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時代廣播新聞發展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在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大力發展的背景下,新媒體時代也已經來臨,在這個時代中,人們的生活方式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而且,在這樣的情況下,傳統的廣播新聞也開始面臨著十分嚴峻的發展困境,受到了來自新媒體的猛烈沖擊。因此,如何才能夠改善自身的弊端、發揮自己的優勢,也是傳統廣播新聞部十分重視的問題。文章從新媒體的角度出發,探討了傳統廣播新聞所面臨的困境,并且適當地提出了一些創新路徑。
關鍵詞 新媒體時代;廣播新聞;信息技術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9)236-0021-02
在互聯網技術大力發展的過程中,現代新媒體也開啟了飛速發展的模式。在這種情況下,新媒體時代也已經來臨。而新媒體時代的來臨,也改變了人們對新聞傳播的認知,使得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一定的改變。而且,在這樣的背景下,傳統的廣播新聞也面臨著很大的挑戰和沖擊。因此,在面臨著這樣激烈的競爭狀態下,傳統廣播新聞要想生存下來,并且得到長久的發展,那么就必須要積極地結合新媒體的特點來進行創新。
1 廣播新聞的特點
1.1 表達方式比較精煉
從本質上來說,廣播新聞具有一個最明顯的特點,那就是“說”,這類新聞主要是“說”給大家聽。在播報新聞的過程中,播報人員大都采用的是通俗易懂的口語化表達形式,以此來盡量避免會產生誤解的字眼。在報刊中常用的那些比較文縐縐的書面用語,在播報的過程中也很少使用。一般來說,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觀眾更好地形成一種畫面感。在現實情況中,以最短的語句來傳達最豐富、最精準的信息,也是廣播新聞的一大特點。
1.2 快速及時
除了播報簡要、精準之外,“快速及時”也是廣播新聞的一大明顯優勢。在實際情況中,針對某些突發性的新聞,記者還可以通過電話來進行現場連線,從而根據自己的觀察來進行及時報道。在新聞播報的過程中,新聞編輯也可以將自己所接收到的最新的消息在第一時間轉發進直播室中,然后由播報員進行現場播報,在這種情況下,新聞信息便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傳達到社會中。
2 廣播新聞在新媒體時代所受到的沖擊
2.1 廣播新聞在新聞行業中的主導地位受到了沖擊
在新媒體出現之前,廣播新聞就是廣大社會群眾獲取新聞信息的主要途徑。而且,在那個時代中,傳統的廣播新聞媒體對于傳播的主體和受眾的劃分也十分明確,在實際的工作中,也通常采用的是傳統的模式來進行輿論引導。但是,當新媒體時代來臨之后,新聞傳播受眾之間的界限也在逐漸弱化。在這個時代中,人們可以借助手機、電腦,隨時隨地了解自己想要知道的信息,而且還可以實現信息共享。在這種情況下,新聞信息的傳播方式也發生著改變,受眾不再只是被動地接受信息,他們也可以主動地去接收信息。因此,廣播新聞媒體也受到了十分嚴峻的挑戰,其在新聞行業中的主導地位也受到了沖擊。
2.2 在傳播速度和傳播范圍方面還有局限
若是從屬性的角度來進行分析就可以得知,新媒體在傳播新聞信息的時候是建立在數字基礎上的,因此其在實際情況中的傳播速度就非??欤覀鞑サ姆秶卜浅V泛。而且,通過新媒體,新聞信息的傳播范圍也是沒有局限性的,其所具有的傳播空間是全球。借助互聯網技術,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將相關的新聞信息傳播到世界各地。但是,傳統的廣播媒體卻沒有這種優勢,其不僅在傳播速度方面有限制,在傳播范圍方面也具有局限。而且,其在傳播的過程中還缺乏網絡的新穎性,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新聞的整合、編輯以及傳播,從而無法吸引到更多的受眾。
2.3 新聞生產技術還比較落后,需要積極創新
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為了能夠充分地滿足人們對于各種新聞的獲取需求,為了能夠及時、準確地將各種新聞信息傳遞給受眾,傳統的廣播新聞媒體就必須要積極地革新新聞生產技術。因為,在面對著大量的新聞信息的時候,傳統廣播媒體所具有的新聞生產技術還無法發揮出有效的作用。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也帶動了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等多種技術的發展。如今,已經有很多新興的新聞生產技術出現,也有很多的新聞生成協助設備開始得到了應用。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廣播新聞問題還無法轉變新聞傳播思維,沒有積極地學習其他先進的、現代化的新聞生產技術,那么就很難創作出準確的、專業的新聞作品。與此同時,新聞的傳播效率也無法得到有效提高。另外,在某些邊疆地區,由于信息相對閉塞,思想觀念還沒有改變,對于新媒體的認知還比較片面,所以導致這些地區的廣播新聞媒體依舊在采用傳統的傳播模式。除此之外,人才緊缺、技術匱乏、社會化地域化環境差異等問題的存在,也都為廣播新聞媒體的發展帶來了更大的挑戰。
3 廣播新聞在新媒體時代的發展路徑
3.1 積極地創新報道理念和模式
在現代社會中,時代一直在不斷地發展,新聞傳播媒介也處在改革之中。在新媒體時代,廣播新聞如果能夠抓住發展機遇,那么也將會成為這個時代中的主要信息傳播源。因此,在現實情況中,廣播新聞媒體也應該對新媒體有一個全面的、正確的認知,并且積極地根據新媒體的特點來貫徹自己的改革目標,積極地融入新媒體的優勢,以此來實現自身的轉變以及對新媒體的契合,拓展自身的發展空間。比方說,廣播新聞媒體可以積極地創新自身的新聞報道理念和報道模式,充分地利用網絡的輔助作用,比方說借助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渠道來對新聞進行追蹤報道,提高新聞的透明度,讓更多錯過人工播報的受眾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了解新聞。
3.2 加強對新媒體技術的應用
在新媒體時代,雖然廣播新聞媒體在發展的過程中受到了很大的沖擊,但是其所具有的作用卻是無法消除的。因為,廣播新聞媒體的某些形式其實還是具有優勢的,可以予以保留,比方說熱線電話互動等,雖然如今已經是一個智能手機普及的時代,受眾也更加傾向在網絡平臺上交流。但是,廣播新聞媒體所存在的互動模式卻仍然可以繼續挖掘和改進。例如廣播新聞媒體可以加強對媒介技術的應用,創建微博與微信公眾號等,以此來與受眾進行互動交流,打造備受人們歡迎的新聞品牌欄目。除此之外,廣播新媒體也應該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制定具有開放性的監督管理思維,并且積極地完善相關的管理機制,積極地認識到新媒體優勢并且加以應用,以此來促進廣播新聞內部機制的創新和變革。 3.3 積極革新新聞生產技術
技術,是發展的重要保障。在新媒體時代,為了能夠充分地提高新聞信息傳播的及時性、廣泛性以及準確性等,傳統的廣播新媒體就應該積極地引進先進的新聞生產技術,購入先進的新聞處理軟件或者是各種硬件設備,將其應用在新聞生產的各個環節當中,以此來提高新聞生產的效率,使得相關的新聞信息可以及時傳達到社會受眾當中。例如,從實際情況來看,知名廣播媒體新華社就購進了機器人寫手“快筆小新”,借助人工智能的作用來完成部分新聞寫作任務,大大地提高了新聞生產的效率。
3.4 更新對廣播新聞的認識
在新媒體時代,需要以新的眼光去看待廣播媒體。對此,主要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進行分析:第一,廣播新聞工作者需要充分認識到廣播新聞在新媒體時代下所具有的重要價值。并且,在廣播新聞行業的發展過程中,廣播新聞工作者也需要積極地提升自己的新聞傳播素養,積極提升自己現代化廣播新聞傳播意識,并且積極地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而這,也是促進廣播新聞發展的一大重要內容。除此之外,相關負責人還應該加強對新聞工作者信息收集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播報能力等方面能力的培養,促使他們可以將新聞內容傳遞給廣大受眾,提高受眾的體驗效果,從而提高受眾者對廣播新聞的信任。
廣播新聞工作者需要與受眾者之間建立起良好的互動關系。在傳統廣播傳播工作中,大部分的廣播新聞工作者都沒有與受眾有什么交集,雙方之間也缺乏有效的溝通和互動。而這也對廣播新聞的發展產生了阻礙。但是,在新媒體時代,廣播新聞工作者必須要樹立起溝通的意識,與受眾者進行良好的交流,積極地了解他們的不同看法和建議,從而不斷完善,以此增強廣播新聞的影響力。另外,這樣還可以促使更多的受眾積極地參與到廣播新聞中來,提高廣播新聞的“親民性”,從而促進廣播新聞的高效發展。
4 結論
總而言之,在新媒體時代下,雖然傳統的廣播新聞面臨著很大的挑戰,但是若是換個角度來思考,新媒體其實也為廣播新聞帶來了更多的發展機遇。只有廣播新聞充分地認識到新媒體的優勢,并且合理地應用新媒體的優勢,那么也能夠得到很好發展。
參考文獻
[1]曹壯壯.媒體時代下新聞廣播電臺品牌發展策略研究[J].視聽,2018(12):11-13.
[2]楊東元.關于新媒體時代下廣播新聞節目如何發展的思考[J].新聞研究導刊,2018,9(20):101,122.
[3]鄭旭.新媒體背景下廣播電視新聞采訪發展策略探析[J].傳媒論壇,2018,1(16):100.
[4]李隆.新媒體環境下廣播新聞媒體轉型發展著力點探析[J].中國報業,2017(20):70-7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739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