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環境下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創新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給社會經濟進步、企業的經營管理以及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帶來了變革,“互聯網+”思維也逐步滲透到人們的生產生活中,隨著互聯網發展的浪潮,企業不斷趨向規模化、多元化,對會計信息的內部需求擴大,因此企業財務管理模式的有效實施直接影響科學、合理的管理決策。在互聯網環境下,企業能否建立適當的財務管理模式,實現對資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集成、共享,對企業全部的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從而幫助企業提高經營管理效率,最終促進企業的經濟效益,是值得關注的重要問題,也是本文研究的重點。
關鍵詞:互聯網;財務管理模式;研究
一直以來,我國政府都十分重視企業的信息化發展,將信息化置于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維度,隨著我國信息化的發展,如今國家更是注重信息經濟的發展,提出網絡強國戰略。立足于企業界來看,更多的有識之士都明確指出,將互聯網與信息技術進行整合,將科學的管理理念和財務管理理論進行整合,對于促進企業管理水準的提升有很大益處,從而使企業獲得更加可觀的經濟效益,這對于企業科學地進行決策、促進自身經營效益以及核心競爭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作用。伴隨企業管理以及會計的信息化發展,基于當前的互聯網環境,需要圍繞財務集中管理模式展開具體分析,利用全新的理念以及方法,有效指導企業財務管理模式的更新和發展,有著很強的現實指導意義。
一、傳統財務管理模式的缺陷
伴隨經濟的發展,互聯網技術逐漸滲透到企業的經營管理中,企業的經營環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對其經營模式、管理模式帶來了諸多挑戰。財務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核心,也應隨著經營環境進行變革。一直以來,財務管理對應的理念存有很大局限性,財務管理舉措也十分落后,這也導致財務管理在具體的核算、控制以及決策層面得到巨大的發展,給企業的競爭力造成了顯著阻礙。
(一)核算層的缺陷
20世紀80年代之后,計算機技術在整個會計核算體系得到了長足發展,即會計的電算化,這也使得會計核算組織對應的流程發生了顯著變化,對數據存儲、記賬模式等都造成了巨大影響。此外,基于會計核算流程而言,將自動控制體系融入了其中,這也導致會計數據在錄入以及加工環節,能夠實現自動化檢驗。會計電算化極大地提升了會計核算的正確性以及準確性,財務人員能夠從繁雜的勞務活動中獲得解放。然而,會計電算化僅僅單純地將財務會計流程和計算機聯系起來,促進了會計流程的自動化發展,并未從根本上變更舊有的會計流程。對應的結果為:會計工作對應的表現模式為事后算賬以及事后報賬;會計部門和企業的其他部門是獨立發展的,業務和財務的協調性十分差,會計信息系統和企業內部存在顯著的信息孤島現象。
會計電算化能夠有效促進財務部門工作效率的提升,但提升的部分限定于局部,各個部門內部的信息溝通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并不能滿足多變的市場競爭概況,而且企業自身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全球競爭力的提升也會受巨大影響。所以,需要利用一個集成度較高的系統,促進財務和業務一體化新模式的發展。
(二)控制層的缺陷
立足于小企業的維度而言,控制問題往往需要依托體制以及人員便可以解決,然而,對于一些規模比較大的集團企業,則需要對成員內部的資金成本進行總體控制,而集權以及分權的問題則是十分關鍵的。針對存有財務管理權限的主體而言,企業可以利用集權以及分權模式,也可以將二者進行整合。不管采取哪一種模式,都會面臨全新的問題:在集權制之下,企業重大事項的決策權需要由母公司來定奪,并不能充分發揮子公司的熱情;在分權制之下,子公司擁有很多決策權,母公司單純地留有一些重大決策權,其作用在于對子公司進行督促與評估,然而,缺乏信息技術的支撐,總部領導的能力以及精力等都會受到限制,并不能對下屬企業進行有效的管控。將集權以及分權模式進行整合,母、子公司劃分具體的權限時,會存在諸多沖突。實際而言,當今階段,不管使用集權還是分權的模式,財務管理體系都會存在預算失控以及資金控制力度有待提升等諸多問題。
(三)支持層的缺陷
當今階段,很多企業都存在顯著的信息孤島現象,財務流程并不能有效滿足企業經濟環境的發展,而且在時間以及空間方面有很大的局限,尤其是對于企業集團而言,很多決策信息要綜合很多成員才可以分析出,這也使得集團的組織架構的層次更加繁雜,領導進行決策的很多信息都需要一層一層進行匯報。與決策相關的舉措會阻礙決策信息的發展,而且其時效性以及準確性都會受到巨大的影響。由此可知,由于缺乏相應的信息扶持,企業并不能在競爭領域獲得優勢。
由此可知,基于當前的互聯網環境,要充分提升集團公司的管理水準,信息網絡技術是離不開的,而且需要充分依托信息技術,確立一套健全完善的財務管理模式,基于財務會計核算以及會計控制等維度處理好相應的問題,使企業能夠及時準確地把握住核心信息,而且對內部的多元化資源進行管控時,能夠和各個區域的財務以及管理方案密切聯系,能夠有效滿足企業價值最大化的標準。
二、互聯網環境下財務管理模式的構建方式
集團企業具有顯著的跨地域、跨行業以及多元化運營等特征,而互聯網的出現則有效打破了時空的限制,這也從根本上為企業集中管理效率的提升創造了有利條件。因此,基于集團企業自身的發展維度來看,要將集團自身的屬性特征進行有效整合,并對軟件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調配,保證各個類別的企業的信息都能夠具有較高質量?;诋斍暗幕ヂ摼W環境而言,集團企業對應的財務管理模式大致包括以下三類:
(一)實時集中
實時集中是利用B/S技術而搭建的管理平臺,為集中管理提供了有利條件,集團總部可以依托相應的財務會計以及管理軟件,使得各個單位能夠及時將數據傳送至總部,集團與成員單位可以有效達到信息共享的標準,而且數據信息也可以在成員內部協調流轉,而且能夠對各個成員單位具有的績效進行直接評估。 立足于產業型集團的維度來說,集團一般都會將資金以及人力等核心資源進行集中調配,并且進行相應的督促;集團對子公司存有的業務進行具體監控時,主要是采用的實時集中模式。集團企業打破了傳統層層上報模式的局限性,對于自身更加快捷地掌握整體信息,確保信息的真實準確性具有重要意義。
(二)定期集中
定期集中指代的是利用C/S或B/S技術搭建相應的平臺,使得集團能夠對各個成員單位進行具體把控,而且成員單位能夠利用報表等模式將數據進行傳送,為達到集中管理的目的提供有利條件。
立足于投資型集團的維度來看,集團與子公司的關系比較散,集團能夠定期利用報表、財務分析等掌握子公司的運營發展概況,就需要確保集團自身的信息具有較高質量,在實踐過程中,可以利用定期集中模式來執行。
如果使用定期賬簿集,企業集團內部對應的成員在報表傳遞方面具有較多的層次,但可以對整體的信息進行把控,從而極大地確保了信息的真實準確性;倘若利用定期報表進行監管時,信息對應的真實準確程度也不及賬簿集,然而,結合集團整體的配置報表以及相應的軟件資源,那么信息質量也是顯著高出手工層報表方式的。
(三)混合集中
混合集中指代的是利用C/S或B/S技術,企業集團能夠將各個成員單位自身的數據以及軟件都存放于本地,然后利用網絡進行具體的傳送,使企業集團能夠把控好整個集團的財務狀況。
立足于管理型集團的維度來看,不同子公司對應的管理模式都有顯著差異,部分子公司在集中管理方面的能力十分差,其他子公司則需要利用分散管理來達到目標。因此,這一類企業可以采取混合集中的模式,對成員單位進行實時把控,而對其他成員則可以采用定期集中的方式,滿足自身管理標準的同時,也促進信息質量的提升。
三、互聯網環境下企業財務管理模式的框架設計
財務管理新模式將互聯網以及信息技術、管理方式進行了有效整合,在促進企業財務以及業務管理水準的同時,能夠對自身的資源進行優化配置,進而為集團企業提升自身的價值提供有效指引。具體的框架為:①會計集中核算以及控制實施方案:基于核算,確立財務業務一體化的平臺,為監管平臺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撐;②全面預算方案:基于預算管理,確立一套健全完善的管控體系;③資金動態管理實施方案:對資金進行集中管理,加強對資金的管控力度;④全面成本實施方案:構建一套健全完善的標準成本管理體制。依托特定標準來進行內部核算工作,并促進成本計算的落實,在具體的核算以及成本控制過程中,需要嚴格執行,并落實相應的懲處工作;⑤績效評價及決策支持方案:利用績效測評,對企業的經營績效進行具體評估。
參考文獻:
[1]王靜偉.大數據時代下企業財務管理的創新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9(16).
[2]王英.新會計準則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及對策探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9(16).
[3]喻遠喜.大數據下財務管理的挑戰與創新思維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9(1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7/view-150866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