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水力發電站的運行管理措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為提升水力發電站內部的管理水平,提高其內部的運作效率,本文結合對水力發電站運行管理現狀的分析,并對水力發電站的主要類型進行簡單的介紹,從加強運營管理、確保水電站開發的有序性、加強技術管理、加強設備管理四方面提出水力發電站的運行管理具體措施,希望可以為水力發電站的發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為水電站謀求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水力發電站;運行管理;可持續性發展;節能環保
中圖分類號:TV7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11-0161-02
0 引言
隨著我國整體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增加對電力的需求量,水力發電站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必須引進新的設備和技術才能滿足人們對電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對水電站未來的運行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1 水力發電站概述
水力發電站是一種節能環保的發電企業,其主要的發電原理是將水的為能轉換為水輪的機械能,再利用產生的機械能使發電機運作起來產生電能。所以水力發電的過程簡單來說就是水的位能轉化為機械能,再轉化為電能的過程。雖然水力發電站沒有火力發電站的應用范圍廣,但是火力發電的主要是依靠煤來實現的,眾所周知,煤屬于一種不可再生能源,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水力發電站總有一天會替代火力發電站成為國內發電最重要的發電形式之一。所以,雖然應用范圍不廣,但是水力發電廠還是有很多類型:堤壩式水電廠、引水式水電廠、混合式水電廠、潮汐水電廠以及抽水蓄能水電廠。最常用的水力發電站的類型為堤壩式水電站和引水式水電站。
2 水力發電站運行管理現狀
2.1 運行管理存在浪費現象
從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在水電站的運行管理方面有關管理部門和領導層應該進行詳細的規劃,使水電站在發展過程中盡量不會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并在日常運作管理過程中逐步地積累管理經驗。為使水電站實現可持續性發展,管理人員還應該針對內部資源的使用問題制定合理的規劃和控制方案,避免產生不必要的資源浪費。為實現內部資金的合理使用,水電站應該將投入的大部分資金放在發電和供電工作上,并在開發水電站之前做好水源規劃工作,避免因管理不當造成資金的浪費。
2.2 技術人員能力有待提高
由于水電站所處位置的特殊性,導致其內部的信息不能與城市保持一致,使內部的技術和管理人員沒能及時接受最新技術的培訓,在日常操作設備的過程中經常出現錯誤的操作步驟,使設備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不當的操作手法使其遭受一定的磨損,減短其使用壽命,提高了水電站的運行成本,降低其運作的效率。另外,水電站想要實現長久高效的運作模式,就必須及時地對技術方案進行更新,優化對設備的操作方法,使其符合設備的運作規律。工作人員在實際的工作中還存在不重視對設備進行日常保養和檢修的問題,使其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2.3 協調管理不到位
為使水力發電站運行狀態達到最佳,有關技術和管理人員應該以電量、故障系統等影響因素為主要對象對其進行適當的壓力調整,保證其工作工程滿足水電站運行管理模式和電網的實際需求。如果正在進行這一工作步驟時,沒有認真考慮以上這些因素,可能會導致水力發電站在運行過程中發生意外情況,不能保障其運行的安全性。同時要將水力發電站內部的工作步驟進行合理安排,使每個工作步驟之間不會互相干擾,而是可以起到互相協助的作用,從而從整體提高站內的運作效率。如果有關人員不能及時地進行協調工作,可能會影響到水電站后期的工作效率。
3 水力發電站的運行管理具體措施
3.1 加強運營管理
3.1.1 建立專門的運行管理機構
鑒于水力發電站目前運行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證明現階段管理機構在運營過程中存在對站內規劃發展方向不夠清晰、管理體系不夠完整的現象,從而導致水力發電站整體管理機制的缺失。所以,為了提高水力發電站的運行效率,實現其內部有序的運行管理模式,領導人員應該協商為水力發電站制定出符合其現階段發展現狀的管理體系,并專門設立運行管理機構,監督發電站的運營情況,可以在其運行過程中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的方案。與此同時水電站領導人員要在自身樹立重視運行管理質量的觀念意識基礎上,進一步引導站內的工作人員提高對于運行管理的重視度,了解提高水力發電效率與其自身利益的關系,有利于工作人員積極配合站內的管理決策,可以有效地提高水電站的運行效率。目前,在我國使用范圍最廣泛的發電方式為火力發電,相比之下,水力發電沒有在較廣泛圍內被使用。但是水力發電與火力發電相比具有保護環境,減少能源消耗的優勢,可以起到推動社會經濟良性發展的作用,對于維護社會穩定性有一定的幫助。此外,為實現管理機構運行的高效運作,還應該在運營水電站的過程中引進高水平的管理人員,才能提高其內部的運行效率[1]。
3.1.2 確保水電站開發的有序性
為了水電站的可持續性發展,有關管理人員在開發水電站時應制定出詳細可行性強的方案,仔細考量從河流規劃得到具體開發每個環節的安排,通過對比分析最終結合水電站的實際情況確定出最終的開發方案。在此期間必須要保證水電站內正常的運轉秩序,才能在提高水電站運作效率的同時不會影響其正常的經營活動,才能有效地保護生態環境,提高水電站內部的經濟效益,促進其內部的良好發展。
3.1.3 確保進行合理投資
水電站在日常運作和開發內部系統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資金,在資金的正常運轉下才能呈現良好的發展趨勢。所以水電站在運作的過程中為了獲得資金支持應該與有關政府部門取得聯系,贏得政府有關部門的支持為其尋找合適的投資商,使其資金來源有所保障。不僅如此,水電站的建設發展包含了融資、審批、銷售等方面的工作,必須要贏得政府部門的全力支持,使其在水電站的發展方面起到多方協調的作用,水電站在建設過程中出現問題時,政府部門要做到與其他機構進行及時溝通,才能實現水電站開發建設的有效性,真正實現其內部運轉效率的提高。 3.2 加強技術管理
提高水電站運行管理效率的另外一個有效措施就是加強對技術的管理工作,其管理的目標對象為站內技術人員,所以應該進一步加強技術人員的技術培訓,定期安排相關的技術人員進行技術培訓,使其在培訓過程中逐步掌握有關的技術手段,有效地提高技術的熟練度。還能使其在課程中了解設備的具體性能和正確的操作方法,使其在日常操作中對設備可以進行適當的維護,并可以及時地發現設備在操作過程中存在的異?,F象,及時采取補救措施,避免為水電站造成更大的損失。為切實提高其技術操作人員對于技術的熟練度,水電站管理人員還應該制定出相應的考核制度,使技術人員在平時的工作中可以對自身進行嚴格的要求。除此之外,水電站應該安排工作人員對站內所有機器設備定期進行設備檢查與維護工作,及時發現其在操作過程中存在的隱患,并對其采取相應的維修或整改措施,避免在其運作過程中出現故障造成站內的損失,對出現嚴重故障的機器設備及時進行更換,避免其影響水電站內的工作效率[2]。
3.3 加強設備管理
3.3.1 200kw的水輪機與400kw的水輪機的運行管理
水電站在日常運作過程中,應該重視對于機器設備的維修和保養工作,這樣既能保證機器的正常運作,還能提高其運作的效率,保證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避免因不按時檢修造成設備故障,為電力企業的經營帶來較大的運營成本。
在水輪機的日常維修和護理方面檢修人員應該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管理和維護工作:第一,應該查看其機器內部油箱中的油位,避免因缺油而在機器運轉的過程中對其本身造成損傷。同時還要觀察油箱的溫度,在檢修過程中最應該進行的檢修工作是壓住黃油再用手搖油泵軸承并推力徑向軸承確保其內部結構的完好無損。還應該在每個月月初的時候,為泵座箱添加30號透平油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轉;第二,在機器的日常護理中,工作人員一定要保證機器的油位處于正常的水平,絕對不可以出現因油位過低而造成機器內部燒瓦的現象發生;第三,由于檢修人員經過長時間的工作已經積攢了較多的檢修經驗,針對多次對水輪機運作情況的觀察,檢修人員對其運行時軸承溫度的變化總結出了一些規律:在軸承溫度變化范圍方面,所有規格的水輪機都小于65℃,且其承受溫度的范圍基本上都在35℃-55℃,由此可得出結論,應該限制水輪機的溫度盡可能不超過65℃;第四,檢修人員應該在發電機發電的過程中,同步采用循環冷卻水冷卻的溫控技術,才能使水輪機的溫控效果達到最佳[3]。
3.3.2 發電機的運行管理控制要點
發電機是電力企業在企業發展中最重要的機器設備之一,所以檢修人員應該在設備日常維護的過程中嚴格按照其說明書對其進行檢修工作:第一,與水輪機的檢修工作類似,發電機的維護工作其中的一個工作重點也是控溫,檢修人員應該在平時對于發電機運行管理的有關數據進行記錄,才能及時判斷其是否出現故障,并盡快的采取補救措施,將發電企業的損失降到最小。通過檢修人員的相關記錄可以看出所有規格的發電機在運行時溫度變化與水輪機相同,都在35℃-55℃之間,所以只要在平時操作過程中注意將溫度控制在這個范圍內設備就可以進行正常的運行;第二,連接發電機和勵磁的電纜線銅線線斷面積在190mm2左右可以保證發電機定子的正常運作;第三,據檢修人員的記錄和觀察可以看出,發電機在每年7-8月份時會處于滿負荷發電的狀態,雖然擴容后的400kw的發電機定子溫度處于正常的變化范圍內,但是總體來看要高于400kw的水輪機軸承的溫度,竟然會達到55℃-60℃,沒有達到65℃,但是也已經快要接近規定的溫度極限,所以可能會損傷到發電機的內部結構,從而影響到其使用壽命。
3.3.3 勵磁系統運行管理的控制要點
勵磁系統是水電站運行的過程中會運用到電氣設備,在設計和選擇設備的過程中,水電站一定要以其自身的發展效益為主,保證勵磁系統電氣設備和自動控制裝置之間的協調性和靈敏性,加快其自身的運行效率,提高水電站的收益。
下面將針對水力發電站擴容前和擴容后的兩種情況下的控制操作要點做出如下的分析:第一,水電站擴容前,由于舊發電機的勵磁系統和變電所的過載解列裝置系統具有相同的控制裝置,所以二者之間存在相同性質的設備屬性,可以實現工作程序的對接,水電站的發電和輸電工作也就不會受到影響。即使發電機的變壓裝置是通過手動控制的,并在啟動時通過較短的沖擊功率達到引起電壓的目的,但是不會對勵磁系統造成太多影響;第二,水電站在擴容之后,水電站改變了發電控制裝置,從原來的手動控制裝置改為現在的自動控制裝置,大大提高了水電站的發電輸電工作效率,但是相關的改進工作還在進一步的落實中,包括對于農網的改造工作還在進行當中。與此同時,變電所過載解列裝置系統由于技術的欠缺還不能與水電站在自動控制裝置方面達成一致性。
4 結語
為使水力發電站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實現良好的發展趨勢,必須要從建立專門的運行管理機構、確保水電站開發的有序性、確保進行合理投資三個方面加強其內部的運營管理,同時加強內部的技術管理,對有關技術人員進行技術培訓。才能有效地優化其內部的管理結構,提高其內部的運作效率,使水力發電站實現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 馬保龍.探究小水電站運行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7(16):118-119.
[2] 鄭慶喜.明溪縣小水電運行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水利技術監督,2016,24(03):28-29+76.
[3] 龔奎.對中小水電站運行管理的建議及對策[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8(21):264-265+26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821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