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點亮農業高質量發展之路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這是一個“生活講究品質,消費注重品牌”的年代。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居民收入快速增加,消費結構不斷升級,消費者對農產品提出了更高要求。打造農業品牌,提高產品檔次和附加值,建立農產品優質優價正向激勵機制,對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增長意義重大。
品牌是農業生產者和消費者共同的追求,是供給側和需求側升級的方向。近年來,我國農業品牌創建熱情高漲,各地政府強力務實推動,社會全體積極參與,涌現出一大批特色鮮明、質量過硬的農業品牌,我國現代農業正步履堅定地行走在充滿希望的品牌之路上。質量為基,讓品牌有底氣。
如何挑選質量更好的農產品?對消費者而言,品牌是最直接的導向。高質量是發揮品牌引領作用的基礎,品牌化是實現質量興農的基本路徑之一。今年初,農業農村部等七部門印發《國家質量興農戰略規劃(2018—2022年)》中,在強調加快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將培育提升農業品牌放在了重要地位。
農業品牌如何提升競爭力?特色鮮明是關鍵。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需結構升級的意見》后,各地積極貫徹落實,其中,挖掘挖優勢農業資源,選擇特色鮮明、品質優良、市場潛力大的優勢區域和產品,成為各地在創建優質農業品牌時不約而同的選擇。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鞭r業本就是地域特征鮮明的產業。差異競爭,錯位發展,才能打造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農業品牌。依托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打造鄉土品牌,從頂層設計貫穿到了地方落實的行動中。
如何讓農業更有賺頭?在發展品牌農業的道路上,我們似乎已有了答案。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的《關于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的意見》,將支持新型經營主體發展“三品一標”農產品、打造區域公用品牌,作為健全農民經營性收入增長機制的重要舉措之一。
有專家指出,一些地方對品牌建設存在認知誤區,認為有商標就是品牌,混淆了品牌和商標的區別,“重生產,輕品牌”的現象比較普遍,打造品牌的意識不強,缺乏對品牌內涵的挖掘。不少市場主體存在品牌定位意識缺失的問題,商標注冊隨意性較大。其實,并非只有高端品牌才是品牌,中低端品牌也有自身發展的優勢,有其特定消費群體,關鍵是要“叫得響”。
此外,農產品供給結構性矛盾突出,產業選擇難、產業發展難,缺精深加工,缺龍頭企業和品牌帶動,產業鏈條短、產銷銜接弱,發展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等依然是一些地區有待解決的問題。
隨著政府、市場主體和消費者品牌意識的增強,打造農業品牌的氛圍越來越濃厚,中國農業品牌迎來了發展黃金期,加速成長、快速崛起、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在豐富中國百姓和世界人民餐桌的同時,點亮農業高質量發展之路。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879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