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隱身驅護艦一目了然(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杜文龍

  嚴格地說,軍艦的隱身晚于飛機的隱身,但發展勢頭卻強過飛機。隱身手段的運用。在大幅度提高軍艦生存能力的同時,也增大了識別難度。一條條外形怪異、模樣相似的艦艇如何區分。對于愛好者而言,也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難題。本文梳理了筆者的一些切身感受。借你慧眼,教你如何快速識別它們。
  
  如果看不見軍艦的舷號,要從圖片上識別是什么軍艦,主要看三點,一是艦型,二是上層建筑(包括桅桿、煙囪等),三是武器。這里需要說明的是,艦艇的排水量相差很大,但如果沒有統一的參照物,很難從圖片上分出大小。筆者整理了新近服役的12種隱身驅護艦的識別方法,今天就以英國45型、法國“地平線”級、“拉斐特”級、俄羅斯的“守護”級、新加坡的“威武”級、南非“阿曼托拉”級為例,教你一目了然識別新艦。
  
  俄羅斯“守護”級護衛艦
  
  “守護”級護衛艦由俄羅斯金剛石設計局設計,北方造船廠制造,是代表俄羅斯海軍21世紀水平的“第一護衛艦”。它也是本次識別中唯一的一艘俄制艦艇,無論是艦體還是武器裝備都有比較濃厚的俄羅斯風情。
  它的艦艏尖利,出水部分似一柄鋒利的尖刀。從武器上來識別,則主要看其前甲板配備的1座俄式風格的76毫米隱身艦炮,主炮后部的小平臺上是1座“卡什坦”近程防御系統。
  上層建筑的特點則是前端呈大角度后傾,頂部設置桅桿2座,前主桅一改俄式零亂布局,使用了封閉結構,前部主體部分為多面體形,頂部配備了球形天線,其后與之緊密相連的塔桅采用四面體結構,塔身主體部分形成上下大、中間小的形狀。頂端天線支架也整潔了許多,主體是二道橫向安裝的“一”字形橫桿。后桅造型很不常見,呈“人”字形,下端兩根支撐架中間空隙較大,是該艦最主要的識別特征。頂部形狀與前桅造型相同,從后部觀察,像前桅的小號復制品。前后桅之間是低矮的煙塔,僅略高出上層建筑頂部。
  后甲板面積不大,設置了防墜護網,由于艦型較小,機庫門顯得突出、寬大。
  
  45型、“地平線”
  
  這一組外形共同的特點是主桅高大,一柱擎天,頂部雷達天線均為球形。識別時很容易搞混,找出識別這兩艦獨有的特征十分重要。首先,我們需要了解這些艦艇單個的識別特征。
  英國的45型驅逐艦從外形來看,45型的艦體簡直就是由直線組成。艦艏尖削,但前部過渡圓滑,出水部分前傾角度不大,艏甲板整潔、干凈、平直,未采用任何曲線設計。
  
  上層建筑采用全封閉結構,整個基座與艦身連接處采用了內傾面設計,并呈整齊斜面向后延伸,直至后部。上層建筑由前向后依次為主塔桅、煙塔、天線塔和天線/機庫塔。主塔桅高聳,位于艏樓之上,呈金字塔形,頂部是“桑普森”雷達的球形天線罩,球形罩頂還有刺狀天線分布,塔身兩肩配置有球形通信天線罩,“一”字形天線橫桿未與艦身垂直安裝,而是采取了在塔身中部與艦體中線呈約45°角的怪異辦法。艦身艏樓寬大,前沿內傾,兩側為減少雷達反射特征,采用了切角設計,切角呈倒梯形,位于艏樓左前和右前方。煙塔粗矮,頂端后部配置球形通信天線。其后的天線塔呈細金字塔形,頂部呈“十”字形,配備了若干通信天線,天線桿細長部分有各種接收發射器分布,遠觀像塔頂插上了一串糖葫蘆。最后面的天線/機庫塔粗大,是四座塔桅中,塔身外傾角度最大的一座,頂部的S1850M遠程搜索矩形雷達天線呈黑色,十分顯眼。
  主炮是1門英制114毫米隱身艦炮,炮塔呈多面體形,火炮基座下方的擋彈尺寸夸張,與甲板同寬。主炮之后是四方形48單元“席爾瓦”垂直發射系統高大的護墻,明顯高出甲板,雖然采取了內傾設計,估計對隱身不利。
  法國“地平線”級驅逐艦“地平線”是英法未來護衛艦計劃分道揚鑣后由法意聯合研制,因此外形特征與45型較為接近。
  艦艏尖削,前甲板整潔,在一層甲板上只配備了“席爾瓦”垂直發射系統,方形內斂的護墻與45型相同。沒有主炮,2門OTO-76毫米超快速隱身艦炮配置在二層甲板上,即艏樓前方平臺的兩側。
  煙囪分別與兩座天線塔并列配置,前煙塔位于天線塔左側、后煙塔位于天線塔右側。主桅形狀為金字塔形,頂部為“埃帕姆”相控陣雷達天線的球形罩,在球形天線與塔身連接處由上至下有三層結構,一、二層為多面柱體,三層圓碟形。與后部煙塔并列的天線塔塔身底座是一個方形柱體,至中部后開始呈現金字塔形,但為減少反射特征,塔身沿棱線有4個切角,形成了4個倒三角形斜面。機庫頂部面積明顯大于45型。
  需要說明的是,該艦是法國和意大利合作設計、建造的新型防空護衛艦,兩國艦型的通用程度超過90%,主要區別包括:在艦炮方面,意大利型選用1門OTO-76毫米艦炮,法國型選用2門:在直升機方面,意大利型能搭載NH-90和EH-101,而法國型只能搭載NH-90;在反艦導彈方面,法國型選用MM-40“飛魚”,意大利型選用“奧托馬特”,兩國護衛艦使用的衛星通信系統也不相同。
  識別45型、“地平線”級為同一系列艦,主桅高大、頂部球形天線罩、后方黑色方形天線是共同之處。二者最明顯的區別在于45型的垂發系統前有主炮,主桅球形雷達天線罩與塔身連接處光滑平順,無贅物。而“地平線”沒有主炮,2門OTO-76型艦炮配置在二層甲板上,主桅頂部球形雷達天線罩與塔身連接處有兩層多面體結構和一層圓碟形結構。
  
  “拉斐特”、“威武”、“阿曼托拉”
  
  這三級艦均為歐式風格。
  “拉斐特”級護衛艦法國90年代初設計建造的首型隱身護衛艦。艦艏平直尖削,自艦艏開始兩舷采用了切削形,呈10°內傾角,延伸至艦體上層建筑兩側舷墻。兩側舷墻中部有大尺寸可開閉方形開口,側面觀察,艦艏兩側好像被人用刀沿斜向切下一條,形成了兩個月牙形,也與早期步槍的刺刀前身相像。前甲板布局異常簡單,只配備了1門100毫米NOD6緊湊型艦炮,艦炮后部甲板形成第二層平臺,高度不大,上方平整光滑,應當是為垂直發射系統預留的位置。
  上層建筑除去上方塔桅外的突出部分,幾乎形成一個整體。艏樓頂部略高于整體上層建筑。上層建筑頂部配置兩座塔桅,前塔桅塔身呈金字塔形,由上下兩部分組成,中間有小平臺前伸,上面配備了半球形天線罩,天線主體部分上部呈“十”字形,配置了多種偵察、探測設備。塔桅后面是煙道,常見主桅頂部被排出的煙熏黑。后桅相對矮小,頂部呈三角形前伸,并形成一個小平臺,上面配置了1座雷達天線,塔身后部是第二個排煙道。前后塔桅之間,是2座4聯裝“飛魚”反艦導彈發射器。自后桅向后,上層建筑表面平整光滑,只配備了1座8聯“海響尾蛇”防空導彈發射架。
  后甲板呈方形,后沿兩端呈現缺角,

應當是布放水下設備的位置。
  “阿曼托拉”級護衛艦 此為南非向德國采購的MEKO-A200型。艦艏略鈍厚,甲板與艦體過渡棱線被外傾斜面所代替,這一外傾斜面經艦艏向兩側延伸至機庫后沿,其寬度由艦艏開始逐漸由窄變寬,并在艏樓兩側到達最寬。前甲板整潔干凈,主炮為1門OTO-76毫米艦炮,后方是2套8單元“矛槍”艦空導彈垂直發射裝置。
  上層建筑中的艏樓由四層組成。第一層可以看作艏樓前出的平臺,截面呈梯形,前窄后寬,上面配置了三根天線。第二層位于指揮室前方,周圍設置了沿指揮室正面和左前、右前的擋板。第三層位于指揮室上方,中間靠前位置設置了一座桶形天線。第四層平臺面積較小,配置了1座圓形天線。其后的塔桅形狀十分奇異,在一個后傾、截面呈平行四邊形的封閉支架上,配置了朝向左右和前方的“丁”字形天線桿。其頂端配備了截面為矩形的對海對空搜索雷達天線,后端天線先后傾再前傾再后傾,形成了一張朝向前方的“彎弓”。在艏樓與金字塔形天線塔之間,配備了2套4聯MM-40“飛魚”反艦導彈發射裝置。中部的金字塔形天線塔高聳,是識別本艦的重要標志。從底部依次由三個疊放的金字塔構成,風傾角度依次增大,頂部角度十分尖利。金字塔后形成二層平臺,下面一層的后沿,配備了1門35毫米雙用途艦炮,炮塔的外形也較奇特,前高后低,前大后小,側面觀察像一個跪伏在地上禱告的信徒。
  艦艉甲板呈一定角度向后突出,沒有采用平直結構。
  “威武”級護衛艦“威武”級是法國“拉斐特”級的一種派生型,噸位略小于“拉斐特”。
  
  它的艦艏略鈍厚,與南非“阿曼托拉”級護衛艦艦艏有相似之處。甲板與艦體過渡棱線被外傾斜面所代替,艦艏外傾斜面開有兩個方形纜孔,外傾斜面上端沿折線經艦艏向兩側延伸,其寬度由艦艏開始逐漸由窄變寬,并在艏樓前端兩側到達最寬后,以相同寬度向后延伸至機庫后沿。舷墻和船體側面傾斜10°。
  前甲板整潔干凈,隱蔽了所有甲板設備。主炮為1門MK-2型100毫米單管緊湊型艦炮,主炮后方甲板配備了4套8單元“西爾瓦”垂直發射模塊,發射模塊四周采用了矩形圍擋。
  上層建筑由前后兩部分組成。艏樓寬大而且方方正正,與其它艦相比,高度偏低。觀察窗口設置也較獨特。前、左、右均開有觀察窗口,左、右兩側的觀察窗口數量明顯多于其它艦艇。艏樓臺頂部是一座雙金字塔疊加形成的塔桅,頂部配置了泰利斯公司的“武仙座”多功能雷達,雷達罩采用了平頂金字塔結構,頂端形成了切角,塔桅在艏樓臺頂部顯得粗壯而孤單。艏樓與后部上層建筑之間間隙較大,配備了2套4聯“魚叉”反艦導彈發射器。艉樓前端設置了后塔桅,基座與艉樓前端融為一體,像埋藏在其中,其后的煙塔采用了包裹設計,左右兩個煙道位于方形突出結構兩邊、后桅的左后和右后。上層建筑自煙塔后高度迅速下降,至成機庫頂部。
  識別 區別它們的主要特征有兩點。一是主炮,“阿曼托拉”級使用OTO-76毫米艦炮,“威武”級與“拉斐特”級使用的是100毫米緊湊型艦炮。二是上層建筑,“阿曼托拉”級上層建筑為兩桅兩部分,其中后桅尖塔擎天,像一柄粗釘尖朝上裝在艦上;“威武”級上層建筑分為三部分,其中前塔桅形似兩個金字塔的疊加,頂部光禿,煙囪在后桅之后單獨配置;“拉斐特”級使用兩座桅桿,前后桅的后方均設有排煙道。
  
  [編輯 嚴曉峰]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04834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