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財務風險分析與防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新時期,企業迎來新發展,為了構建完善的管理體系,要提高對于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認識,要積極進行有效的風險分析,并不斷加強風險管理與防范能力,以確保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本文基于有效的工作實踐,通過結合企業發展實際,重點研究了財務風險管控策略。希望進一步研究,能夠保證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水平不斷提高。
關鍵詞 企業 財務風險 防控
中圖分類號:F275.2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做好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是必要的,在此過程中要明確企業財務風險管理過程存在的不足,要積極做好有效的風險管控,以確保企業能夠建立良好的財務風險防御機制。在科學分析企業財務風險因素過程,要不斷嘗試制定有效的管理方案,以確保企業不斷發展,具體實踐分析如下。
1財務風險存在的原因
首先,企業發生財務風險的一種大原因是受到外界市場環境、社會政策等因素的影響,甚至包括技術更新、資源整合、政治經濟等。對于此類無法操控、掌握的因素,需要管理人員不斷提升自己,與時俱進,更新自己,始終發展前進融入社會。
其次,企業財務管理人員缺乏風險防范意識,是導致財務存在風險隱患的另一重要原因。在現代化科技不斷發展進步的過程中,財務發展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共享經濟、互聯網經濟等增加了資金的流通范圍與速率,同時也增加了發生風險的可能,此時需要相關人員定期進行組織學習,不斷交流體驗,提高自身的風險防范意識。
第三,缺乏有效的集團財務管控能力,也易導致企業發生財務風險。在集團組織中,集團業務管控能力提升較為緩慢,導致業務系統升級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因此難以保證審批信息、合同信息等及時的傳遞至集團總部,導致業務流程效率受到影響,增加了發生財務風險的幾率。
第四,缺乏完善高效的內審機制,導致部分企業缺乏財務風險的預警能力,進而大大增加了財務風險的影響程度。
2加強企業財務風險控制
企業經營風險中,影響力最大的就是財務風險,因此強化對企業風險的管控能力,需要重視控制企業財務風險,對此可以做到:
2.1控制籌資風險
有效分析、規避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市場籌資風險。企業經濟活動以籌資為起點,主要的途徑渠道包括:增資擴股,稅后利潤分配再投資等形式的所有者投資;以及借入資金的形式。借入資金主要是指,財務運行中發生一定的杠桿利益,此時可對企業進行負債經營轉借入資金的運行模式。此類籌資方式大大增加了企業經濟效益的不確定性,使企業面臨喪失償債能力的威脅。產生籌資風險的主要原因為:受利率波動的影響增加了企業籌資成本,此時籌資遠遠超過平利息水平,除此之外,還包括經營風險、調度風險、資金組織風險、外匯風險等影響,需要對企業的負債經營規模進行嚴格控制。
2.2控制投資風險
籌資完成后,企業會進行投資,此時常見的投資類型包括:生產項目引進;證券市場投資;商貿投資活動等。但并不是所有投資均可產生預期收益,因此增加了企業經營的盈利不確定性、償債能力的不確定性。
若投資難以取得預期收益、或出現虧損問題時,將大大降低企業的整體盈利水平、導致其償還能力出現大幅下降。即使未出現明顯的虧損類問題,也會導致其盈利水平低于同期銀行存款收益,或是即使存在高于銀行存款利息率的情況,也會導致收益低于企業資金利率水平。因此為有效的控制企業財務投資風險,需要在投資決策時,堅持敢于投資、爭取超額利潤的原則,又要避免投資時盲目樂觀、冒險,最大限度控制降低投資風險。落實風險投資決策時,需要保證合理分配投資的收益、風險性,保證據測的穩健性,以平衡的原則為基礎開展投資活動。
2.3控制資金回收風險
資金回收是重要的資金活動環境,因此需要對企業經營過程中的回收資金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當企業資金不能及時變現時,將增加企業資金斷鏈的風險可能。對此可從此方面入手:篩選優質客戶,對信譽進行額度授權;采用預收張賬款等方式合理處置其他客戶的資金轉賬,避免出現賒銷;定期制定財務管理應收賬款賬齡相關分析報告,對賒銷情況進行跟蹤;建立企業內部完善的銷售責任制。
2.4控制收益分配風險
對企業的留存收益、股息分配進行科學合理的分配管理。利用留存收益擴大投資規模,通過股息分配擴大股東財產,兩者之間相互是矛盾統一的關系。若企業擴展迅速,將增大銷售與生產規模,需增大資產量,此時稅后利潤需留用。但利潤率過高,股息分配較低時,將導致企業面臨股票價值降低風險,進而誘發收益分配風險。由此可見需要協調并平衡兩者之間關系,強化監測、控制財務風險。
2.5建立財務風險預警系統
2.5.1建立現金流量預算
通過編輯預算流量控制現金,對現金流量進行綜合分析,以此確定現金動態并真實反映出來。
2.5.2構建風險監測指標體系
構建適合企業發展的風險監測體系,利用體系指標對企業的綜合能力、償債能力、獲利能力、經營能力等進行綜合判讀,從而確定風險防范機制。
2.5.3加強資產變現能力管理
對企業的資產變現能力進行強化管理,提升自己的周轉能力,縮減周轉運行周期,選擇高品質企業進行合作,大大增強企業的融資性能,增強企業的抗風險能力。
2.5.4增強應收賬款管理
建立完善的企業客戶信用信息管理機制,對應收帳款加強管理,提升壞賬處理能力,定期進行企業賬目核實、清理、分析。
2.5.5實施債務重組
重視對債務方式進行重組,如實施”債轉股“計劃,將債權人債務轉化為企業自有資金,通過資金形式轉化增強企業資本基礎與實力。
3結束語
總之,做好企業財務風險控制是確保企業穩定發展的關鍵,在有效的分析企業風險因素過程,要提高對于企業財務實際建設的掌握能力,要積極提高認識,從而結合有效的實踐分析,不斷制定科學的管控方法,幫助企業不斷提高財務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 姜國安.企業財務風險防范分析與對策研究[J].經貿實踐,2019(01):97.
[2] 劉芳.房地產企業財務風險成因與防范分析[J].納稅,2018,12(31):102+104.
[3] 王任蘭,蔣琿琿.中小企業財務風險成因分析與防范[J].市場研究,2018(10):53-5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2914.htm