不斷提升預算編制的科學性,更要結合本年度預算工作的目標與需要,提升預算編制的針對性。就以投資預算編制為例,要重視固定資產的損耗問題,精準核算投資環節中固定資產的損耗率,最大限度地提升資金利用效率;其次,強化預算編制的執行力度。執行不力是學校預算管理中的常見問題,學校一方面要健全預算執行體系,結合各部門、崗位的工作內容與工作特點,推動預算執行與崗位工作的融合,另一方面要健全預算執行的監督管理機制以及績效考核機制,以完善的監督與細致的考核來提升預算的執行效果。
(三)完善資產管理
資產管理是中學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中學資產包括流動資產與固定資產,前者以資金為主要形式,后者則以教學設備等為主要內容。一直以來,中學在固定資產管理中均存在著不少的問題,特別是在固定資產的價值等級、資產損耗計算中,更是如此,嚴重影響了財務管理的科學性與標準性。因此,在新會計準則下,中學需要強化固定資產的管理,從以下幾個角度出發,采取好有效的措施,首先,做好資產登記。資產登記是固定資產管理的先決條件。在資產登記中,學校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登記好固定資產的實際金額,對有相關憑證的固定資產,不僅要登記其金額,更要將稅費納入到會計賬目中,而對部分缺乏憑證的固定資產,則要委托專業的機構進行估價,確認其具體價值后,再行登記,以防出現固定資產虛高或者遺漏的現象;其次,嚴格固定資產的損耗核算。固定資產,如多媒體教學工具等,其價值會隨著使用年限的增長而不斷降低,因此,學校在會計核算中需要增加折舊與攤銷兩個會計項目。從固定資產的屬性出發,合理選擇會計項目,精準選擇折舊年限。
?。ㄋ模┨岣呷藛T素質
對中學等事業單位而言,新會計準則既是其完善會計工作的有效保障,也為其會計工作轉型與升級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從新會計準則的具體內容以及實施要點出發,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是充分發揮新會計制度價值的前提。其中,最為主要的一點便是做好從業人員的培訓工作。對此,中學需要從以下三點出發,采取好有效的措施。首先,加強新會計準則的基礎內容培訓。會計政策具有很強的時代性,政府每年都會出臺一些新的政策內容,比如2018年關于重大前期差錯的會計處理方法的變革等,學校要組織會計工作人員接受系統性的培訓,有效提升會計人員對于新會計準則的理解與接受水平,提高其從業能力與水平;其次,加強信息技術操作培訓。在當前財務管理信息化不斷深入的宏觀環境下,提高會計人員的信息處理操作水平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學校需要結合會計人員的學歷背景與年齡結構,采取好差異化的培訓工作。不僅如此,會計行業對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水準有著很高的要求,學校也要推動會計職業道德教育。
三、結語
會計準則是會計行業的從業依據,在會計事業的發展與規范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隨著我國會計事業的不斷優化,會計行業的準則也日漸齊全,特別是新會計準則的發布與實施,為事業單位會計事業與財務管理的深入提供了便利的條件。中學要加強新會計準則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1]胡靜.新會計準則視角下提升中學財務管理能力的對策[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 (18):121-122.
[2]張志清.基于新會計準則視角下的中學財務管理[J].財會學習,2018 (04):45-46.
[3]李淑玲.新會計制度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探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6 (25):70+65.
[4]唐琳.基于新會計制度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剖析[J].財會學習,2017 (13):68.
[5]檀朝良.新會計準則視角下的中學財務管理探討[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3 (05):33-3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9138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