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析小學生數學審題能力的培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審題能力是數學核心素養的一種,把培養審題能力此環節抓好,學生的分析、判斷、推理能力和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就會得到顯著提高,從低水平朝著高水平發展,從而促進數學解題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 小學數學;審題能力;思考
  在數學教學中,在教師引導完成練習時很多學生都可以把教學的各知識點較好地掌握到,也能完成聯系,然而他們在實際運用這些知識的過程中,效果卻很差,而學生的審題能力和學生的解題能力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從而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成績。
  一、初讀題目
  在實際做題的時候,正確的做法便是先認真完整地讀一遍題目,在讀的時候可以用筆標出主要的信息,標出問題,這樣就不會將重要的信息漏掉,就可以把題目要求正確把握到,了解到題目的意思。
  如這樣一道練習題:“鞋帽廠需要做一批帽子,數量為1500個,已經生產了5天,每天生產的數量為150個,那么還沒有做的帽子,想要在4.5天內完成,每天所做的數量需要比之前多做多少個?”在這道題目中,我們可以先讀一遍題目,然后可以發現題目中的重要信息,包括“一共要做的帽子數量為1500個”“已經生產了5天”“每天生產數量為150個”“要在4.5天內完成剩下的帽子”,最后是問題“現在每天所做的數量需要比之前多做多少個”,標出這些主要信息,然后再立足于問題,把思路理清,解答問題,這樣才能將問題全面把握住,防止遺漏信息。
  二、學會思考
  小學生在數學審題中思考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只有完整地讀題目,圈出關鍵字,是遠遠不符的,還要深入思考題目的意思、關鍵字詞,認真推敲,對其中蘊含的深意進行探究,不然就會偏離題意,錯誤認識數量關系。
  如這樣一道練習題:男生是女生的3倍,男生有24人,請問女生一共有多少人?學生們在解答這道問題的時候,諸多學生都將算式列成24×3=72(人),由此表明這些學生并未深入思考題目中哪個是一份數,看到3倍便馬上想到用乘法。因此,教師在這時候應要求學生將份數找出來,所要求的是什么。學生便會恍然大悟。要讓學生學會思考,并善于思考,不能急于求成,這就需要教師長時間的培養和訓練,讓他們在不斷思考的過程中,愛上思考,感受成功,體驗快樂。
  三、掌握審題的方法
  小學生的審題正從依賴經驗逐步過渡到構建方法上,在學生試著審題的過程中,要讓學生將一定的思維模式形成,找到審題的切入點。通常而言,在審題的過程中有從條件向問題梳理和從問題向條件追溯兩種思維方式,這樣帶著目的的審題有利于學生更清楚地將題目中提供的數量關系把握到,從而將問題的“命脈”抓住。
  “智力活動從腦外的實際活動中而來”,讓學生在活動中觀察、感知構建表象;借助操作實踐積累經驗,在抽象概括中促進言語的發展,這些均能促進學生審題能力的提高。對學生的審題能力進行培養必需在每堂數學課中落實,我們要讓學生把知識技能掌握到的同時,把科學的審題方法教給學生,以使學習效果得到優化。
  【參考文獻】
  [1] 李茜倩. 淺談小學數學審題能力的培養方法[J]. 世紀之星(交流版),2018(7).
  [2] 魏中余. 淺談小學數學審題能力培養“三部曲”[J]. 考試與評價,2017(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0168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