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教育理念在語文課堂教育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語文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語文應用能力的重要場所,也是學生對社會環境建立認知的核心教育空間。教師特別是高校教師有必要在語文課堂教育結構中加入綠色教育理念,繼而更好地完成學科教育和人格教育。針對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將綠色教育理念應用在高校語文課堂中的價值,而后則對高校語文課堂中的現存問題以及應用途徑展開了深入的研究分析。
[關鍵詞]綠色教育理念;高校語文課堂教育;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9)01-0148-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1.065 [本刊網址]http://www.hbxb.net
引言
多年來,高校語文教育一直朝著技能化和專業化的方向發展,忽略了自身在育人方面的作用。而近年間隨著國家教育部不斷調整教學結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調整教學目標和教學理念。綠色教育理念在這一過程中產生,其以傳達綠色的教育思想為主,以人為本,注重提升高校學生在大學語文課堂中的核心地位,營造一個“引導”與“發展”相適應的“綠色”環境。高校語文課堂教學在培養學生的語文知識應用能力的基礎上,在課堂教學中融入綠色教育理念,倡導自主探究式學習,力求突破學校的圍墻,進行開放性的教育,追求人成長的生態平衡,強調可持續性發展。而國家開放大學是一所沒有圍墻的高校,所倡導的開放性教育更是與這一觀點不謀而合。故針對此,本文所選擇的將綠色教育理念應用到國家開放大學語文課堂教育中的這一研究方向,更具十分現實的意義。
一、綠色教育理念在語文課堂教育中的應用價值
(一)可活躍課堂氛圍
綠色教育的核心理念強調教育要順應人的自然天性,強調天人合一。而成人學生,因為有一定的社會閱歷,他們在課堂中聽講時,更加喜歡聽老師講授一些偏生活化更生動的例子。傳統教學模式中,老師會將所講內容進行分解,為學生傳授不同內容中包含的語文知識。即使課文內容相對簡單,學生也會在教師持續的分解教學中對課程產生一定的厭煩情緒。而在教師應用綠色教育理念進行教學講解時,學生們便可以聽到更多與環境和生活相關的內容,他們的情緒被調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也會隨之提升,整個課堂將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行。
?。ǘ┛商嵘龑W生環境意識
教師可以通過調整語言和教學例子來達成不同的教學效果。成人學生對于“綠色”有著一定的印象和了解,因此教師可以使用“補足”的形式,為學生補充一些認知之外的環保知識,進而充實學生的社會認知經驗,令學生明確哪種行為屬于環保,而哪種行為正在間接的破壞環境。只要教師的語言具有一定的號召性,學生就可以輕松地理解教師所講內容,進而令自身的綠色環保意識更加堅定。不僅如此,綠色教育理念還強調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故教師也可以在夯實學生環境意識的過程中,讓學生利用網絡探索課文中隱藏的環保元素,繼而鍛煉學生主動思維的運轉速率以及邏輯思維強度。
(三)可有效調節師生關系
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的情緒和態度往往都會十分嚴肅,即使是成人學生,依然會對教師敬畏有加。但實際上這種敬畏的情緒并不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成型。教師的嚴肅會對學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令其失去主動思維的能力,只能夠跟隨教師思路而被動的記憶知識。綠色教育理念尊重個體差異,提倡自主學習的方式,崇尚研究性學習和探索學習,教師的角色從全權代理的灌輸者變為設計者和促進者,以更平等的形式與學生對話。同時綠色教育觀念注重于潛移默化,教師若要令學生成為綜合素養較好的人才,教師本身也應該提升自身素養,進而達到言傳身教的效果。因此應用綠色教育理念也能夠有效調節師生關系,達到學生與教師的和諧共處。
二、綠色教育視角下當前語文課堂的現存問題
?。ㄒ唬┙虒W內容過于貼合應試教育
應試教育指的就是填鴨式教育,即為了考試成績而進行教學。這種教育方式能夠顯著的提升學生的成績,但其同時也具有十分明顯的負面作用。當代大學生雖然已經脫離應試教育,但在課堂教學中依然存在應試教育的影子。筆者對所在的南充電大課堂教學進行實地調研后發現,很多大學教師仍然會持續使用應試教育形式開展課堂教學,這顯然不利于學生養成自主探究和自行研討的習慣。當前部分教師在課堂上照本宣科,忽略培養學生語言、文字方面的實踐能力,脫離實際,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ǘ┥罨虒W素材并未得到妥善應用
理論上,高校語文課文中幾乎不會出現過于抽象的內容,因此只要教師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就一定能夠找出與課文相關的生活化的例子。但實際上很少有高校教師能夠注重于找出生活化例子,他們往往執著于講解課文,要求學生理解課文中的知識點。實際上,高校語文教學擁有特殊的教學目標,那就是持續端正學生的品行,令他們成為當今社會中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均處在高質量狀態中的“全才”。而端正學生品行需要教師不斷地給出例子,充實學生的專業素養、豐盈他們的精神世界。故當教師只針對課文范圍進行講解時,學生的品行便無法在實踐中得以培養和驗證。
(三)教師主位現象過于明顯
成人教育的學習主體應該是學生,但仍然有部分教師認為,如若將課堂核心地位交給學生,那么課堂節奏便會無法掌控。的確,課堂節奏問題是每個教師都關心的問題,而掌握節奏也正是高校語文教學的難點所在。但這并不是教師成為課堂主導的理由。成人學生來自社會各種崗位,他們生活閱歷不同,知識水平不同,如果教師在課堂中僅僅將知識點講授完畢,不注重觀察學生的反饋,不詢問學生的理解程度,這樣教學,不僅達不到教學目的,還會壓制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影響學生在互聯網空間中自學的整體效果。
三、綠色教育理念在語文課堂教育中的應用
?。ㄒ唬┮詫W生為核心,塑造活躍的綠色課堂 高校語文教師可以應用綠色教育觀念中的“轉折點”,即克服一切形式主義和保守主義。簡言之即為,高校教師需要拋棄以往的填鴨式教育模式,以綠色教育思維為主創設新教學模式,改良自己的思路,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思維,仔細研究學生的學習思路,不同專業的學生所傾向的教育方式都有所不同。教師需要明確學生的興趣點,這樣才能令改良后的教學內容更加貼合學生思維。例如教師可以在一些偏意識化的課文素材中提問學生一些哲學類的問題,這樣一來學生便可以自行進行閱讀和分析,并且也可以與同一學習小組內的同學進行交流,在活躍自身思路的同時夯實小組協作能力。
不僅如此,教師也可以選擇一些具有生動故事情節的課文,例如一些經典的文學名著等,要求學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再度呈現課文。這一教學形式實際上就是應用了綠色教育理念中的精神境界培養分支。精神境界培養旨在學生的理解能力,令學生能夠透過文章的表面看向作者想要描述的“本質”。大學生們的哲學思維能力水平不一,他們對人物地理解、思考的范圍內,但卻往往只能停留在初期理解的狀態,無法將自身思維深入到人物和作者的內心深處。而當教師要求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時,學生便可以在閱讀、背誦以及鉆研演繹形態的過程中,更加深入的了解人物內心。同時,整個課堂也可以在角色扮演這種課堂活動的襯托下更加活躍,更加貼合成人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活動性需求。
?。ǘ┮酝卣菇逃问綖橹?,充分落實綠色教育重點
在高校語文課堂教育中融人綠色教育內容,實際上屬于一種后添加行為,因此如若教師堅持將其融入到課文的句子講解過程中,那么綜合難度較大,并不利于教師開展工作,學生也很難接受過于突兀的教學內容。針對此,教師可以使用其他的教育思路,例如以拓展教育形式為主,在課文的基礎上進行引申,一方面調動學生的聯想思維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夠降低教師的教學難度,無需要求教師大幅度改良以往的教學方案。同樣以哲學類課文為例,當教師為學生講解課文中所描述的內容以及其中心思想時,教師可以使用綠色教育理念中的發展權內容,即“學會探究、可創造”。教師可根據課文中的某一個論點進行延伸,拋出“不同理解方式對結論走向的影響”等問題,發布在學習平臺上,邀請學生一同研究和解答。如此一來,學生的研究興趣便可以被教師有效激發,他們也可以在課文的范圍內肆意調動自身的哲學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為教師提供各式各樣的答案。這種教育方式以綠色教育理念為基礎,充分利用網絡教育的便捷平臺,既將學生天馬行空的思路限定在了課程范圍內,也充分滿足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
?。ㄈ┮陨罨夭臑橹?,貫徹綠色教育重點
在綠色教育理念范圍內包含一些文化類的培養目標,即綠色教育需要突出教育的方向性和民族性。大學語文教育有著為大學生們傳遞正確政治信息和民族思想的責任。故針對此,大學語文教師便應該在日常的教育過程中盡量為學生傳遞一些民族文化內容。具體方式很多,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加入一些生活化的例子,例如在國慶前后便可以在學校的學習平臺上發布與國慶相關的信息,或建議甚至組織學生觀看國家重要會議報告等等。這些潛移默化的教學方式可以增加學生語文認知中的民族和國家文化素材,提升學生在論文寫作方面的素養和能力。
結語
綜上,文章以綠色教育理念為主,對當代大學生特別是國家開放大學的成人學生在語文課堂教育中的應用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語文教育是輔助學生養成正確學習習慣,形成成熟人格的核心教育類別,因此希望各位語文教師在閱讀本文后,能夠將綠色教育理念落實到語文課堂教育中,提升成人高等教育“育人”的整體質量。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7836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