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名家小品”取悅中產藏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韓 捷

  “名家小品”,即書畫名家的小尺幅作品。這些作品因其小而價格適中,可以讓更多人介入收藏,同時也因其精而富有更多價值意義。
  
  普通收藏者對于拍賣會總是有一種既躍躍欲試又自卑的復雜心態:猶如北京高漲的房價一樣,拍賣市場“億元時代”的到來,令大多數收藏者幾乎喪失了在場上舉牌的機會。而更叫人泄氣的是,有不少專家斷言:如今拍賣場上的“撿漏時代”已經結束。
  如果你把眼光僅僅鎖定在每年兩次的春季、秋季大拍上,以上結論也許是正確的。但在各家拍賣公司推出的諸如“迎春”、“四季”等小拍中,只要你準備充分,“漏”依然可以撿到。
  北京翰海在2010年首場的藝術品拍賣會上,特別推出了一個名為“方壺齋藏畫”的近現代書畫專場拍賣,結果101件拍品全部成交,總成交額為218.58萬元。換句話說,每一件拍品的平均價格是2.16萬元。
  其中一件萬元以下的拍品很引人注目:湯滌(1879-1948)在1925年創作的《探幽圖》扇面,25cm×69cm的設色紙本作品,成交價為7616元。
  行家告訴我們:湯滌字定之,小字丁子,號樂孫,亦號太平湖客、雙于道人,江蘇常州人。為清代名畫家湯貽汾之曾孫。長期寓居北京,與蕭遜、王云同是民國年間北京畫壇的重要畫家。湯氏書法功力頗深,其書將唐人小行書的風貌和明人尺牘的韻致相結合。能以書入畫,善畫墨松、墨梅、墨竹等,用筆古雅。其山水學李流芳,以造境清幽見長。所作淺絳山水為其畫中精品。
  
  “名家+小尺幅”缺一不可
  名家小品的首要條件是書畫名家的作品,如齊白石、張大千、徐悲鴻、李可染、黃胄、王雪濤等。這些藝術大家的作品在市場上已具有很高的認可度,同時也有了相當的價值尺度,因此,他們創作的小尺幅精品,也同樣具有相當高的藝術價值和市場價值。
  名家小品受歡迎的外因,與我們的經濟和文化生活密切相關。在經濟水平大大提高、人們日漸富裕的今天,收藏具有了更寬泛的內涵和外延。收藏的意義,并不止于簡單的投資回報,而是被賦予了更多的文化內涵。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需求日益呈現,傳統文化內涵逐漸滲透入家居裝飾理念,一些價格適中的文物藝術品,因其具有審美價值和市場增值價值的雙重意義而被人們“請”進居室,成為日常消費領域的一分子。名家小品的優勢,正契合了這一雙重意義,因其小而價格能為更多人接受,因其精而獲得未來增值收益的機會。
  收藏能夠走進生活、走進家居裝飾,這本身也是一種時尚。有人說:時尚就是一陣風,收藏卻恰恰因為是一種有力量的沉淀而使這種時尚能夠恒久。藝術品收藏,會因為歷史與文化的積淀而具有更為特殊的價值。這種價值,不僅僅是金錢回報的價值,更是一種學養的價值,品位的價值,文物保護的價值。
  藝術精品是一種特殊的稀缺商品,收藏藝術精品的門檻將因“物稀為貴”而變得遙不可及,享受藝術經典的時機,也將因市場流通的精品的日益減少而逐漸逝去。在藝術品日益走進人們生活以及大金融資本尚未關注小品這一領域的今天,名家小品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購藏這些作品,既能裝點生活,享受藝術,更能滿足投資理財愿望。
  
  “小品”的“低價”誘惑
  北京榮寶拍賣在2009年歲尾的兩場拍賣中都推出了“名家小品”專場,其一是在2009秋拍中推出的73件作品組成的專場,成交額約為837萬元;其二是在66期藝術品拍賣會上推出的91件作品組成的專場,成交額約為446萬元。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場拍品吸引了不少藏家前來競爭,尤其出現了許多新面孔,名家小品一時成了“寵兒”。
  在此之前,也有一些拍賣行推出過名家小品拍賣,獲得了一定的市場認可度;在此之后,山東等地拍賣公司推出的名家小品專場也取得了良好成績,名家小品正以積極的姿態接受著人們的禮遇。名家小品如此受歡迎,與其自身特點和諸多外因有關。說到自身特點,則是與藝術品本身的價值相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74429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