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統下管理會計經營決策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信息化對現代企業的管理與經營產生了重要影響。企業可以充分利用大數據、互聯網收集整理與經營決策相關信息,做出科學合理的經營決策,實現價值最大化。本文對信息化管理會計經營決策進行研究,重點分析了信息化下管理會計經營決策存在的缺陷,通過某企業的案例分析提出經營決策優化建議,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員工素質,有效利用信息數據,充分發揮管理會計信息化在經營決策的作用,有助于提高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應用水平,從而實現企業經營決策不斷優化。
[關鍵詞]信息化;管理會計;經營決策分析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16.026
[中圖分類號]F23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9)16-00-02
0 引 言
在信息化時代,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現代企業關注信息管理控制,做出正確的經營決策是生存和發展的關鍵。企業應充分利用大數據和互聯網,收集和整理與經營決策相關的信息,進而為企業做出科學合理的經營決策。近年來,政府不斷開展并深化管理會計的理論研究,為奠定管理會計信息化奠定理論基礎。同時,不斷加快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和信息化建設,促進企業發揮能動性,合理利用管理會計信息資源,提高企業管理會計的信息化程度,從而不斷開源節流、降本增效,最終實現價值最大化的目標。本文通過分析信息化管理會計經營決策優化措施,提高了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應用水平,從而實現企業經營決策不斷優化。
1 信息系統下管理會計經營決策存在的問題
1.1 沒有充分收集整理數據信息
在信息化時代,數據呈爆炸式增長,財務數據和非財務數據都對企業經營決策產生影響。企業在數據收集整理過程中,大部分財務信息資源管理效用得到一定利用,但大部分非財務數據收集不齊全,部分重要數據信息在收集過程中被遺漏,使管理會計對已獲取的大部分數據信息無法進行詳細研究,從而導致管理會計在企業決策時無法選摘提取以及充分加工處理。管理會計提供的數據產生偏差,導致管理層在績效考核、財務預測等方面經營決策時出現失誤,增加了企業的成本負擔,影響了企業的正常成長。
1.2 人員綜合素質知識儲備不夠
在信息化管理時代,企業對從業人員要求較高,不僅需要相關從業人員掌握財務管理專業知識,同時也需要掌握大量的信息管理和信息技術方面的知識。許多相關人員知識結構老化,財務知識與信息管理知識更新速度慢。從業人員的相關知識儲備遠遠不能滿足現階段管理會計信息化的需要,信息技術能力不強,很難在大量復雜數據中提取企業關聯數據,發現對企業產生價值的數據并分析結果,為企業提供高質量的經營決策方案。
1.3 企業未充分發揮管理會計信息化在經營決策中的作用
大部分企業的管理會計信息化程度高,無法充分發揮管理會計信息在企業經營決策中的作用。大部分企業沒有從海量數據中提取客戶相關信息,無法根據客戶相關需求,進一步分析對企業與客戶日常關系的影響;沒有利用海量數據整理歸類客戶偏好,對于決策是否提高訂單量,并在以后的經營中客戶是否會追加訂單,依舊根據以往的經驗進行決策,從而分析出企業的各種經營決策是否適合本企業發展。在企業經營決策中,沒有通過信息手段有效收集同行業企業的經營決策對本企業的發展影響,僅利用企業以往數據,預測各經營決策對本企業發展的影響,最終得出經營決策,不利于企業長遠發展。
2 在經營決策中運用管理會計信息化的案例
某企業在企業經營決策中充分發揮了管理會計信息化的作用。第一,在實體零售業績急劇下降,零售企業業績低迷的背景下,該企業通過實地考察和信息分析,抓住實體零售和電商信用崩潰的契機,結合消費者偏愛平價產品的信息,管理者通過信息分析做出經營決策,改變傳統零售業交由他人代銷的方式,減少制造商為避免退貨產生的風險而提高供應產品價格。第二,企業通過規模采購降低成本,使該企業的產品擁有最具競爭力的價格優勢。該企業產品直接流向商店,放棄巨額利潤;產品直接訂購于工廠,在保證商品價格優勢的同時,也保證所有的工廠都是外銷企業,減少國內市場銷售競爭。第三,改變代理和多層次的經銷商制度,避免因層層加價抽取傭金而提高產品價格的情況,使產品具有高性價比。該企業產品不通過任何分銷過程,再加上較低的毛利率,保證面對消費者時,70%的店內產品仍有一定的利潤空間。第四,從海量數據中提取消費者的安全需要,根據消費者的偏好,實時更新產品,緊隨潮流,確保新鮮度。第五,信息化管理方式讓供應商直接面對市場做出反應,將從制造商到消費者的供應過程,革新為從消費者到制造商的逆向過程,使該企業生產出更優質、更契合目標消費者需求的產品。第六,該企業在加大信息化管理的同時,在各大商場開設實體旗艦店,提高客戶黏性,質優價廉的商品保持了優質客戶的忠實度,引導消費者對企業的認同感,把客戶變成企業產品的粉絲,在互聯網上主動免費宣傳產品,形成良好的口碑,節約了企業的廣告成本,為該企業奠定了堅實的受眾基礎。
3 信息化管理會計經營決策的優化建議
3.1 充分收集有效數據信息
企業在收集財務數據的同時,還應注重收集非財務數據,并對各項數據進行整理分類,按照收集數據的重要性進行排序,不遺漏重要數據。管理會計應從數據中提取有利用價值的數據,向管理層提供有效信息,更好地發揮出信息化企業管理會計的作用和影響力,為企業高層領導制定戰略發展思路提供有效的信息和數據支持。通過業務事項數據收集整理分析,梳理資金的流動方向;通過管理企業資金,處理企業管理和發展過程中遇到的項目成本和資金問題,合理規劃企業的發展方向。按照時間線索整理所有的數據材料和資金項目,根據提供數據重要程度的順序,提供給企業領導進行審批和閱讀,并整理出實時數據結果,使企業經營管理者快速分析,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依據,為經營決策提供參考價值并有力保證這些決策實施。 3.2 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知識和信息技術能力
相關從業人員的素質高低直接影響企業的管理水平和效果,因此,企業應不斷組織各種學習和技能培訓,管理者應重視相關從業人員工作技能培養和訓練,將管理、會計、信息化結合起來,培養對管理學、會計學和信息學都了解的復合型人才。一方面,加強財務專業相關知識培訓,轉變從業人員思念觀念,使相關從業人員管理會計文化水平、專業技能和業務素質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加強信息化知識培訓,掌握計算機科學知識及應用技能,更新知識結構,掌握信息系統分析方法,具有從事信息管理方面的知識與技能?;钴S相關從業人員思想,擴大知識面,提高業務綜合能力,增強相關從業人員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適當設立獎勵機制。加強相關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提高他們的職業道德修養,增強法律意識,培養出管理會計信息化的復合型人才。進一步提高企業管理者對相關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加強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優化企業內部組織結構,構建符合信息化要求的執行機制和監督機制,為管理會計信息系統建設提供堅實的保障。
3.3 重視信息化技術在經營管理中的運用
信息化技術的發展能促進企業經營管理方式和組織模式發生轉變。首先,高管人員在信息化技術高速發展的潮流下,應不斷提高自身能力,主動學習或聘請相關專家培訓信息化管理知識。企業高管不僅應具有管理能力,還要意識到信息化技術的重要性,具有開闊的視野,不要因循守舊,應提升信息化管理能力,改變管理陳舊觀念。其次,在經營管理中運用信息化技術,帶頭參與建設信息化的企業文化,形成與現代信息化企業的共同價值觀,積極組織基層員工參與信息化管理技術在經營管理中的實際運用工作中,形成高效可靠的信息傳遞組織模式,降低企業管理成本,提升企業競爭力。最后,企業高管應加強信息化建設,重視科學化管理??茖W化管理的前提是合理選擇并購置信息化所需硬件設備及相關信息化管理軟件,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協調信息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充分挖掘數據信息,降低信息處理難度,依據信息化數據進行科學化決策,充分發揮優勢,減少決策失誤。
3.4 充分發揮信息化管理會計在經營決策的作用
第一,加強學習交流合作,借鑒先進的技術和經驗,總結創新實踐,加快信息化進程,為領導者決策提供數據依據。第二,建立信息系統,使用信息化軟件,提高管理會計的信息化程度。第三,安裝信息化硬件設備,實現辦公自動化系統運用,建立管理監控和決策的信息平臺。第四,收集人財物等多方面數據,提取客戶相關信息,了解客戶安全需要,進一步分析對企業與客戶日常關系的影響。第五,做好海量數據提取分析工作,整理歸類客戶偏好,企業管理層依據數據分析合理預測企業訂單量、客戶追加訂單量,調整企業經營業務量,控制企業成本,提高企業利潤。第六,通過信息手段,收集同行業企業的經營決策對本企業的發展影響,并利用企業以往的歷史數據,預測各經營決策對本企業發展的影響,最終得出有利于企業發展的經營決策。第七,充分發揮管理會計信息在企業經營決策中的作用,提高管理質量和企業經濟效益,提升企業形象。
主要參考文獻
[1]張超.管理會計信息化國內研究綜述[J].財會月刊,2015(10).
[2]張雪伍,李艷平.大數據時代基于云會計的中小企業投資決策[J].會計之友,2019(8).
[3]黃隨生.互聯網+時代:企業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的新起點[J].當代會計,2017(6).
[4]陳虎,孫彥叢,常亮.面向管理會計的信息系統[J].財務與會計,2018(9).
[5]吳一平.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結構研究[J].財會通訊,2015(34).
[6]胡文俊,鄧虹.大數據時代對企業經營決策的影響分析[J].商業經濟研究,2016(7).
[7]程平.云會計環境下人、數據和系統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50018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