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美國瞄上歐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陶冬
IMF總裁斯特勞斯-卡恩因性丑聞事件惹禍上身,這一事件的影響是什么呢?
IMF總裁斯特勞斯-卡恩,在錯誤的時間與地點,以錯誤的形式對女性實施性騷擾。他要為此失去在IMF的高薪厚祿,無緣問鼎法國總統寶座,再賠上幾年的訴訟甚至牢獄生涯。美國以類似形式,騷擾國際金融市場,影響國際政治,卻可能無須負上任何法律或經濟上的責任。
在紐約那家Sofitel里到底發生了什么?只有當事人知道,筆者無從置喙。不過事件發生的時機卻十分蹊蹺。希臘的財政情況在迅速惡化,今年財政赤字可能達到GDP的9.5%,而非希臘政府之前承諾的7.4%,明年情況也難有明顯改善。希臘長期國債利率超過15%,以如此高利貸來發新債償舊債,不啻飲鴆止渴。市場紛傳希臘債務重組,它的債務違約掉期(CDS)已經大幅高過雷曼兄弟倒閉前的水平。
很明顯,在布魯塞爾召開的歐盟財長及IMF會議,對希臘十分重要,對歐元十分重要。有沒有拯救希臘的新方案成形,不僅對當事國重要,也還會影響愛爾蘭、葡萄牙在市場上的集資能力。恰恰在開會前的兩天,拯救希臘的主角之一卡恩陷入桃色危機,在飛機起飛前十分鐘被拘留。
卡恩身陷“強暴門”,不僅令希臘獲取歐盟財政支持的短期希望落空,更令歐洲債務國家的長期償債能力蒙上陰影。IMF在平息歐債危機上,一直沖在前面,與歐盟犄角相依,這中間卡恩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卡恩失足,加上他的副手利普斯基(John Lipsky)即將約滿離任,IMF已出現了權力真空。
對歐債營救不力,市場預期新一輪歐元弱勢,美元隨之反彈。美元由弱轉強,帶動市場去杠桿,套利交易平倉,風險資產價格下跌。近來石油價格的暴跌,乃美元反彈之杰作。
筆者曾講過,如果汽油價格維持在每加侖四美元,下一任美國總統未必姓奧。高油價、高食品價令美國通貨膨脹率突破3%。盡管聯儲的政策標的是排除油價、糧價后的核心CPI,美國當局也難無視選民的不滿,因為選民根本不知道核心CPI與CPI的區別,只知道自己的購買力被油箱、冰箱所侵蝕,事實上美國的消費信心已經出現回跌。與糧食相比,美國對進口石油的依賴度更高,因此對國際石油價格更敏感。美國政府和貨幣當局在言語上、行動上,估計會引導美元(有限度的)反彈,以抑制油價的飆升。
以目前的經濟狀況,筆者認為石油價格的合理范圍應該在每桶85-95美元左右。加上過度貨幣發行所帶來的流動性因素,油價可能被再墊高10-20美元。比這更高的油價,則似乎難以用基本面因素來解釋。華盛頓一般可以忍受油價在一定區間內上升,但是大選在即,油價直線飆升明顯不是現任美國政府所愿。于是捕殺拉登、開放石油開采紛紛出爐。
在擊斃拉登后,好像美國步槍的準星,瞄上了歐元。
?。ㄌ斩?瑞信董事總經理、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
插排:以目前的經濟狀況,筆者認為石油價格的合理范圍應該在每桶85-95美元左右。加上過度貨幣發行所帶來的流動性因素,油價可能被再墊高10-20美元。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7816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