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探究陶瓷捏塑藝術的表現手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陶瓷捏塑具有的悠久歷史,最常見于陶瓷雕塑、器皿等物體當中??脊虐l現最早的陶瓷捏塑作品出現于原始社會的彩陶時期,至此這一技藝受到人們的關注和喜愛,并且隨著流傳下去,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升,非常多的獨特陶瓷器皿配件制品被制作出來,到達千家萬戶手中。陶瓷捏塑和社會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其也成為表現不同時期人民審美和生活的重要物品。因此本文進行探究陶瓷捏塑藝術的表現手法,了解構成陶瓷捏塑藝術的元素,促進陶瓷捏塑藝術的發展。
  關鍵詞:表現手法;泥土;藝術
  陶瓷捏塑主要是采用泥土作為原料,手工一次性捏制成型的雕塑工藝品。其泥土有著較高的要求,需要泥土具備較好的黏性,而且需要具備一定的韌性,才能使人們在進行造型的時候,可以減少刻畫的痕跡,提高作品的自然性。另外在進行陶瓷捏塑的時候,需要融入自身的想法,才能創造出具有獨特風格的作品。
  一、在陶瓷捏塑中的“泥性”
  “泥性”主要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其一是泥的客觀屬性,也就指的是陶土本身具有的自然特點;其二是創造者和泥之間的和諧程度,也就指的是陶土在進行揉捏制作出了作品可以充分表現出個人的特點。在使“泥性”和人性進行融合的情況下,也就使得陶塑有著獨具一格的藝術屬性。“泥”可以幫助創作者將自身的想法制作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創作藝術作品,而對“泥性”的把握也需要創作者采用心靈去體會,才能使陶塑創作得以順利完成。
  陶塑的“泥性”具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具有自然的物質性,其充分展示了人與自然之間和諧,因此如何釋放“泥性”成為進行陶瓷捏塑的前提[1]。在悠久陶瓷發展歷史當中,陶瓷捏塑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然后隨之不斷繁榮起來,形成了具有本色的藝術形式,其不拘泥于進行細致雕琢形狀,也沒有過多保持外形的相似性,而是合理運用泥土本身的特點,使用最接近自然的方式充分凸顯出特原型的美感,使作品可以具有更深的內涵。從這種角度來說,“泥性”的釋放是創作者身體當中一部分,也是手的一種操作經驗,使得“泥性”當中可以融入“人性”。創作者在作品當中充分體現“泥性”,可以有效展示出對自然的喜愛,也可以體現出對意象美學的一種渴望,也可以展示出創作者對造型精神的準確掌握,因此具備“泥性”的捏塑對展示人們所偏愛的自然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在陶瓷捏塑中的肌理
  肌理最初指的是物體表面的紋路,不同的紋路會給人們帶來不同的感覺。而且肌理常常需要人們進行觸摸,才能得出具體的感受。在進行陶瓷藝術創作的時候,肌理屬于陶瓷成品重要的元素之一[2]。肌理為陶瓷藝術當中的重要部分,可以有效表現出創作者的情感,也可以展示出創作者自身的的審美,因此其是深受創作者關注的部分。
  肌理在陶瓷捏塑造型當中是不可或缺的,其可以成為表現創作者的藝術語言,充分展示出創作者的思想和感情。肌理可以將作品的主要想法展露出來,在進行陶瓷創作的時候,需要事先確定自身的主要想法,即希望通過作品向他人傳遞怎樣的信息。想法會直接影響到創作者的捏塑的方法,而肌理作為作品當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可以使主題更加清晰,幫助觀眾進行理解創作者希望傳遞的想法。肌理能夠將作品的特點充分展示出來,其經過采用不同的捏制手法,可以出現紋路特征,讓觀眾在欣賞過程中有不同的感悟。在另一方面,肌理能夠通過在作品上的展示,可以提高其觸感和內涵。雕塑藝術和其他藝術作品的不同點在于可以可以近距離觸碰,過多的光滑會使作品比較單調,而具有凹凸感的肌理能夠讓觀眾經過指尖的觸碰,得到不同的感受。而且也經過觸碰陶瓷,了解到創作者的獨具匠心,甚至會產生共鳴,傳遞出作品真實獨特的主題。
  三、在陶瓷捏塑中的造型
  造型屬于最直接展示作品形態的方式,也是觀眾最直觀看到的表現形式。其不僅包含著外部的形態,也可以指內部的精神,好的作品應該結合外部形態和內在精神,使作品充分凸顯出自身的特別之處[3]。陶瓷捏塑的造型通過人工的操作,雖然會帶上個人的情感和技巧,但是也具有一種接近自然的韻味,充分展示著物體的多種形態。在進行陶瓷捏塑造型的時候,需要將自身的想法融入到作品當中,不但需要優美獨特的外形,還需要具備深刻的內涵。只有達到內外部的統一,才能使作品在外形美的同時,兼具內在美。這是展示創作者的藝術修養的重要手段,也充分展示出自身傅予作品的情感。
  捏塑在操作上講究的是隨心性,無論是在表現方式,還是在材料的選擇上,均可以使作品展露出創作者的情感和想法。要實現這種要求,創作者需要在捏塑的時候真實地表現自己的想法,然后使用最直接、最明顯的線條和形體,把想法詮釋出來,再加入一些細致的細節,可以使作品有自己的神采和寓意。捏塑最注重的就是傾注自己的感情,跟隨著感情進行創作。在這一過程中,創作者能夠按照自己的心意自由進行創作,使自身的想法可以從作品當中體現出來,實現創作者感情的宣泄。
  總的來說,中國的傳統造型藝術對內在美非常重視,也追求的是將美學中的意境展示到作品當中。因此在進行陶瓷捏塑的時候,常常是跟隨內心,將感情投注于指尖,創作出一個又一個獨具匠心的作品。同時古代非常講究“天人合一”,因此在捏塑的過程中,選擇最樸素的泥土、直接清晰的肌理,最自然的形態,使作品可以按照創作者的心意形成最自然的形態,為觀眾呈現最真實和獨特的作品。
  參考文獻:
  [1]傳統陶瓷捏塑藝術的分類研究[J].馬璐瑤,黃成銘.藝術科技.2016,10(11):152-153.
  [2]傳統陶瓷捏塑的審美特征探究[J].陳為坦.藝術科技.2015,4(10):74-76.
  [3]古彩瓷審美特征研究[J].鄭君潔.中國陶瓷.2015,8(15):44.
  作者簡介:曾來妹,女,出生1970年12月,籍貫:中國福建泉州德化,單位: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縣瓷話閣陶瓷研究所,職稱:工藝美術師,學歷:中專,研究方向:陶瓷手工瓷花捏塑。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492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