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企業財務管理中的稅務籌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鄺健斌

  一、稅務籌劃的概論
  
  1.稅務籌劃的概念稅務籌劃亦稱稅收籌劃,稅務籌劃是納稅人為達到減輕稅收負擔和實現稅收零風險的目的,在稅法所允許的范圍內,對企業的經營、投資、理財、組織、交易等各項活動進行事先安排的過程。納稅籌劃應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節稅籌劃、避稅籌劃、轉嫁籌劃和實現涉稅零風險。
  2.稅務籌劃的基本原理根據收益效益的不同,稅務籌劃的基本原理可分為絕對收益籌劃原理和相對收益籌劃原理,收益效應主要考慮的是納稅的數額和時間價值。
  
  二、利用會計政策的選擇進行稅務籌劃
  
  以增值稅為例根據稅法規定,從2009年1月1日起我國開始準許企業抵扣所購買的固定資產之進項稅額,此項規定進一步的完善了我國增值稅稅制。增值稅作為一個流轉稅,其實行的是價外計稅,具備稅負轉移的可能性,消費者或是最終的購進者才是增值稅稅負的最終負擔者,因此,對于增值稅的稅務籌劃是存在特定意義。
  1.不同的銷售方式其應繳稅額的計稅基礎也不盡相同,現行的許多企業為了維持和擴大其在銷售市場份額,就會采取多樣的競爭銷售方式,不同銷售方式在計算應當繳納增值稅的時候計稅依據也會不相同。如:企業折扣銷售中的售價折扣,也是俗稱的打折,這是企業為了擴大銷量而采取的一種常見的銷售方式,鑒于其折扣額是與銷售同時產生的,根據稅法相關的規定,銷售額與折扣額是在一張發票上的,其最終的收款額是扣除折扣以后的金額,在計算需要繳納的增值稅額時,是依據扣除折扣以后的金額作為銷售額計算的;再如果是折扣金額單獨另外開具發票的,不論其在會計賬務上是如何進行處理的,在計算需要繳納的增值稅額時,都不能夠從其銷售額中扣去折扣的金額。企業可以通過不同的銷售方式,從中查找“收益的平衡點”進行合理的選擇,有效的減少企業應納稅額,使收益最大化。
  2.利用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選擇進行稅務籌劃固定資產折舊的方法有多種,最主要的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以及年數總和法,不同的折舊方法計提的折舊額是不相同的。采用不同的折舊方法。雖然應當計提的折舊總額是相同的,但是,各期的折舊額卻會差別很大,從而影響到各期的利潤及應納稅額。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選擇現在已經成為了各個企業實現稅收籌劃的一個主要手段,如果一個企業按規定可以采用加速折舊法計提折舊,前幾年計提的折舊金額會比較大,利潤總額會減少,應當繳納的所得稅遞延到了以后的期間,這實際上是相當于無償地使用了國家的部分資金。例,某個企業2009年12月份的時候購買了一臺新電子設備,買價、運雜費、途中保險等合計為36.15萬元人民幣,預計的使用年限5年,殘值率為5%,根據稅法的有關規定,固定資產的進項稅額可以抵扣,該設備的進項稅額6.15萬。其會計分錄為:
  借:固定資產 3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6.15
  貸:銀行存款(或應付賬款等科目)36.15
  通過上面的會計分錄可以清晰的看出,由于當期購進的固定資產所產生的進項稅額會抵減當期的應納稅額(當期的銷項稅額-當期的進項稅額=當期的應納稅額)。
  電子設備可采用加速折舊的方法計提折舊額,該企業的所得稅率25%,市場利率是6%,該企業采用平均年限法計提折舊,每年折舊金額固定不變,但如果采用加速折舊的方法第一年會多計提折舊額3.8萬,少交納所得稅0.95萬,少交的所得稅現值是0.924萬;第二年多提折舊金額1.9萬,少交納所得稅0.475萬,少交所得稅現值為0.409萬;到了第四年,加速折舊法比直線法要少提折舊1.9萬元,也就是說將第二年多提的折舊額轉回,多交納所得稅0.475萬,現值是0.371萬;到第五年的時候,加速折舊法比直線法少提折舊額3.8萬,是將第一年多提的折舊轉回,多交納所得稅0.95萬,現值是0.881萬,采用加速折舊的方法,五年中實際要少交納的所得稅計算過程是0.924+0.409-0.371-0.881=0.081萬元。
  
  三、我國石化企業納稅籌劃的思考
  
  1.樹立全面籌劃意識對于任何企業來說,要進行納稅籌劃,首先要樹立納稅籌劃的意識。市場給企業在納稅籌劃方面提供了一個特別好的機會,也同樣面臨很多來自自身和外部環境的挑戰。納稅籌劃是企業各部門間長期互動的過程,要想從根本上真正解決公司的稅收問題,規避稅收風險,需要企業樹立一種全過程、全員參與的全面籌劃新理念,提高所有員工的納稅籌劃意識。
  2.提高納稅籌劃人員素質,掌握納稅實務技巧納稅籌劃人員,其中也包括會計人員,需要樹立終身學習觀念,堅持不斷更新知識,努力提高籌劃業務素質,以適應日益發展的納稅籌劃業務的需要。而且,在熟練掌握會計操作的基礎上進行籌劃可能會達到更好的預期效果。同時,要從歷次稅務檢查中暴露出的問題來反思企業的行為,從日常納稅工作學習和總結節稅的經驗。
  3.認識納稅籌劃中的風險,并對其進行防范收益往往與風險并存,中石化企業在進行納稅籌劃的過程中,必須考慮各種風險因素,預測風險對中石化企業利益的影響程度,以判斷納稅籌劃的可能性如果忽視籌劃風險的存在,盲目進行籌劃,不但不能減輕稅負,而且可能導致企業遭受損失。對于納稅籌劃風險的籌劃,事先可以做“成本―效益”分析,以判斷在經濟上是否可行,也可以綜合籌劃,分散風險。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75150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