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術應用于新媒體的未來構想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在信息紛繁復雜、高速傳播的今天,AI技術的發展和以及在各個領域的應用廣受關注,其中AI技術與新媒體的融合開拓了重要研究方向。而AI技術于新媒體的具體應用,從目前來看,仍然具有很大的遐想空間。
關鍵詞 AI;新媒體;趨勢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9)235-0109-02
AI,即人工智能。近來,AI與傳媒業的融合是令傳媒業者和不少民眾都非常感興趣的話題,一方面傳媒行業的革新離不開科學技術的進步,另一方面,我們今天的傳媒行業特別是新媒體傳播,已經讓“自由”“平等”傳播的理念深入人心,在這個人人都是主播的時代,傳播的價值得到充分彰顯,關于AI和新媒體傳播的融合也有了更多的遐想和思考。
1 新媒體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新媒體”是近年來媒體人熱議的詞匯,我們儼然已經步入新媒體時代,對于新媒體的理解也從概念化的認識走向更深層次的理解。在普遍的印象中,新媒體是區別于報紙等傳統媒介的新型傳播媒介,隨著信息技術不斷發展,新媒體越來越成為人們獲取新信息的重要途徑。美國《連線》雜志曾簡潔地將新媒體概述為“所有人對所有人的傳播”。新媒體的“新”字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其背后離不開科學技術的更新迭代和廣泛應用。
回首大眾傳媒的發展歷程,從傳統的報紙到廣播、電視,再到現在的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傳播,媒介的更迭背后并非一個將另一個完全替代,而是在不同的時代環境下,在大眾傳媒這個舞臺上,不同的媒介主角輪番登場。而讓這些媒介在不同時代產生不同影響力的根本因素,是其背后的科技發展水平。從某種程度上說,媒體傳播藝術是一門科技與人文充分交織的藝術形式。它需要人文關懷的滲透,更需要科學技術的助推力。
2 AI技術的應用
2.1 AI技術的定義
AI是“人工智能”的縮寫,是一門通過機器模擬、延伸和擴展人類智能的科學。人們通過研究計算機、心理學、哲學、動物學等,探索出人類或動物的思維模式以及身體的運行模式,借助各類工具進行模擬,使得機器人具備人的思考方式,但不超過人的思考能力,以便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下也能幫助人們完成任務。就現在的社會發展來看,人工智能絕不會局限于某一領域。
2.2 AI技術的價值
AI技術輻射的科學領域較廣,在應用方面,AI技術本身的價值需要與其他的學科門類加以融合才能得到更好的發揮,AI技術的發展也需要在具體實踐中不斷應用、反思,才能有效地更新迭代,實現技術的升級,以便具備更高的實用價值和市場價值。因此,在思考AI的價值時,不局限于其技術本身的研發,還需將其和在相關領域上的應用進行融合式思考。
縱向來看,AI技術的發展可以分為3個階段。
第一階段:誕生期。很多科技的發展最初源于人們的想象力?!叭斯ぶ悄堋北闫鹪从?956年一群科學家聚在一起設想運用機器來模擬人的智慧,當時科學家門發表了許多與AI技術相關的理論和原理,標志著“人工智能”這一學科的誕生。但在當時,有關AI的一切還都只是一個念想。
第二階段:成長期。人工智能始終是計算機科學的前沿學科,它的成熟發展離不開計算機編程語言以及計算機軟件設備的支持。多層神經網絡模型的建立促進了人工神經網絡的研究和和應用,使得人類可以通過計算機技術在更高程度上模擬人類的思維方式,推動AI技術不斷向前發展。此外,隨著移動互聯網、智能芯片、大數據、云計算、5G等技術的發展和逐漸推廣應用,人工智能技術也在逐漸更新迭代,在智能化和模擬人類思維方式上有了極大的跨越式前進。例如,圍棋機器人AlphaGo于2016年3 月與圍棋世界冠軍、職業九段手李世石進行人機大戰,并以4:1的成績獲勝。2017年5月,又與排名世界第一的世界圍棋冠軍柯潔對弈,以3:0的比分獲勝。人工智能技術的成果令人矚目和驚訝,也引領著人們對未來更美好、優化生活方式的的向往。
第三階段:融合期。從人工智能作為一門學科誕生至今,50多年來,人工智能逐漸發展成為一門和其他技術領域廣泛交叉的前沿科學。例如,在商業領域,AI的體驗項目廣受關注。在工業領域,AI技術帶來了新一輪的工業迭代升級。近年來,AI技術獲得了廣泛的普及度和關注度,成為時下一個尖端的前沿科技。
就此文的主要研究領域——媒體傳播而言,與時俱進是行業最大的現實特點。如果在這個領域引入AI技術,在一方面對AI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給當下的新媒體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3 AI技術和新媒體如何融合
3.1 AI模仿新聞采編者的職業特性,替代部分勞動
新聞采編工作,大多涉及密集的人力勞動,有大量的重復性的工作,這部分會造成大量人力成本的損耗。而AI技術能充分模仿人類的思維和勞動方式,還能智能處理數據、語音與圖像識別、機器學習(模擬人類學習過程)等。此外,AI技術還可以24小時不間斷地生產新聞,大大提高了新聞生產效率。因此,AI技術的逐漸發展成熟和充分應用必然可以模擬替代新媒體工作者的大量基礎性采編工作,釋放更多勞動力去從事高層次的媒體工作。2018年11月,新華社推出全球首個AI合成主播,一度引發社會公眾極大的關注和討論,一方面AI主播替代了真人主播不少的勞動量,可以實現24小時不間斷播音;另一方面,AI是否將帶來行業顛覆,使不少主持人下崗,也成為大家熱議話題。
3.2 AI減少采編誤差,提升傳播效率
人類對信息的判斷存在很大程度上的主觀性,但AI經過人類科學設定的程序,執行縝密的操作方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主觀臆斷對信息準確性的影響。因此,用AI來替代或輔助信息采編能優化新聞對客觀性和準確性的要求,使新媒體的傳播更加的科學、有效。2015年的11月7日,在新華社84歲生日之際,有一位名叫“快筆小新”的機器人記者入職了新華社,成為新華社編輯記者隊伍中的一員。經過新華社技術部門一年多的不斷迭代開發,快筆小新具備了更強大的“寫稿”能力。目前“快筆小新”可以在一些新聞消息發布后,自動完成編輯整理工作,生成稿件,而且可以做到24小時不間斷地寫稿出稿,大大節省了人力成本。 3.3 為受眾提供更個性化的傳播內容
從新媒體的技術特點來看,數據收集過程不過是新媒體傳播渠道中最基礎的一步,而最關鍵的則是數據分析。新媒體受眾的體驗感與受眾的接受新信息的習慣之間有著較為密切的關系。在AI技術在新媒體領域推廣以后,相關人員可以根據用戶的使用數據,將一些需要極力推廣的內容置于用戶最為關注的位置,新媒體傳播渠道管理者可借助人工智能技術記錄受眾的行為,并根據記錄分析,以便于運營商在后續過程中改進。最終使得新媒體更高效、更有傳播力。
4 AI技術應用于新媒體將帶來哪些影響
4.1 對新聞從業者的素質提出更高要求
AI技術可以代替人類完成一些較基礎的工作,同時,這些工作崗位的從業者則面臨著失業,所以,新聞從業者需要提高自己本身的綜合素質,才能確保自己不被AI技術所淘汰。
4.2 對整體新聞業態的提升
AI技術的不斷發展,也淘汰了一部分新聞從業者,而未被AI取代的工作崗位的從業者,則是相對較精英的人才。由此,對整體新聞業態提升有很大幫助,新聞行業的質量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
4.3 令人本身的價值更為突出
從遠古走到今天,從現在行至未來,人類的每一項發明和技術革新都凝聚著智慧和汗水,都是為了自身更加強大。AI技術歸根結底是一種人所創造的并服務于人的技術,技術再如何強大,也并不能取代人。在AI技術與新媒體的融合關系上,AI實現了AI的優勢,而新媒體工作者作為人本身的價值和創造力得到更充分的彰顯。
5 結論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一段時間,科技與人的關系將進一步得到深化。人們無法阻擋科技的一騎絕塵和時代的奔流向前,只有和時代一起奔跑。AI技術和新媒體結合讓人們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都產生了一定的改變,數據的安全和人工智能的準確性,是人類在在未來一段一段時間里不可忽視的問題。究竟是AI取代人類還是人類的用智慧駕馭AI使自身更強大,現在還很難給出定論。但我們無法否認的是,人工智能為我們的工作和生活都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推動了技術的發展,也間接地促進了工作人員提高自己本身的技術修養,防止被AI所取代。
參考文獻
[1]侯承.大數據和AI技術在新媒體傳播渠道中的運用探討[J].信息科技探索,2018(5):98.
[2]郭仕佳.淺談“互聯網+”時代電子信息技術應用于AI新的發展模式[J].通信設計與應用,2019,2(1):10-11,99.
[3]熊澄宇.3G與新媒體發展[J].前哨觀潮,2009,9(1):15-16.
[4]郁思韻.淺析新媒體和長尾理論視域下的網絡直播行業[J].學術探討,2017,11(1):7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9252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