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獨立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大眾化轉型、多元化辦學局面的形成,我國眾多高等院校分別類型與層次,選擇不同人才培養模式,明確辦學定位,注重特色辦學。文章通過分析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在全面深化應用型人才培養改革下的主要對策與措施,從優化學科專業結構、創建新型課程體系、革新教學組織形式與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論述。
  關鍵詞:獨立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路徑
  近些年來,獨立學院迅猛發展, 成為高等教育領域的一支新興主力軍。獨立學院要想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實現可持續發展, 就必須要提高競爭力, 特別是提高核心競爭力,圍繞“應用型 ”人才培養, 就是不斷培育獨立學院的核心競爭力。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自建院伊始,便以著力培養富有創新意識的應用型人才為辦學宗旨。幾年來,學院在應用型人才培養方面積極探索,以知識傳授為基礎,以能力培育為重點,注重人才知識、能力、素質的協調發展,使人才具有較強的實踐、創新能力和職業技能。
  一、優化學科專業結構,加強應用型學科專業的建設
  高校辦學功能的實現,需要以專業為最終載體,專業的合理化設置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核心內容,其對于獨立學院的辦學效果以及人才培養的質量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在專業設置上,學院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立足為廣東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實用、適用的應用型人才。目前學院共有41個專業,其中經濟學類專業4個、管理學類專業11個、工學專業10個、文學類專業6個、農學類專業1個、藝術學類專業9個。在專業設置上,學院對廣東區域的發展戰略、發展規劃、產業布局進行認真研究,圍繞省支柱產業、特色產業以及產業發展需求,結合學院自身的辦學實力,帶有前瞻性地思考、規劃未來的專業設置。在新專業設置上,學院對廣東的高等教育布局進行認真研究,分析區域內其他高校的優勢學科、特色專業,尋找與其他高校錯位發展的空間。
  二、科學修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
  學院將修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作為深化應用型人才培養改革和專業建設的核心任務之一。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前,各專業深入經濟社會發展一線進行調研,把課程體系設計與一線工作崗位緊密聯系,各專業培養方案負責人通過走進用人單位、邀請用人單位參與、聘請用人單位人員兼職等多種方式,讓用人單位參與設計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將一線工作崗位對人才的要求充分反映到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方案中。學院各專業結合自身的辦學歷史、學科優勢、行業背景及區域環境,深入研究本專業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目標、規格、定位與適應崗位,形成自身優勢與特色,同時按照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目標,以加強文化素質教育為基礎,根據市場需求,面向就業市場,結合專業特點,合理設置專業方向模塊課程。
  三、努力創建強化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的新型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設置的科學與否,決定著人才培養目標能否實現。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才市場對各專業人才的真實要求,科學合理地調整各專業的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建構一個新型的課程體系是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構建的實踐核心。學院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將課程體系的基本取向定位為強化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因此,在借鑒國內外名校和兄弟院校課程體系的優點的基礎上,結合學院自身特色,重新設計學院各專業的課程體系。這一課程體系突出特點在于:第一,根據廣東省教育廳關于本科高校開設《批創思維導論》和《創新思維訓練》課程的通知,我院將這兩門課程列為在校學生的公共必修課程,每門課程16學時,1個學分,從2017級學生開始開設,將課程歸屬創新創業學院。這兩門課程的開設對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第二,為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我院在課程體系設計中減少不必要的課內學時,增加實踐、實驗比重和課程設計比重,設置至少2門新型研討課程和項目專題課程等,培養學生創新性學習的能力。第三,突出對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使人才培養更具社會適應性。為強化學生的應用能力訓練,在課程體系中大大提高了實踐教學環節的比重,在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加強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和應用能力的培養。
  四、革新教學組織形式與教學方法
  為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要,學院要求教師突破傳統的教學組織形式與教學方法,打破以教師為主導、講授結論性知識的傳統教學形式,更加注重教學的互動性、啟發性、針對性,使學生在學好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具有更強的觀察力、表達力、思辨力、創新力和外語、計算機技能,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素質的需求。秉持“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遵循“有效教學”的理念,立足獨立學院的學生特點,積極推進各種教學組織形式與教學方法革新,營造有利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良好環境。學院的主要舉措如下:
  第一,完善實踐教學體系,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和職業素質的培養,積極推進與知名企事業單位達成校企合作,先后建設涵蓋各學科的101個實習基地,讓學生“實驗有設備、實訓有環境、實習有單位”。
  第二,嘗試開展各種形式的教學實踐。我院機電工程系、工程技術系等積極推進“以賽代練”的教學實踐,通過指導、組織學生參加各種高水平競賽,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技能;計算機系、外語系等則積極帶動學生參與由教師領銜主持的科研項目,通過實戰訓練,提高學生的理論素養與實踐能力。
  第三,組織教師進行技能大賽,以賽促練。學院不定期舉行教師說課及授課比賽,以期大力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讓教師在賽中進步,以賽交流,因賽進步。
  五、開拓多元的師資引進渠道
  大力創建雙師型師資隊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關鍵是建設一支既有深厚功底,又有較強的實踐能力的雙師型師資隊伍。為此,學院積極大膽探索,采取種種有力措施。
  第一,努力拓寬師資招聘渠道,注重師資隊伍的多元構成。學院在聘用教師過程中,既有來自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的各種優秀專業人才,包括留學歸國人員和外籍教師,又有從母體高校廣東海洋大學聘用的有豐富教學經驗,能適應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教學模式的兼職教師,同時還有從與學院開設的學科專業密切相關的企事業單位中,聘請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高級管理人員。   第二,在平常的教學活動中積極引導教師朝雙師型教師方向努力。學院在教師的選聘過程中注重引進既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教育理論素養,又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較強動手能力的雙師型人才。學院對接地方產業鏈,不惟學歷論,想方設法引進各類“雙師型”人才。在教師的培養和使用上,鼓勵專兼職教師充分介入學生的課內、課外學習活動,承擔實驗實訓課程,指導學生進行創新性實驗計劃或參加相關競賽等,使教師更深入地參與到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中;另一方面加強與實習基地的聯系,鼓勵教師與企事單位進行橫向課題的合作。
  第三,建立一支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特色教師隊伍。應用型人才培養相比于精英人才培養更注重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結合。學院不定期邀請社會各屆專業人士前來講學,開設各種講座,旨在拓展學生視野,增強他們對實際問題的分析、理解能力,利于在學習中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相結合。
  第四,建立行之有效的獎懲制度。在教學過程中調動教師參與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的積極性,積極探索適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有效模式,對做出成績的教師及時給予表彰和鼓勵,并通過公開教學和經驗交流等方式,推廣先進經驗。與此同時,充分利用學院的互聯網平臺,建立科學有效的教學測評體系,及時收集來自學生的反饋意見,不斷改進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方法。
  六、重視社會評價,建立畢業生跟蹤反饋機制
  要培養應用型人才,建立畢業生跟蹤反饋機制尤為重要。為了解本學院畢業生的去向,學院進一步加強人才培養結果跟蹤反饋機制建設,建立畢業生信息庫,向用人單位發放并收集調查表。廣泛收集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評價意見,分析總結反饋信息,根據反饋信息,準確及時地了解當前的辦學狀況,根據目前市場需求,適時調整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方案,調整教學大綱及完善課程體系,不斷完善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滿足社會需求,維護和提高學院聲譽。
  構建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是提升獨立學院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舉措。學院通過對各方面的改革和創新,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具有重要的現實性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韓葉秀.圍繞“應用型”人才培養,不斷提升獨立學院的核心競爭力[J].徐州工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22(03):37-39.
  [2] 王玲麗,陳前軍.淺析應用型人才培養對獨立學院核心競爭力的推動作用[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19,32(04):17-18.
  基金項目:文章為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2018年院級質量工程項目《獨立學院人才培養方案探究》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CJ2018031。
  作者簡介:鄧彩霞(1991- ),女,漢族,江西贛州人,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碩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人才培養。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92069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