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支持OBE理念的“實用人機交互”課程雙語教學實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成果導向教育(OBE)強調對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培養。軟件工程專業必修課程“實用人機交互”對學生畢業目標的達成具有重要作用。由于這門課程具有知識更新快的特點,采用雙語模式進行教學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和英文水平。作者從課前、課中和課后這三個環節入手將英語引入到課程教學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人機交互;雙語教學;OBE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674-2117(2019)10-0095-03
  引言
  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成果導向教育)由美國學者斯派蒂于1981年提出,是一種以學生學習成果為導向的教育理念。學習成果不是傳統教育中學生獲得的課程分數,而是指學生在課程學習結束后獲得的知識、能力、素質等方面的成長。[1]
  筆者所在學校軟件工程專業致力于培養具有復雜工程問題分析和解決能力,具有溝通和協作能力、管理和創新能力,具有國際視野、社會責任感和工程職業道德,能在軟件工程相關專業領域從事產品開發、技術應用、現場管理等工作,并能適應技術進步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工程技術人才。而作為軟件工程專業必修課程的“實用人機交互”對學生畢業目標的達成具有重要的作用。該課程介紹了如何設計、實現、評價人機交互系統,涉及內容廣泛。人機交互屬于交叉學科,具有發展快、實踐性強的特點。其從最初的命令行交互,發展到如今的腦機接口,僅僅花費了30余年的時間。[2]要想讓學生能夠了解學科的最新發展,英文文獻資料的閱讀必不可少,因此筆者所在學校針對此門課程采用了雙語教學的模式。
  國內高校在教學中有不少課程采用了雙語教學,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傳熱學”課程的教材使用英文版Heat Transfer,因為該教材寫作深入淺出、邏輯清晰,適合學生使用。為避免學生“只認識英文術語”或“只認識中文術語”等問題,他們還將國內優秀教材指定為參考書目,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3]沈陽藥科大學藥學院在“物理化學”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使用外文穿插中文的多媒體課件進行內容講解,解決了學生外語水平參差不齊的實際問題。[4]大連外國語大學在講授“Java程序設計”相關內容時,考慮到學生外語水平的差別,通過水平測試,將外語能力相近的分在一組,以便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5]
  “實用人機交互”課程雙語教學對培養目標的支持
  在“實用人機交互”課程的學習中,學生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和英文的參考資料,作業和考試均用英語作答。教師上課使用英文課件,基本使用英語進行講解。為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重點和難點會用中文進行補充解釋。
  下表為筆者所在學校軟件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與“實用人機交互”課程雙語教學之間的關系。從表中可以看出,采用雙語方式完成“實用人機交互”課程的教學能夠有效地支持畢業達成度。
  “實用人機交互”課程雙語教學設計
  與傳統的中文教學相比,進行雙語教學最大的難點是如何避免語言問題對學生掌握課程知識點的影響。筆者從課前、上課中、課后幾個環節著手,幫助學生掃除語言障礙,最大限度地發揮雙語教學的優勢。
  1.充足的課前準備
  合適的教材能夠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有效的幫助?!皩嵱萌藱C交互”課程選用了John Wiley & Sons出版的由Sharp等人編寫的Interaction Design: Beyond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第二版)。這是一本國外原版的經典教材,原理講解清晰,案例豐富,語言簡潔流暢,非常適合學生的英文水平。同時,本課程依托網絡教學平臺(http://mooc1.chaoxing.com/course/201971561.html),在課程開始前,教師將課程的教學大綱、授課計劃,以及電子教材、PPT、相關視頻和參考資料等上傳到教學平臺,以方便學生了解課程內容,激發其學習熱情。學生可以利用PPT進行一定的課前預習,熟悉核心單詞和上課內容,從而在課堂上充分理解教師講授的內容。
  2.靈活的授課方式
  “實用人機交互”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因此筆者采用了多種形式進行課堂教學。授課一般采用英語,以培養學生的英語能力。但是為了保證教學質量,對于重點內容和難度較大的內容,在英文講解后,筆者還會用中文將重難點再加以分析,加深學生對內容的理解。對于重要的詞匯,筆者通常要用中英文分別進行解釋。有些詞匯的中文翻譯不能直觀地體現出其內涵,如在講到人機交互設計準則中的affordance原則時,中文解釋它指一個物品對外的可提供性,也有人翻譯為示能,這樣的翻譯比較讓人感到費解。于是筆者再用英文給出affordance的定義,同時舉出多個實例幫助學生進行理解。教學中筆者發現,提到這個設計準則,學生們習慣直接使用affordance,這也證明雙語教學模式對于“實用人機交互”課程是適合的。
  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上筆者和學生有很多互動,要求學生進行問題的解答。例如,在介紹完affordance的概念后,筆者會請學生舉例說明身邊產品設計有無遵循這一原則。學生可以用中文或英文回答,如果用英語回答會有一定的加分。開始只有一部分學生用英語進行回答,慢慢地很多學生克服了羞澀心理,在課堂上可以用英語進行討論,不知不覺中英語水平得到了提高。
  課堂中,筆者還讓學生小組用英語進行項目報告。在報告中,組長介紹項目的總體情況,小組每個學生分別匯報自己在項目中的工作,其他小組的同學則針對報告內容用英語進行提問。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用英語進行表達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鍛煉。
  3.多種形式的課后學習
  “實用人機交互”課程強調理論聯系實際,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課程布置給學生的作業全部為開放式的,如用可用性設計準則分析常見產品的可用性設計問題,并給出解決問題的方案。為了解決問題,學生學會了使用各種搜索工具和數據庫資源,找到了許多非常有趣的中英文資源。例如,在講述了使用GOMS方法進行軟件系統可用性評價的實例后,學生需要完成對一個軟件系統的評價。某小組不但認真閱讀了筆者提供的資料,還找到了專用于移動設備的GOMS方法——FLM。在認真閱讀了英文文獻后,他們高質量地完成了課程作業。
  為了讓學生能夠了解人機交互領域的發展,筆者會提供一些難度適合的資料供學生閱讀,要求學生對文獻內容進行分析和總結。這樣,學生在學到專業知識的同時,外語閱讀理解能力也得以提高。
  項目報告是學生要完成的一個大作業,筆者要求小組在完成項目設計開發任務后,提交符合軟件工程文檔標準的項目報告。報告要求全英文寫作,筆者會對每份報告認真批改,指出其中存在的專業問題和語言表達問題。學生在寫作和反復進行報告修改的過程中,逐步提高英語的書面表達能力和文檔寫作能力。
  總結
  綜上所述,采用雙語模式進行軟件工程專業“實用人機交互”課程的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分析解決專業領域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同時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將雙語授課和OBE理念相結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丁玉紅.我國成果導向教育研究綜述[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8,34(03):133-135.
  [2]Grudin J. From Tool to Partner The Evolution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M].Williston:Morgan & Claypool Publishers,2017.
  [3]史波,單勇,張勃,等.《傳熱學》雙語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8(30):188-189.
  [4]王齊放,劉洪卓,趙喆.雙語教學中多媒體課件的設計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8(30):148-149.
  [5]楊松,朱毅,徐琳宏.信息技術與Java雙語教學的深度融合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8(23):173-17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3794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