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與運動(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蔣峰
糖尿病在配合藥物治療和營養調理的同時,如果再配合上運動則會加速癥狀緩解。所以,接下來的兩期內容我們會談一下糖尿病與運動的問題。
最適宜的體育鍛煉是什么
選擇體育鍛煉項目時,必須考慮到患者的具體條件和可能,包括糖尿病的類型、病程、藥物治療方式、血糖控制水平、并發癥情況、性別、年齡、體重、平時活動量的大小,以及鍛煉場所的條件等,但對任何一位患者來說,都以選擇適量的、全身性的、有節奏的鍛煉項目為宜。
首先,患者應注意運動的方式及適宜的運動量,如劇烈的體育鍛煉,過長的鍛煉時間以及過度曲伸或倒立性運動就不適合老年或有較重并發癥的患者,否則有可能引起腦血管意外、心肌梗塞和眼底出血等情況的發生;而年紀較輕,又無嚴重糖尿病并發癥的患者,如果僅采用短時間的散步,或是站立不動的氣功,則很難達到體育鍛煉的目的。
其次,主張選擇有節奏的全身性運動,使全身各處都能得到鍛煉,如做操、打拳、慢跑、較長時間的快走、打羽毛球或乒乓球,特別是跳交誼舞、中老年迪斯科或扭秧歌等,伴隨著有節奏的音樂或鼓點,既能鍛煉全身,運動量適宜,又令人感到很有興趣,有利于長期堅持。
如何選擇運動時間
一天中什么時間運動是非常重要的?一般來說,應遵循以下原則:
盡可能在飯后1~2小時內參加運動。早餐后是運動的最佳時間,因為這時可能是一天中血糖最高的時候,選擇這一時間運動往往不必加餐。應提醒患者不要在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作用最強的時候運動,否則有可能導致低血糖。
運動期間,胰島素注射盡量不選運動時劇烈活動的部位。有些人習慣于早飯前運動,可分為幾種情況,分別對待。如血糖高于6.6mmol/L,可進行運動;如血糖在6.0mmol/L左右,應先進10~15克碳水化合物,再運動;如低于6.0mmol/L則要進食30克碳水化合物后方可運動。
什么情況不宜進行鍛煉
以下情況應避免運動或應減少運動量:①血糖控制很差:過量的運動可能引起血糖的進一步升高,甚至引起糖尿病酮癥酸中毒;②較重的糖尿病大血管并發癥:此時要嚴格選擇好運動方式,并掌握好運動量,以避免血壓升高以及腦血管意外、心肌梗塞及下肢壞死的發生;③較重的糖尿病眼底病變:患者視網膜微血管異常,通透性增加,過量運動可加重眼底病變,甚至引起眼底較大血管的破裂出血,影響患者的視力,所以也不宜從事運動量較大的體育鍛煉;④較嚴重的糖尿病腎病:過量運動會使腎臟的血流量增多,增加尿蛋白的排出量,加快糖尿病腎病的進展,此類患者也不適于較劇烈的體育鍛煉;⑤其它應激情況:包括各種感染,心或腦血管病變尚未穩定之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或高滲性非酮癥糖尿病昏迷的恢復期。
當然,除了存在急癥情況之外,糖尿病患者沒有完全臥床休息的必要,而應該堅持一定量的運動,哪怕是局部鍛煉。關鍵的問題在于運動方式和運動量要適宜。
(編輯/羅春燕)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1627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