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華為為何無需上市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一家企業的發展必然伴隨著上市決策。早在2002年和2012年,摩根斯坦利曾兩次拜訪華為總部與華為商榷上市事宜,由于改革壓力巨大和時機不成熟等原因,兩次上市策劃均遭到拒絕。隨著5G概念的興起,這場世界科技最前沿的革命,華為公司實現從落后者到領頭人的飛躍,然而華為還是沒有上市的想法。本文將從華為上市的缺點以及華為公司本身的發展特點分析華為無需上市的原因。
  關鍵詞:華為 上市
  一、研究背景
  此前,華為公司創始人任正非透露,2019年對于華為而言將是艱難的一年,可能會在國際市場面臨重重網難,華為不是上市公司,不需要漂亮的財務報表去迎合資本市場。
  面對美國的抵制,華為拿起了法律武器捍衛自己的權力。3月7日,華為公司正式宣布起訴美國政府,控告美國違憲,希望能夠判定美國政府抵制華為產品這一行為違反憲法。向來低調行事的華為,此次高調宣布起訴美國政府,自然吸引了全世界目光。近些年來,美國企業在通訊設備領域一直在與華為等中國公司競爭,而華為在最新的科技競爭制高點5G領域的領先優勢,讓美國倍感危機,華為也因此處處遇到障礙?,F在,華為公司轉守為攻,和美國政府展開正面交鋒,這是一種策略的改變。然而,這又發人深思,華為在5G領域現在正處于風口浪尖,作為一家未上市的公司,華為有足夠的能力融資來實現持續經營嗎?
  關于華為拒絕上市的原因,向呂銀( 2018)認為上市會為華為帶來降低隱蔽性和靈活性、控制權波動、維持上市成本高、股價波動加大等不良后果,對華為當前的發展益處不大;黃旭( 2017)認為與上市股權融資相比,華為的股權激勵能夠發揮的作用更加重要,能夠發揮避免管理者在職過度消費、穩定公司股利分紅、提升企業價值、易丁進行股權激勵成本測算等優勢。
  二‘上市的弊端
  首先,監管部門明確要求上市公司定期披露相關信息,使上市公司相關信息透明化,這就會產生財務數據、股本變化、重大交易、盈利與預算等暴露給對于的風險。華為遭到美國抵制的一個很重要原因就在于信息披露不完全。但是對丁華為這樣的科技含量高的電信企業,其研發力量和技術資源是其發展的牛命線,信息充分公開透明并非是件好事。另外,一旦上市,華為無法專注于新技術的開發,公司管理層還要分心應對資本市場的博弈,忙于應付各種訴訟、協調與監管機構和與投資者的關系。公司的業務和公司價值就有遭受連累的潛在風險,同行業的中興通訊也是一個例子。
  其次,華為公司一旦上市,歸屬丁96768名持股員工的股權結構將不復存在。2001年開始,華為進行期權制度變革,員工所持有的股票轉變為虛擬受限股,這巧妙地將公司的長遠發展與員工的個人利益相掛鉤,形成一種長久的共同進步、利益共享機制,這將有利丁激發企業創新發展動力。然而,華為一旦上市,這些股權激勵機制都將被完全打破。另外,雖然華為公司實行的是輪值CEO制度,但每逢公司重大危機,站出來安定人心的還得是任正非,而任正非在華為所占股份僅僅只有1.14%。假如上市將會失去主導權,公司將變成大股東控制,在缺少任正非這一華為“靈魂”的領導下,華為又該何去何從?
  此外,華為不缺錢。優序融資理論認為公司融資時,將優先使用內部的盈余,其次采用債券融資,最后才考慮股權融資。但是,當存在公司外部投資者與內部經理人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時,由于投資者公司的實際類型和經營前景不了解,就會根據對公司價值的期望來支付公司價值,因此,如果公司采用外部融資方式,容易引起公司價值的下降。所以,當企業現金流不足時,內源融資應當作為首選。內源融資是對企業閑置資源的利用,不涉及所有權、控制權等問題,華為每年向員工支出薪酬高達幾百億元,想要內源融資并非難事。另外還可以選擇銀行借貸,銀行借貸融資成本低,且資金來源相對穩定,華為憑借優秀的業績獲得了全球各大銀行高額授信,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外資銀行授予的。此外,還可以選擇債權融資,相較于股權融資,債權融資成本更低,且能夠獲得財務杠桿作用,最重要的是債權融資不會影響到公司的股權結構。華為業績年年增長,信用度較高,并且已經有過發行債券的歷史。2014年,華為通過海外子公司以4.55%的發行利率成功發行高達16億元的三年期離岸人民幣債券。由此可見,華為自身的融資方式和融資數額都比較可觀。
  華為經歷了長期發展和市場環境的洗禮,就現在的情況而言,上市融資的需求并沒有外界想象的那么迫切。華為每年投入總收入的10%用于研發,使得其在研發方面不斷壯大。等到新產品成型后將其賣出,而新產品銷售獲得的資金又可以重新“回爐”,繼續研發新的產品。憑借這樣一種簡單的循環方式,華為將產品市場份額牢牢把握在手中。此外,華為正在走一條以技術換資本的融資方式,借著獨特的專利技術優勢在合資過程中掌握主動權。在華為和3COM的經典交易案例中,華為沒有拿出任何現金,投入的只有低端設備、相關技術和團隊資源,換到的是股份。僅僅三年后,3COM又以8.82億美元的高價回購華為持有的49%股份。華為通過這樣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未上市融資留下的遺憾。
  三、財務表現
 ?。ㄒ唬┈F金流
  經營性現金流指的是公司從在經營活動中獲得的利潤減去與長期投資相關的成本和對證券投資后剩余的現金流量,它記錄著企業的日常經營現金流量,體現著企業造血能力。華為公司擁有充足的現金流,從其披露的2013 2017年年報可以看出,2017年經營活動現金流為963.36億元,復合年均增長率達44%,現金流不存在缺口,完全能夠應對公司的正常經營。
 ?。ǘ﹥攤芰?
  償債能力是指公司以資產去償還長期債務的能力。公司支付現金的能力與償還債務能力,是公司持續、健康經營的保證。借款是華為的重要融資渠道,2017年總借款399.25億元,大體上比較穩定,融資能力也比較強。其資產負債率在近5年一直維持在65%左右,比較穩定。其現金與短期投資高達1999.43億元,極大的提升了華為公司的短期支付能力,降低了其信用風險。顯然,華為不需要通過上市來降低自身風險。
 ?。ㄈ┯芰?
  盈利能力是衡量公司獲得利潤能力的指標,能體現出在一定時期內該公司收益的多少以及公司未來的潛力。華為公司2017年的銷售收入為6036.21億元,復合年均增長率達26%;營業利潤為563.84億元,復合年均增長率達18%??梢钥闯觯A為盈利能力十分突出,收益效果非常好。正處在上升期的華為,假如按照蘋果公司的市盈率對其估值,則高達上萬億。
  通過分析華為公司現金流、盈利能力、償債能力三種能力指標的變化,可以看出華為公司總體財務狀況比較健康。但是,不難發現華為投入與產出是不成正比的,單以華為的效益來比較,研發投入占比過高,我們不排除效益可能是一個持續見效的周期性過程。根據華為公司在第二屆世界移動大會( MWC)上所披露的,華為和全球超過50多個商業伙伴簽訂了合作協議,在全球范圍內已經獲得30多個商用合同,相關5G基站商用發貨數量超過4萬個。在接下來幾年里,華為的盈利只會越滾越大。
  四、結語
  資本市場在快速催肥一大批創業家的同時,毀掉他們的成功也是輕而易舉。華為公司的財務狀況比較健康,加上近幾年來強大的品牌效應,已經獲得了全球各大銀行大額度的授信,所以華為無需上市融資。 華為不上市,員工們就不會過度看重利益,能夠為理想和目標而奮斗。正如任正非所說:守住“上甘嶺”是很難,還會有犧牲。一旦上市后貪圖上億的資產,華為很有可能不再向“無人區”發起沖鋒。屬丁國產企業引導的5G時代就要到來,在如此良性循環下,華為無需上市。 參考文獻: [1]向呂銀.華為不上市的原因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8(20):19—20
  [2]張季惟.非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的探討——以華為公司為例[J]中國高新區,2017(22):6
  [3]黃旭.員工持股激勵計劃方案應用實踐研究——來自華為的案例分析[J]國際商務財會,2017(03):25-30
  [4]肖淑芳,石琦,王婷,易肅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方式選擇偏好 基于激勵對象視角的研究[J]會計研究,2016(06):55-61
  [5]張學勇,張葉青,風險投資、創新能力與公司IPO的市場表現[J]經濟研究2016(10):112-12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93166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