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企業內部稅務審計防范風險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要想研究企業內部稅務審計防范風險,需要明確企業內部稅務審計的現狀,與其中內容相結合,分析企業內部稅務審計防范風險的有效策略,即相關人員需要提升對審計系統內部的控制力度、確保稅務審計規章制度的科學性、促進審計人員專業水平的真正提升以及提升對信息技術的重視程度,希望能夠為有關人士提供幫助。
  【Abstract】 In order to study the risk prevention of internal tax audit in enterprises, it is necessary to define the status quo of internal tax audit in enterprises, and combined with the content, analyzes the effective strategy of risk prevention of internal tax audit in enterprises. The relevant personnel need to enhance the internal control of the audit system, ensure the scientific nature of tax audit rules and regulations, promote the real improvement of the professional level of auditors and enhance the impor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is hoped that this can provide help for the people concerned.
  【關鍵詞】企業運營;稅務審計;風險防范
  【Keywords】 enterprise operation; tax audit; risk prevention
  【中圖分類號】F239.4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9)03-0074-02
  1 引言
  受到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企業所需面臨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內部稅務審計作為企業運行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構成,能夠為企業稅務管理提供監督與指導的作用,已然得到了我國多數企業的重視。與此同時,國家在近幾年也頒布了一系列稅務減負政策,企業若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下去,必須要及時改良并完善稅務審計制度,在認識到企業稅務審計防范風險功能重要性的基礎上,做到與國家稅改政策積極配合,促進自身健康穩步的發展。由此可見,為保證企業內部稅務審計的效率與質量,使經濟轉型期高發的稅務風險得以規避,積極探索相對應的有效措施勢在必行。
  2 企業內部稅務審計的現狀
  2.1 審計系統的獨立性較差
  企業內部審計獨立性較差這一問題,主要是管理人員財務風險意識較差所導致,進一步致使內部控制制度未得到合理設計。就我國多數企業現狀來講,審計部門主要歸于財務部門管理,或者兩個部門的管理者是一個人,在工作壓力越來越大的情況下,使內部審計監督愈發形式化,不僅職權行使的約束性越來越強,內部管理中問題的審查難度也越來越強。與此同時,若是審計部門權責模糊不清,在開展工作時沒有明確分工,也會使審計工作更加主觀,從而降低企業運營中的公正性[1]。
  2.2 審計人員專業性較低
  現如今,我國部分企業審計部門組成的隨意性依然很強,在審計人員專業程度較低的影響下,審計工作開展的難度也在不斷增加。實際上,審計工作作為企業運行過程中的關鍵基礎,對工作人員專業度的要求較高,特別是對于稅務審計來講,對人員審計技能以及財稅知識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對企業稅務管理情況的準確判斷。企業業務的復雜性還會不斷提升,審計方法與信息技術也在隨之發展,部分工齡大、資歷老的審計工作者難以與時俱進,工作方法依然比較落后,對稅務審計的效率與準確度會產生一定影響[2]。
  2.3 對信息技術重視程度不足
  伴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其業務量也在不斷提升,財務部門需要處理更多的信息數據,為使會計核算效率得到真正提升,多數企業都會通過信息管理系統來完成財務數據的整合與歸檔。但我國部分企業目前應用的信息管理系統比較單一,只支持會計數據處理,安全性也無法保證,若是出現信息被盜取或者是數據被篡改的問題,將會對內部稅務審計工作產生極其惡劣的影響,進一步影響到企業的正常發展。另外,簡單的財務信息系統局限性也比較強,無法順利銜接業務部門以及監管部門,在更新和傳遞數據存在一定遲延的基礎上,為內部徇私舞弊提供了可乘之機。
  3 企業內部稅務審計防范風險的有效策略
  3.1 提升對審計系統內部的控制力度
  企業管理者必須要及時增強自身的風險意識,在明確認識到內部稅務審計防范風險重要性的前提下,有效改良以往權責模糊、定位不明的部門劃分方式。首先,企業需結合實際情況確保稅務管理部門的全面創建,在稅務管理工作中配備專業人員,為工作銜接提供方便。其次,企業需保證審計部的獨立性,使審計部門隸屬于監事會,促進審計監督職權向獨立行使的方向轉變,使部分管理人員對稅務審計盲目干涉得到規避,保證審計結果的準確程度與客觀性。另外,企業還需保證稅務人員權責的明確劃分,在統一稅務管理與審計中員工權責統一的情況下,盡可能避免職務沖突、相互推諉的現象出現,對稅務監管工作效率產生不利的影響,也為出現問題時的責任追究提供便利[3]。
  3.2 確保稅務審計規章制度的科學性
  實際上,若想保證稅務審計工作的效率與質量,科學完善的規章程序非常重要,其能夠起到不可代替的指導作用,尤其是稅務管理煩瑣復雜的影響下,管理制度的嚴格制定也必須要提上日程,針對票據、合同等涉稅文件來講,企業必須要保證管理與審核程序的科學性,這對于審計工作順利開展非常有幫助。在實際進行審計程序設定的過程中,相關人員首先確保對稅務審計內容的掌握,要將企業業務實際考慮在內,盡可能做到隨企業業務變化而作出調整[4]。   另外,在制定審計程序時,相關人員也要注重對原則的全面遵守,確保審計方案制定的科學性與全面性,細化并合理分割審計對象,注重各個細節。在制度真正貫徹落實于審計工作后,企業還要將績效考核制度的激勵作用充分發揮出來,確保工作考核標準的有效性,推動其能夠得到嚴格遵守與執行。
  3.3 促進審計人員專業水平的真正提升
  經實踐證明,內部稅務審計工作的順利實施,需要專業的審計團隊作為支撐。企業必須要提升審計人員招募的嚴格程度,盡量避免招聘非審計專業人員,避免降低審計部門或審計隊伍整體專業水平。企業可以將目光放在專業審計機構上,在其中聘請高級從業人員,作為審計部門管理者,為內審工作的開展提供新思路與新方法,另外,企業還可以建立和高等院校的合作關系,在邀請專家學者研究企業稅務管理與審計狀況的基礎上,打通高校與公司之間的人才輸送通道,吸引高素質審計人才,并通過優厚的薪資待遇培養人才忠心程度,為企業做好人才儲備,提高企業稅務審計效率與質量[5]。
  與此同時,企業需要針對內部原有的審計人員,結合實際情況定期展開培訓工作,確保其業務素養的真正提升,及時推動其審計理念更新,在明確理解并掌握企業審計規章制度的前提下,使其與新時代稅務審計工作節奏相適應,為企業創造更多的效益。
  3.4 提升對信息技術的重視程度
  企業需進一步提升對信息技術的重視程度,保證其能夠在內部審計工作中發揮全部作用。首先,企業需要確保會計信息收集與處理系統的合理構建,在使數據傳輸速度真正提升的基礎之上,推動財務管理向透明化的方向轉變。經實踐證明,其一方面對審計監管非常有利,另一方面也能在有需求時及時獲取審計材料,避免出現徇私舞弊的現象。同時,為促進財務系統信息采集以及處理能力的真正提升,財力投資必須要及時增加,在系統實際設計的過程中多采取審計人員的意見,確保系統設計的科學性、實用性。為使審計人員工作效率得到合理提升,財務系統中的部分功能要科學開發,為稅務審計的智能化奠定基礎。
  4 結語
  總而言之,與外部審計發展狀況相比較來看,在企業運營整體框架中,內部審計位置的獨立性實際上比較強,若是能夠保證規劃的合理性,以及制度的安排與嚴格執行,就能夠將企業運營情況準確且客觀地反映出來,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進一步實施奠定基礎。相關人員在加強內部稅務審計的過程中,需要注重風險導向,在糾察違規行為以及確保企業稅務安全方面充分發揮其關鍵作用。
  【參考文獻】
  【1】廉秀玉.加強企業內部稅務審計防范企業稅務風險[J].當代會計,2017(09):41-42.
  【2】Enya.防范企業稅務風險 強化內部控制審計[J].工業審計與會計,2016(3):27-28.
  【3】于杰.以企業內審為手段防范稅務風險的探討[J].新經濟,2016(15):81.
  【4】連榮博.加強企業內審,防范稅務風險[J].中國外資,2013(7):199.
  【5】高文平,羅聯布.案例分析:完善內部控制防范涉稅風險[J].注冊稅務師,2014(8):39-4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70393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