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新形勢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不足及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近年,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財政財務管理體制已發生了巨大的變革,如何以此為契機,強化財務管理是值得思考的問題。文章以合肥市財政財務管理體制為研究基礎,剖析當前行政事業單位在財務管理上的共性問題,并提出以預算為起點、內控為抓手,在常態化的監管中完善財務管理的舉措。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對策
  伴隨2019年起行政事業單位不再分別執行行政、事業及相關行業會計制度,開始統一執行《政府會計制度》,相應財政財務管理體制的改革繼續深入,在會計制度與財政管理體制雙重變革的新形勢下,行政事業單位如何強化財務管理是值得認真探究的問題[1]。其應當以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管理目標為總領,通過從預算、收支、資產、政府采購管理等方面入手,樹立風險意識,建立內部監督的常態化,從而有效保障資金收支規范、國有資產安全。
  一、當前合肥市行政事業單位財政財務管理體制
  合肥市財政管理體制改革已有十余年[2],2006年合肥市財政部門正式實行國庫集中支付管理制度,將各單位收支全部納入財政統一管理。伴隨著2013、2014年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先后實施,合肥市財政局陸續出臺了一系列預算收支管理辦法和規定,如《合肥市市直機關會議費管理辦法》、《合肥市市直機關培訓經費管理辦法》、《合肥市市直機關差旅費管理辦法》、《市直部門預算績效目標管理暫行辦法》等,并于2017年4月起正式運行合肥市財政財務集中管理平臺,將合肥市市直各預算單位賬務處理系統實行統一管理,從而對合肥市各行政事業單位從預算編制的源頭,到預算支出的監督管理,直至預算執行的績效目標考評均提出了更明確、規范的要求。2019年將施行《政府會計制度》,對于在新的會計制度和財政管理體制下,如何將有效的預算管理與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和獨立的內部監督管理環環相扣,形成完整的財務管理體系,實現財務風險的有效防控,提出了新的思考。文章以當前合肥市財政管理體制為基礎,對當前行政事業單位財政財務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下一步應采取的對策等提出了一些思考。
  二、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ㄒ唬╊A算缺乏約束力,預算管理意識不強。預算管理總體上以預算編制為起點、預算執行為過程監管、預算評價及績效考核為事中和事后督導,預算管理應當是一套完整的資金管控過程[3]。然而,當前較多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編制之初即未做到以工作規劃來指引預算編制,導致預算的編制與工作的開展并非較好的“契合”。在預算的執行過程中,存在單位預算指標與各項經費實際需求產生矛盾時,擠占其他業務經費而出現的不規范支付現象。此外,存在各預算執行單位對預算資金使用的責任意識和效率意識均不強的現象,忽視績效考評督導的重要作用。
  (二)內部控制觀念薄弱,缺乏風險防控意識。行政事業單位其工作職能一般為社會服務管理[4],業務通常具有非盈利性,故其資金的收支核算一般較為簡單,從而容易產生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僅僅是從事收付款工作,其內部控制在財務管理中并非舉足輕重,忽視了內控對防范風險的重要作用。2014年,合肥市在深化市級預算單位財政財務管理的相關意見中,明確要求各單位須建立內部控制規范。各單位遵照文件要求制定了相應的內控制度,但仍存在個別單位內控制度的擬定并未在認真梳理本單位各項業務的基礎上完成,導致內部控制始終停留在理論上,無法在實踐中充分發揮防控經濟活動風險的作用。
 ?。ㄈ┴攧諐徫宦氊煵磺?,財務人員素質有待提高。當前,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因受編制限制,財務管理人員不足,導致有的出納和其他會計崗位職責分工不明確,如存在單位公務卡的保管與其密碼由一人掌握,支付款項所需的印章未實現分開保管等現象,如果財務人員存在職業道德風險,將會給單位造成較大的損失,導致國有資產流失的風險。
  (四)未建立內部監管體系,監督不到位。目前,行政事業單位缺乏一套系統的內部監管體系,形成事后檢查多,事前和事中監管缺乏,專項督導多,日常監督不足的局勢,監管的不到位可能會造成國有資產浪費或損失的風險。
  三、完善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舉措
 ?。ㄒ唬┮灶A算管控為起點,強化預算執行與績效管理的深度融合。首先,應在整個單位中形成預算編制“誰使用,誰有責”的意識,即應明確所有使用預算資金的業務部門,其在預算編制中均具有主體責任,由業務部門根據自己下一步工作開展情況,結合預期達到的工作成果、績效目標,提出具體、合理的預算方案。其次,嚴把預算執行關,在督導預算執行的過程中,對各項支出尤其是經濟事項重大、數額較大的事項,要嚴格遵守相關政策規定的審批和支付流程等。最后,建立預算執行的績效評價機制。在預算執行過程中,應實時跟蹤預算執行效益和效果情況,預算執行后,應根據其超支或結余情況分析原因,對預算編制、執行、績效等預算管理整體情況給予合理的評價,并將評價結果予以公開反饋,同時應將預算執行評價納入單位業務工作目標考評體系中。2017年,合肥市出臺了市本級財政支出政策庫管理機制,該機制通過政策庫系統平臺實現支出政策更新、申報預算、政策執行及績效評價的督導跟蹤管理,為更規范、高效的管控財政預算資金奠定了基礎。
 ?。ǘ┙∪鋵崈炔靠刂浦贫?,提高風險防范意識。行政事業單位應當根據相關政策變化和業務的發展,定期修訂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并嚴格以內部控制為業務操作規范。提高風險防范意識,每年至少應開展一次內控自查,尤其與重大經濟事項相關的內控機制應定期梳理,力求將風險降到最低。2018年,合肥市就“小金庫”防治的長效機制建立、政府采購行為等方面開展了專項檢查工作,市直各預算單位以此為契機,梳理了本單位財政財務資金管理等制度的建立和執行等情況,對內控機制建設,風險防控能力等方面,實現了全面的自查。行政事業單位應將這種梳理和自查納入日常財務管理,在防控風險中不斷健全內控機制。
 ?。ㄈ┟鞔_會計崗位職責,以培訓穩步提升財務人員綜合素質。首先,應充分正視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會計崗位的重要性,完善其崗位職責分工,以不相容崗位相分離、崗位設置相互制衡、相互監督的原則為基礎,資金支付與審核不得一人完成,支付款項所需的全部印章應分人保管。各財務人員應嚴格按照設定的會計崗位職責履職,不得越權。此外,應強化學習培訓機制,加強會計人員業務能力和職業道德兩方面的培訓,提高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防止因會計人員個人的原因導致財務風險的發生。
 ?。ㄋ模┩晟票O督機制,建立以內部審計為核心的內部監管體系。行政事業單位應建立包含資金收支、物資采購、資產管理、項目建設等內容的監督管理機制,并形成環環相扣的監督模式,同時將監管由過去的事后監管,擴大到事前和事中監管,實現業務工作的“全流程”督導。完善監督機制,首先,應在內部審計監督常態化中實現內審全覆蓋。即內部審計應覆蓋含一級主管部門在內的所有單位,如所屬二級事業單位較多的,應確保每三至五年對所屬單位輪審一次。對內審中發現的問題應著重關注并責令限期整改,同時以此作為完善內控及相關管理制度的參考,達到監督防范風險的初衷。其次,應將單位內部紀檢監察工作與內部審計工作協調起來,建立部門之間相互配合、信息共享的內部監管模式。最后,應完善單位內部公開公示制度,對涉及重要事項和重大資金收支的業務應依法依規的在單位內部予以公開公示,接受內部的廣泛監督。
  四、結語
  行政事業單位在財政改革的新形勢下,應改變過去財務管理意識淡薄,風險防范意識不強的狀況,應以強化預算管理為起點,以健全落實內控制度為抓手,在完善監管機制中實現有效的財務管理,從而保障財政財務資金安全,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社會綜合效益。
  參考文獻:
  [1]陳世權,唐劍芳,李淑,等.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中國總會計師,2016 (4):94-95.
  [2]合肥市財政系統績效考核體系研究[D].安徽大學,2013.
  [3]王榮華.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8 (1):32-32.
  [4]周熠.行政機關和事業單位職能界定問題研究[D].山東財經大學,201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91385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