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中國的陶瓷(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人們常說的陶瓷實際上是兩種不同的器物。從陶瓷文化發展史來看,陶器產生在先,用黏土制坯,在窯中燒制而成;瓷器產生在陶器之后,用瓷土制坯,而且兩者燒制的窯溫也不相同。我國素有“瓷國”之譽,英語中的China既指中國,亦指“瓷器”。由此可見,中國瓷器在世界上影響之深遠。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制作陶器的國家之一。從商朝殷墟遺址考古發掘出的陶器就有許多款式,有灰陶、黑陶、紅陶、白陶、彩陶以及帶釉的硬陶等等,上面的紋飾、符號、文字與當時的甲骨文和青銅器有著密切的關系。由于青銅器價值昂貴只有貴族王室方能享用,普通人的生活器皿多用陶器,因需求量大,使得制陶工藝也得到迅速發展。陶器不再局限于盛物器皿,而廣泛用于日常生活,建筑、殉葬、祭祀禮器等等。世界上其他一些國家如古埃及、敘利亞、印度等大約也在新石器時代早期開始制作陶器,而且后來制陶技術都得到高度發展,但是都沒能發明制瓷技術。唯有中國首先燒制出了瓷器。
  一般來說,燒制瓷器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一是使用瓷土,二是燒制溫度要達到1200℃以上,三是器物表面要施高溫釉。關于我國何時發明了瓷器,考古學界曾經有過一場大辯論。最終,借助于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將瓷器(青瓷)發明時間確定在東漢時期。
  青瓷自東漢在我國南方首先出現??脊湃藛T在浙江上虞、寧波、慈溪、余姚等地發現了東漢時期的青瓷窯址。專家們對出土的東漢青瓷進行了測試分析,證實各項指標已經符合現代瓷器標準。至于從商代中期延續至西漢時期的施青釉的器物,檢測指標均略遜于現代瓷器標準,可視為瓷器誕生之前過渡時期的產物,稱為“原始瓷器”。由此推算,中國瓷器從誕生到現在已經有1800年歷史了。
  在我國的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制瓷區域由南方擴展到北方,瓷器的胎釉和造型日臻完美,青瓷漸漸替代了青銅器、漆器、陶器等,成為人們生活的主要用具。佛教自東漢傳人中國后,在南北朝時期達到鼎盛。這一時期的青瓷器具上流行刻畫蓮瓣紋、忍冬紋、菩提葉等,不少青瓷珍品成為佛教藝術題材集大成者。在北朝時期成功地燒造出白瓷,這是制瓷技術上的一項重大突破。1958年,河南安陽北齊車騎將軍范粹墓中出土了一批白瓷,胎體潔白,釉色瑩亮,是目前所見最早的白瓷。到了隋朝,仍以青瓷為主,造型基本沿襲南北朝風格,如盤口瓶、高足盤等是當時典型器皿。白瓷在隋朝產量不大,但從出土文物中看到,當時白瓷的品質已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唐、五代是中國陶器發展史上的一個輝煌時期。人們常以“南青北白”描述唐代瓷器概況,即浙江越窯的青瓷是傳統青瓷的典范,河北邢窯的白瓷是新興白瓷的代表。當時,越窯青瓷中的珍品稱為“秘色瓷”。1987年,陜西扶風縣法門寺唐代塔基地宮中出土了多件瓷器,據記載是唐懿宗賜予佛指舍利供奉物品中的越窯“秘色瓷”。到現代,“秘色瓷”和邢窯白瓷早已成為珍貴的文物而難得一見了。唐代陶瓷中不能不提及的是有名的三彩釉陶(用黃、綠、白三種釉色涂于胎身)――唐三彩。唐三彩始于唐高宗,到玄宗時期達到了頂峰。唐三彩之所以在當時受到推崇,是因為其豐滿雄渾的造型與斑駁華麗的色彩最能體現大唐盛世雍容大度的氣魄,迎合了人們的審美趣味。
  五代十國時期,最有名的是后周世宗時期的柴窯燒制的瓷器,以天青色為主,世宗評為“雨過天晴云破處,這般顏色作將來”。所以,柴窯瓷又有“雨過天晴青”的美譽。據記載,柴窯瓷“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可知其精美絕倫。五代陶瓷的一大特點是胎體趨薄,而且更注重造型美觀和以刻畫花技法進行裝飾,這就為宋代陶瓷工藝高峰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待續)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13322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